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里是超實用的二條
每篇解決一個育兒小問題,當好媽媽,更當好自己~
進入秋天,又是我們家徒步的時候了。
每次微博或者朋友圈曬徒步照片,總有人說,“不理解這有什么好玩的,又累又無聊”
的確,我們一開始也沒那么喜歡徒步。老母親當初給小D選擇徒步,目的挺功利的: 拉一下心肺功能,雞一雞眼睛,親近一下大自然調(diào)節(jié)情緒。
我們家的原則就是,孩子不那么喜歡但必須做的事情,大人也要一起親自上陣。
已經(jīng)數(shù)不清多少次的徒步了,現(xiàn)在回頭看,徒步本身也是我們親子關系的一場修行。
![]()
01
孩子從不按照你的預設表現(xiàn)
每次徒步報名前,我都會提前了解一下線路,根據(jù)文字描寫,我自己就會有個預設:
3公里的,沒什么陡坡,應該很輕松 5.5公里的,需要爬升200米,估計有點挑戰(zhàn) 8公里的,應該難度很大了
從我們那么多次的徒步經(jīng)歷來看,認為輕松的,小D也會狀況百出;覺得難的,小D有時候表現(xiàn)反而超出預期。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現(xiàn)象,我后來一直在復盤,發(fā)現(xiàn)這樣的情況在育兒生活中比比皆是。
我們育兒,其實很難做到“無條件、無分別心”的,我們從一開始就有預判。覺得孩子數(shù)學好,就該得到100;覺得語文差,大概能到85分就差不多了。
說到底,育兒,都是在養(yǎng)育我們的心理預期。這一點在徒步中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覺得線路難,我們一開始就更有耐心,面對小D的抱怨更加鼓勵包容,而小D能做到的小成就,我也會更用賞識的眼光看待;
覺得路線簡單,我們似乎就耐心不足了,面對小D的小成就我們會忽略,而面對她的撒嬌抱怨,我們更容易教育批評。
這么想想,小D沒有變,她每次徒步(不管長短難易),她在乎的永遠是此刻當下:難了就抱怨;做到了就慶祝。
但變的是我們,孩子關注當下,父母只想未來,我想這就是育兒焦慮最大的根源吧。
![]()
02
這是一條單行道,沒有退路
徒步是個特別好的契機,讓父母和孩子都看到彼此的真實情緒。
我們有過一次走下山路,是一條挺陡的泥土山路。我本身就膽小害怕,怕自己摔,還怕小D摔,而此刻小D開始了哼哼唧唧,說累了不想走了等等。
一開始我還鼓勵幾句,但后來哼唧愈發(fā)猛烈了,在自己的害怕緊張等多重心理下,我也沒耐心了,直接撂下狠話:
你不走就拉倒,自己在山里待著吧!說罷, 我自己往前走了。
結果你們都知道,走了沒幾步,我慢慢冷靜了,回頭走向她,向她伸出自己的手。而那幾秒,小D似乎也調(diào)試好了,拉住我的手,我們繼續(xù)前進。
![]()
這樣的場景其實很多很多,多到我寫下這些文字的時候都會笑,我學做媽媽10年了,看了那么多育兒書,我仍然做不到像書里那樣的“情緒穩(wěn)定”的父母。
但如今的我卻覺得,這樣的場景才是真實的我們。 孩子有孩子的脾氣,父母也有父母的脾氣,我們都被允許真實表達。
而最關鍵的是,這么多年的互相陪伴,我們彼此都有一種確定的安全感:哪怕說過最狠的話,哪怕發(fā)過最大的脾氣,我們最終還是會向彼此伸出手,會心一笑,繼續(xù)往前走。
徒步是條單行道,踏上路途的時候,就沒有回頭路了,母女之路也是如此。
![]()
03
不要只向前看,還要多往后看
和小D走過最遠的是8公里的徒步,那天天氣很熱,34度而且氣壓很低。我記得很清楚,才剛開始爬坡,我的手表心率就已經(jīng)超過150了。
小D更不用說了,已經(jīng)臉通紅。她因為早產(chǎn)肌張力低,對于她來說,高溫天氣下她需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力氣。
那天的徒步一開始就是絕望的,我們問領隊,還有多久可以到山頂啊。領隊和我們說, 不要只是抬頭看,多回頭看,就沒那么難了。
![]()
這一招對我們來說還真的有用,抬頭看是看不到頭的路,一下子就泄氣了,覺得我們今天是不可能走完的。
但回頭看卻發(fā)現(xiàn), 哪怕覺得難,我們已經(jīng)走了很多路了啊,看到的都是力量,覺得自己好棒哦。
這是徒步教會我們最好的一堂課,不管是我也好,還是小D也好,我們?nèi)粘R部倳嵝炎约憾喽嗷仡^看。
是啊,跳繩還沒學會,可回頭看看哪怕不會還堅持練習了100多天,多棒啊! 是啊,騎行總是最后一名,可回頭看看平衡能力那么糟糕,不但學會了騎自行車竟然還能參加21公里的騎行比賽,多棒啊! 是啊,寫字還是有點丑,可回頭看看每天愿意練字,和最初的字來看,現(xiàn)在工整太多了,多棒啊! 是啊,社交還會焦慮,可回頭看看相比那個在外面一句話都不敢講,現(xiàn)在已經(jīng)能交流和表達自己需求了,多棒啊!
當然要向前看,那里有我們的目標,但如果向前看只看到“別人”,而不是自己的目標,那就太糟糕了。
所以我們才要多回頭看,看看來時路,看看沒有天資非常普通的我們,已經(jīng)走了多遠。
多回頭看看,我們再向前看的時候,就不會妄自菲薄。 我們知道,我向前看,是為了看自己想去的方向,而不是看旁邊的人。
![]()
最后,還是忍不住再掏心窩一下。
寫徒步的感受,并不是推崇某個運動項目。相反,這些年我愈發(fā)覺得,找到一個父母和孩子共同不排斥(感興趣最好)的項目一起做,這是最好的親子關系打開的方式。
當父母和孩子可以共同沉浸其中,我們就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更好地共情孩子。
育兒不是方法論,而是關系學,而最好的關系維護,就是看到自己,看到對方。
而最關鍵的是,永遠不要把自己做不到的遺憾變成對于孩子的期待。如果希望孩子喜歡甚至擅長,那么我們至少也要躬身入局。
![]()
我寫了3000多篇的文章
如果你的問題我沒來得及回復
歡迎點擊下方標簽直達相關內(nèi)容找到答案哦
話題索引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