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一段網約車司機都乘客毆打的視頻,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
從視頻中可以看到,乘客在下車前似乎拿走了司機的私人物品,司機發出提醒后惹怒了乘客,于是這名暴躁的乘客一邊飚臟話辱罵司機,一邊對司機拳腳相向。整個過程中,司機緊緊的護住自己的頭,全程沒有還手。隨后,網約車司機報警。
11月6日,事情有了最新進展,在民警的協調下乘客賠償3萬元。據這位網約車司機介紹,整個過程平臺都沒過問,作為平臺的全職司機,他表示很心寒。
![]()
其實,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出現乘客毆打司機的事件,大多數時候面對乘客的打罵,司機都不會還手。是司機不敢還手嗎?是的,司機不敢!
這兩年網約車平臺推行“一口價”低價訂單,導致不少乘客和司機之間矛盾頻發。奇怪的是,這些糾紛大多出現在低價訂單上,而且價格越(參數丨圖片)低,乘客反而越挑剔,甚至有人情緒激動、動手動腳。比如因為司機不愿開進小區、不愿承擔高速費,雙方就很容易吵起來。相比之下,價格較高的專車或豪華車訂單就很少出現這類問題。
但大多數司機為了維持收入,只能接這些低價單。面對無理取鬧的乘客,他們往往選擇忍氣吞聲。因為一旦發生沖突,輕則被平臺處罰,重則可能被認定為互毆,甚至面臨法律風險。很多司機身上背著車貸、房租和生活開銷,根本不敢冒險。一旦因為爭執被停運,幾天不能出車,生活可能就陷入困境。所以,哪怕心里再憋屈,司機們也常常只能默默承受,畢竟為了這點窩囊費,只能忍了。
所以,每次出現這種乘客打人的事件,司機們總是自嘲的說,“這是遇到貴人了“、“這種好事怎么沒輪到我?”
![]()
司機們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在尊嚴和生活面前選擇了隱忍的活下去。這起事件不僅是個案,也關系到如何保障網約車司機這一弱勢群體在遭遇不公時的自我保護權利,平臺有責任確保司機在提供服務過程中的合法權益得到保護。
在這起事件發生之后,全網都在喊話某平臺,“你們的司機被打了,不管管嗎?”“別平臺沒起來就這種事情把口碑做差了,自己做垮了”。
![]()
![]()
說到底,這起事件不只是一個人的遭遇,更是整個網約車司機群體的縮影。司機們不是不想還手,而是生活所迫,不敢還手。平臺不能只抽成、不擔責,司機也是平臺的一份子,他們的安全和尊嚴同樣需要被看見、被保護。
乘客打人賠錢只是治標,真正治本還得靠平臺完善機制、優化服務流程,讓司機能安心開車,而不是一邊拉活一邊提心吊膽。希望這次事件能真正敲響警鐘,推動改變。畢竟,誰都不該為了掙口飯吃,連起碼的尊重都丟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