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小盧魚
編輯|楊旭然
上證指數已經在挑戰(zhàn)4000點,但整個市場仍處于高度分化的狀態(tài)——尤其是以白酒為代表的“傳統高端消費”板塊,處于長期趴窩狀態(tài)。
市場上有限的資金,看起來似乎完全放棄了從科技股向傳統消費股的回流。
但也仍有不少投資者敢于下注,試圖在這些白酒股身上博弈出一個光明未來。10月31日,五糧液歷史級別的利空爆出之后,白酒板塊反而逆勢大漲,頗有一種利空出盡就是利好、業(yè)績底部正式確立的“投資樂觀主義精神”。
另一個傳統高端消費賽道也傳來了好消息:為上市折騰了好多年、各種八卦消息不斷的八馬茶業(yè)終于登陸港股,而且上市當天市場給足了面子,漲了86.7%。
時間到了2025年年底,不僅是資本市場上,基本上整個世界的老登和小登們都已經無法互相理解。爹味仍然很沖的中老年人和喪感已經十足年輕人,已經在實質上成為了生存環(huán)境、話語體系、價值判斷上都完全不同的兩個群體。
反映在投資上,更多年輕人將希望寄托于新興產業(yè),不惜將代表個股炒到幾百倍的市盈率。可以看出,有些人為了搏取發(fā)展空間,已經近乎于不計代價。
更多中老年投資者仍然堅守著自己的王道樂土,買了寒武紀會“睡不著覺”。
那些敢于在科技股最高峰上一擲千金的狂熱小登,最后大概率會以失敗告終。但那高聳入云的股價和足以寫入史冊的行情,卻是真實存在的。
同樣,敢于在“嘴巴股”的低谷中重金殺入的老股民,也有很大機會抄底成功,但這些老登們高消費、社交貨幣代表品牌如今的頹廢和失敗,也是真實存在的。
歷史上關于老登與小登最著名的言論,可能就是那句“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這也許可以成為如今人們進行社會觀察,乃至于選擇人生站位的最終準繩。
本文是來自《巨潮WAVE》內容團隊的深度價值文章,歡迎您多平臺關注。
01 白酒
白酒行業(yè)剛剛公布了堪稱史上最慘的三季度報。
板塊內18家白酒上市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總額3176.58億元,同比下降5.84%;凈利潤總額1226.90億元,同比下降6.88%。
更具沖擊力的,是白酒行業(yè)第三季度的單季表現:營收總額同比大幅下滑18.42%,凈利潤總額降幅更是擴大至22.03%,下滑幅度遠超前三季度均值,也扭轉了2024年同期行業(yè)整體仍保持增長的局面。
![]()
即便是消費行業(yè)的王者貴州茅臺,第三季度單季營收增速也已經降至0.56%,凈利潤增速僅剩0.48%,創(chuàng)下近年來的最低增速。而2024年第三季度時,這兩個數字還有15.29%和13.23%。
就算是深陷疫情影響、一度被認為創(chuàng)下自2017年以來同期最低增速的2021年,第三季度單季度營收和凈利潤的增速也有9.86%和12.25%。
可以說,貴州茅臺遇到了某種比外部沖擊更嚴重,也更加嚴肅的經營問題。
飛天茅臺的定價是問題的集中體現。那個一向連年漲價、必須加價才能買到的茅臺酒,先是價格出現停滯,接著就在今年上半年首次跌破了2000元的心理關口,中間經過幾次短暫反彈,目前已跌破1700元大關。
要知道,這是在國慶、中秋兩個重要節(jié)日,并且正要備戰(zhàn)雙十一的消費旺季期間發(fā)生的事情。
茅臺創(chuàng)下如此低價,很難想象其經銷商要抱著怎樣的心情看待接下來的業(yè)務發(fā)展,尤其是貴州茅臺還處于董事長更換的敏感時期。而這其實也是白酒行業(yè)的縮影。
整體上看,今年雙節(jié)期間,白酒行業(yè)動銷(銷售到最終消費者的量)同比下滑約20%,傳統消費旺季未能扭轉頹勢。同時行業(yè)庫存高企,價格倒掛,市場價低于出廠價的現象已覆蓋半數企業(yè)。
渠道方面,茅臺等白酒企業(yè)已經大力布局了直銷平臺、電商平臺,雖然意在控價并更好的觸達年輕消費群體,但也直接沖擊了傳統經銷商體系,渠道預期變得混亂。APP搶購模式導致“散戶”定價權提升,部分經銷商也為回籠資金降價拋售。
這種情況下,酒企和經銷商之間的傳統合作機制分崩離析,那些長期存在“資源為王”判斷的老登們,正在接受市場變化所帶來的深刻教育。
![]()
白酒行業(yè)長期都是“廠強商弱”的局面,酒企強勢壓貨,經銷商能搶到的配額越多,手里的酒(資源)越多,賺的錢就越多。至于什么樣的經銷商更能搶到更多的配額,看看茅臺前董事長袁仁國的故事就知道。
白酒行業(yè)的境況指向了一條社會變化的線索: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在中國市場上獲得財富的密碼都是信息差和資源差,但這套模式已經難以為繼。
更尖銳的問題在于,當社會上很多事不再需要在酒局上談成,當白酒背后的那一套服從性測試機制,已不再能帶來資源和權力的分配,那白酒作為一種飲料,它是否有足夠的吸引力讓人們長期喝下去。
02 茶葉
不同于剛剛遭遇了滑鐵盧的白酒行業(yè),高端茶葉領域近日似乎迎來了一件難得的好事。在三次沖擊A股IPO失敗之后,八馬茶業(yè)終于完成港交所上市,成為“高端中國茶第一股”。
此次上市頗受資本市場追捧,其公開發(fā)售部分獲得超過2680倍的超額認購,創(chuàng)下港股茶企新股認購紀錄。上市首日其股價較發(fā)行價大幅上漲86.7%,市值逼近80億港元,看起來一片欣欣向榮。
![]()
身處茶葉這門古老的生意中,八馬試圖講出一個關于品牌化、標準化和數字化的新故事,其募集資金將主要用于擴建生產基地、品牌升級、數字化建設及潛在行業(yè)并購,直指行業(yè)長期存在的各類痛點。
但在性感的資本故事講通之前,加盟商的選擇才是更現實的表達。
招股書上的信息顯示,為扶持加盟商發(fā)展,八馬茶業(yè)通過集中采購、統一生產加工及物流配送,增強議價能力,降低成本與損耗,提升運營效率,最終與加盟商互利共贏。但八馬茶業(yè)的加盟商體系卻在上半年出現了小幅收縮。
與此同時,八馬茶業(yè)的業(yè)績增速也在明顯放緩,即便在沖刺IPO的關鍵時刻,八馬茶業(yè)依然交出了2024年營收增速降至1.0%、今年上半年營收和凈利潤雙雙下滑的成績單。
上市之后的成績單會更好看嗎?現在誰也不敢保證。因為說到底,高端茶業(yè)務高度依賴高端禮盒市場,高端茶加盟商真正做的可能也不是茶葉的生意,而是隱秘的“第三空間”與政商人情往來業(yè)務。
縣城里看著沒什么客人卻能一直開下去的茶葉店,往往在店鋪的前半部分擺幾張茶臺作為開放式的品茗區(qū),這里比起商鋪更像是客廳,只用于初步接觸與展示。
而在內廊里可能還藏著一兩個獨立小茶室,是深度洽談和鞏固關系的核心區(qū)域,里面可能也展示著“收藏級”“大師級”的茶葉,只不過這些茶葉的價格并不取決于其本身,而是取決于這間茶室里搭線的人脈、談成的生意。
理解了政商江湖,才能理解高端茶葉店里上千、上萬元茶葉禮盒的真實價值,也才能理解八馬茶業(yè)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的八卦消息,以及復雜的股權和姻親關系。
![]()
另一家做高端茶生意的小罐茶,則是瞄準了政商之外的茶葉生意——將茶視為標準化的消費品,可以被量產,可以在公開的渠道展示,可以讓從小沒送過或者收過高端茶的人意識到這是“很貴的茶葉”,并來消費。
小罐茶的商業(yè)故事是否能最終講通,還有待時間驗證。但至少它已經開始脫離八馬所代表的那種非常傳統,且缺乏想象力的商業(yè)模式。
03 神藥
白酒和茶,尚且還在努力拉近與年輕人的距離,以片仔癀為代表的中醫(yī)神藥,卻是與下一代消費主力軍完全無緣,也絲毫不在意這些緣分的樣子。
片仔癀今年的三季度報同樣堪稱史上最差。具體數據顯示,公司前三季度營業(yè)收入為74.42億元,同比下降11.9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1.29億元,同比下降20.74%。
這是公司自2006年以來首次出現三季報營收與凈利潤雙雙下降的局面,與業(yè)績頹勢相呼應的,是其產品市場價格的雪崩。
![]()
回顧其2021年的高光時刻,片仔癀錠劑曾被黃牛炒至每粒1600元的天價,消費者受眾迅速破圈,出現了一粒難求的盛況。
如今盡管其官方零售價仍維持在760元/粒,但實際市場價已大幅跳水,在部分電商平臺跌破600元,回收市場的價格更為慘淡,今年新貨的回收價僅在530元左右,較巔峰時期跌幅超過六成。
同樣跌去六成的,還有片仔癀距離2021年歷史高點的股價。
1800億的社會財富灰飛煙滅,就像很多本來就沒有存在過的東西一樣。回想當年,片仔癀的稀缺性和金融屬性被炒作起來的全過程——明朝宮廷御醫(yī)的配方、含有瀕危保護動物身上的珍稀原材料,吃一片就少一片,多吃一片就成功一點。
一款只能治療部分肝病的中藥,被包裝成了延年益壽的神藥,更是出現了“喝茅臺前吃片仔癀護肝”的說法,茅臺+片仔癀的組合成了高端社交中的財富密碼。
和茶葉的價值往往并不取決于茶葉本身一樣,茅臺和片仔癀的價值也不在于其自身的口感和功效。對于所有帶有金融、投資屬性的商品,我們都可以用龐氏游戲的邏輯來拆解。
禮品的價值,通常取決于送禮的人能從收禮的人那里分得多少利益。在做大蛋糕的階段,一切的價值都在增長,所以那些想要加入游戲的人,并不會介意禮品本身價格有多高,因為總有機會讓這些價格換來大得多的價值。
如今的政商環(huán)境已經大變,很多人都比以前更清晰地認識到,大多數蛋糕只會越變越小。上位者的欲望卻并不一定會隨之變小,畢竟傲慢是很多人蝕到骨子里的一種偏執(zhí),也是他們寧愿愿意帶到棺材里,也不愿選擇放棄的某種自我刻畫。
在這種情況下,茶、酒、藥這些高端禮品、社交貨幣的價格,恐怕就只有向下走這一條路,畢竟上位者可以有自己的堅持,“下位者”也有選擇放棄的權力。
04 寫在最后
放下所有無意識的執(zhí)念之后,大多數人都應該可以意識到,恐怕只有在前幾十年的龐氏游戲里得到過實打實利益的人,還會對這些精美的社交貨幣念念不忘。
那些吃盡了時代紅利、手頭最富裕、養(yǎng)老金也高得出奇的群體,不僅不愿消費,手中的資本也始終難以回到社會中流動,也沒有給下一代創(chuàng)造更有利的環(huán)境,反而還在奇怪,現在年輕人的想法怎么越來越“跟以前不一樣了”,“一代不如一代”。
固化局面一旦形成,就很難從內部打破。既得利益者更愿意守著自己的茅臺酒、護肝藥和奔馳車長長久久,延年益壽,站在財富的高地上感嘆幾句世風日下。
沒有吃到過那些時代紅利的年輕人,則早已奔向了可以由自己影響游戲規(guī)則的盲盒潮玩、科技股和游戲皮膚之類看似虛無縹緲的東西——至少在那里,自己更有可能成為新一輪財富游戲的勝利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