近期,兒科門診和病房里,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引發(fā)的病例明顯增多。它傳染性強,且暫無特效藥和疫苗,尤其“偏愛”小寶寶,一次嚴重的感染甚至可能影響孩子長期的呼吸健康。這究竟是個什么病毒?家長又該如何識別與應對?
![]()
圖源:新聞綜合
這個“RSV”究竟是什么來頭?
如果說流感是呼吸道疾病界的名人,那么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簡稱RSV)則可以稱作是低調(diào)卻無處不在的老熟人。它是一種非常常見、專門攻擊呼吸道的病毒,也是導致嬰幼兒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體之一。
數(shù)據(jù)顯示,幾乎所有孩子在2歲前都至少會感染一次RSV。很多時候,孩子出現(xiàn)的鼻塞、咳嗽等“普通感冒”癥狀,背后可能就是它在作祟。
![]()
RSV的傳播能力很強,主要通過飛沫傳播(如患者咳嗽、打噴嚏)和接觸傳播(如手接觸了被病毒污染的玩具、門把手,再觸摸口、鼻、眼)這兩種途徑在人群中擴散。它在冬春季尤為活躍。
那么,一個如此普遍的病毒,為何需要家長們格外警惕呢?關(guān)鍵在于,RSV雖然對大多數(shù)健康成年人只引起普通感冒,但對于呼吸道更狹窄、免疫系統(tǒng)尚未發(fā)育完善的嬰幼兒,以及免疫力下降的老年人或有基礎(chǔ)疾病的人群,它卻可能“小題大做”,引發(fā)嚴重的細支氣管炎或肺炎,造成呼吸困難等危急情況。
值得一提的是,RSV感染的危害并不會隨著寶寶出院而完全消失:大量研究證實,嬰幼兒時期嚴重的RSV感染與兒童期乃至成年后反復的喘息和哮喘發(fā)作密切相關(guān)。因此,了解它,正是保護家人的第一步。
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感染癥狀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潛伏期通常為2-8天,早期癥狀與普通感冒相似。
輕度癥狀
鼻塞、流涕、咳嗽、喉嚨痛、伴或不伴發(fā)熱、聲音嘶啞等。
重度癥狀
1.呼吸系統(tǒng)癥狀:咳嗽加重、喘息、呼吸急促、三凹征(呼吸時胸骨、鎖骨上、肋間隙凹陷)、鼻翼扇動或呻吟等。
2.喂養(yǎng)困難:嬰兒吃奶減少或異常哭鬧。
3.精神狀態(tài):煩躁不安、嗜睡、昏迷等。
兒童感染后家長怎么辦?
目前,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尚無特效治療藥物。治療核心以“對癥支持治療”為主,即幫助孩子舒服一點,靠自身免疫力戰(zhàn)勝病毒。
保持呼吸道通暢:使用生理鹽水噴鼻劑或滴鼻劑清潔鼻腔,幫助排出分泌物。
確保充足水分:少量多次喂水或母乳/配方奶,防止脫水。
密切觀察病情:注意孩子的呼吸頻率、精神狀態(tài)等變化。
及時就醫(yī):若發(fā)現(xiàn)孩子出現(xiàn)體溫>38.5℃,反復不退;煩躁哭鬧、精神狀態(tài)差;食欲降低或拒食,伴脫水表現(xiàn);鼻孔張開使勁呼吸,肋骨或胸廓下方肌肉向內(nèi)凹陷;呼吸困難、急促伴呻吟;明顯咳嗽伴喘息,甚至憋喘,務必及時就醫(yī)!
![]()
如何預防呼吸道合胞病毒?
面對暫無疫苗和特效藥的RSV,積極預防是保護孩子最關(guān)鍵的一環(huán)。
長效單抗:尼塞韋單抗
新生兒/嬰兒首個RSV流行季單次注射,保護期約5個月,覆蓋整個高發(fā)季,能顯著降低重癥和住院風險。
日常防護
洗手、戴口罩、少去人群密集處;房屋每天通風2–3次,每次 ≥30 min;教育孩子不要用手觸摸口、鼻、眼。
另外,專家提醒,有些家長一回家就對著孩子親親抱抱,這是非常危險的,因為家長可能攜帶病毒但沒有癥狀。尤其成人咽部不適時,最好戴著口罩照顧孩子。
轉(zhuǎn)發(fā)提醒!
做好手部衛(wèi)生
科學佩戴口罩
避免密切接觸
能有效降低感染風險
參考來源:
https://tv.cctv.com/2025/09/22/VIDEbN18sXNFtibNdGjsMBPY250922.shtml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