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國家發布《關于黃金有關稅收政策的公告》,將對上海黃金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交易的標準黃金實 施一系列的增值稅調整政策。
隨后,工商銀行、建設銀行、招商銀行等銀行發布公告,停止積存金兌換、提金業務。
緊接著,老鳳祥、周大福、老鋪黃金等零售黃金企業的股價紛紛跳水。而深圳水貝黃金價格則開始快速跳漲,迅速把7%的稅收差價補上。
可見,這個公告在市場上的殺傷力十足。
![]()
很多人就開始好奇,這個稅收政策到底說了什么?
國家這樣做到底為了什么?
買黃金會比原來更貴嗎?
答案是,這次黃金加稅不僅僅關乎著國家稅收,更關乎著國家黃金儲備背后的人民幣國際化的戰略考量,當然也會影響大家手里的錢袋子。
筆者就先從老百姓的角度給大家講一講。
先來搞懂新政的核心變化,就是部分黃金流轉的環節出現了變動,一些開票和抵扣政策發生改變。
一些環節過去能開13%的增值稅 專用發票(可抵扣進項稅) , 現在只能開6%的普通發票 (無法抵扣) 。
這個動作看似很簡單。
但是直接改變了商家的繳稅規則,就是原來可以成本抵扣的項目,現在不能成本抵扣了,那么就相當于商家的成本高了。
這多出來的成本怎么辦?
就轉嫁到消費者身上了。
![]()
當然,并非所有黃金交易的方式都會收稅。簡單來講就是,這個政策直接把黃金市場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個,投資用途的黃金交易基本穩如泰山,不加稅!
比如,銀行買金條,紙黃金,券商買黃金ETF、黃金基金等。
第二個,消費用途的黃金則要面臨沖擊,加稅!
比如,老鳳祥、周大福、深圳水貝這些地方購買黃金要加稅。也就是老百姓通過這些渠道購買的黃金價格將會進一步提高。
原因是, 銀行此前本就不享受特殊增值稅優惠,無論賣標準金還是非標準金,都 已經 按規定繳稅,價格體系早已穩定,這次新政對其毫無影響。
而黃金ETF、 基金、 期貨等產品,只要不涉及實物黃金的交割出庫,也完全不受政策波動波及。
但是 需要注意的是 , 通過經銷商、代理商等渠道購買金條的情況就是這次的重災區,因為按照規定,經銷商將會由專票變為普票,就是要被動加稅。他們自然會把這些多加的稅通過漲價的方式轉嫁到消費者頭上。
據中國經營報11月3日報道,多家黃金珠寶商漲價。周大福足金首飾為1259元/克,較前一日漲價61元/克。
另一邊,據封面新聞報道,深圳水貝市場的黃金價格也突然大幅上漲。11月3日當天12時左右,小程序顯示金價在930元/克左右,但到13時50分金價飆升到991元/克,短短兩小時飆升超60元。
有個問題,當下,國家為什么要推出黃金稅收新政策?
筆者認為有兩層含義。
表面來看,是為了 “補漏洞、規范稅收” 。
但是往深層次看,則是為了 “引導市場 從黃金消費轉向黃金投資 、服務國家 黃金儲備、人民幣國際化 戰略”。
其實, 早在2010年, 國家 《關于促進黃金市場發展的若干意見》就提出要完善黃金業務稅收政策。
過去十幾年 時間里 , 國內 “虛開黃金票” 的案件屢見不鮮 , 有些商家利用 “投資黃金免稅、消費黃金征稅” 的差異,把本應繳稅的消費類黃金偽裝成投資黃金,逃避增值稅,導致國家稅收大量流失。
舉個簡單例子好了。
有些商家專門以投資名義購買了很多黃金,然后再自行把他們打造成各種金銀首飾,賣給下游。
其實就是在變相地偷稅漏稅!
這無疑導致了國家大量的稅收流失!
![]()
近些年來,黃金價格水漲船高,市場的需求日益旺盛,這個漏洞必須堵住,否則就是在源源不斷地丟失稅收。
新政明確了交易所 “會員單位” 和 “客戶” 的開票規則,再結合 “金稅四期” 的監管能力, 就 能有效防止 黃金 稅收 的 流失, 有效地充實國家財政。
當然,如果僅僅是為了這些,就有點兒小看國家的深謀遠慮了!
深層次來講,國家這種方式出來以后,大家都能夠感受到消費黃金的性價比越來越低了。
那么,投資黃金的替代需求就會出現。
對于剛需來講,老百姓繼續把黃金放到首飾盒、保險柜。
對于非剛需來講,就是在引導大家把黃金從首飾盒、保險柜里拿出來,放到銀行里,放到更規范化的黃金ETF里。
這樣的話,國家就能實現黃金的集中管理和儲備!
為什么?
因為黃金儲備集中起來,比分散起來更容易管理,也更容易集中力量辦大事,成為人民幣國際化背后的重要信用背書。
事實上,根據世界黃金協會2025年8月的數據,美國的黃金儲備量為8133.5噸。
中國的黃金儲備在央行連續買了3年之后,差不多在2303噸,相比美國還是太少。
而且,黃金價格現在這么高,繼續購買顯然不劃算了!
但是,據東方財富網2025年估算國內民間至少持有黃金1.23萬噸,是官方的數倍規模。
如果,能夠引導這些分散的黃金以 黃金 ETF、銀行 金條、 積存金等 數字化 產品 的形式存在。
就非常重要了!
一方面 滿足 了 大眾的理財需求,
更重要的一方面是, 能讓黃金以 “賬戶化” 的形式集中儲備,為人民幣國際化 提供巨大背書!
最后,筆者認為, 這次黃金稅收新政, 表面是 “加稅”, 深層次看則是 “理順規則、布局長遠”。
對 大家 來說,看懂政策方向、選對購買渠道,就能在 “買黃金” 這件事上既不踩坑,也能跟上市場趨勢 。
比如消費黃金就去金店買,投資黃金就去銀行、券商買。
當然,也不要再干買投資黃金,融了做黃金首飾的傻事了!
而 對國家而言,規范的黃金市場、充足的集中儲備, 這一切都 將為人民幣國際化鋪平道路 !
這才是 黃金加稅 背后真正的 “ 戰略布局 ” !
THE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