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這是特朗普現在最擔心的事情)
![]()
特朗普和萬斯
特朗普現在最擔心的是什么?
應該還不是地方選舉,共和黨雖然這次一敗涂地,但畢竟沒有動特朗普根本,而且他還振振有詞,之所以輸這么慘,那是因為他沒親自去參選……
應該是關稅裁決,美國最高法院已經開始審理了。
這關系到特朗普一系列政策的合法性,他的心應該都提到嗓子眼了,情況現在似乎對他很不妙。
最高法院的庭審辯論,特朗普本人沒有親自出席,但他頻繁在社交媒體上宣稱,最高法院的裁決結果,對美國“生死攸關”。
特朗普寫道:“如果(政府)勝訴,會為我們帶來巨大、公平的財政與國家安全局勢……失敗的話,我們面對那些占我們便宜多年的其他國家,可以說是毫無抵抗之力。”
什么意思?
合法不合法他不管,但如果以后美國出現大危機,他會將鍋甩給最高法院,就是你們在拆我的臺。
但法律畢竟是法律,按照美國媒體的披露,美國大法官們對特朗普的做法,持有強烈的疑慮。
因為特朗普向全世界加征關稅,依據的是1977年的《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這項法律允許美國總統在緊急狀況時出手“管控”(regulate)經濟,但過去從未被用來對外國加征關稅。
而征稅的權力,一般被認為屬于美國國會,而不是總統。
但特朗普不管,援引這條法律,想對哪個國家加稅就加稅,想加多少就加多少,讓全世界為之嘩然,美國企業界也頭大,這生意還怎么做?
今年5月,紐約國際貿易法院就裁定,特朗普的“對等關稅”超出了《國際經濟緊急權力法》賦予總統的權限,屬于“越權”。特朗普不服,隨后提出上訴,案件現在就由最高法院審理。
美國最高法院共9名大法官,6名傾向共和黨,其中3人還是特朗普親自提名。在此前多次判決中,最高法院確實總體偏向特朗普。
但具體到關稅問題,情況很微妙。
![]()
美國最高法院的9名大法官
自由派的3名法官,肯定都強烈反對特朗普的關稅手段。
自由派大法官索托馬耶爾就很明確,課稅的權力屬于美國國會,不是總統,特朗普你越權了。
特朗普提名的保守派大法官戈薩奇也認為:“一旦國會將這項權力交出去,實際上就再也拿不回來了。總統的權力像一個單向齒輪,不斷地、逐步地在行政部門中積累,而遠離人民選出的代表。”
因為很簡單,任何撤銷法案都可能被總統否決,除非國會取得三分之二多數才能推翻,但這太難了,所以,“理論上可收回,實際上很難實現”。
立場偏保守陣營的首席大法官羅伯茨也認為,緊急權力法是否允許政府對任何產品、任何國家加征關稅,且不限數額與時間,則值得研究。
特朗普提名的大法官卡瓦諾質疑:“為什么在特朗普之前,沒有任何一位總統依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動用過關稅?”
另一名特朗普提名的大法官巴雷特也提出疑問:“對西班牙和法國也征稅?我可以理解對某些國家征稅,但請解釋為什么有必要對這么多國家實施對等關稅政策。”
盡管特朗普政府代表強調,特朗普采取的是緊急措施,因為“特朗普總統認定我們的貿易逆差在爆炸,讓我們處于經濟與國家安全災難的邊緣。”
但最高法院顯然不是太相信。
那結果,不外乎三種。
第一種,贊成特朗普征稅。
但這樣是非不分,全世界自然更看清美國的嘴臉,原來是一丘之貉。
當然,美國最高法院,應該還不至于這樣不要臉吧。
第二種,否決特朗普征稅。
有這種可能性。
特朗普就很急,最近不斷威脅最高法院,你們別干傻事。
此前特朗普突然跟加拿大翻臉,取消一切貿易談判,再加稅10%,就是因為加拿大播放了一條廣告,里面引述里根的話反對關稅,盡管引述內容其實沒有錯,但特朗普大怒,你們這是在試圖影響最高法院反對我……
![]()
美國總統特朗普
第三種,最高法院和稀泥。
這是最可能的一種。
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專家利普斯基就認為,雖然有些大法官抱持懷疑態度,但似乎也擔心,推翻關稅政策可能引發連鎖效應:“要怎么退稅?又會如何影響總統的外交談判能力?”
美國前商務部長羅斯則分析,如果最高法院否決特朗普關稅,將導致國際貿易與證券市場混亂,因此最后的結果,“頂多撤銷其中幾項特定的關稅措施”。
也就是說,美國最高法院最后會高高抬起,又輕輕放下;似乎不贊成特朗普,但實際又沒怎么特朗普;甚至不排除意識形態掛帥,同意對這個國家征稅,不同意對那個國家征稅。
最高法院,事實上成了特朗普的遮羞布。
至于法律的公正性?美國標榜的三權分立?
唉,我們都別太天真了。
但即便如此,特朗普未必肯罷休,他可能不得不更改某些政策,但馬上又會使出新的手段,將這些政策統統塞進去。
對特朗普來說,辦法總比困難多。
歷史一再證明,西方制度的護欄,總會被野心的洪流一次次沖刷,而所謂原則,往往在現實利益面前變得蒼白。
![]()
男子在特朗普面前突發疾病倒地
但最高法院的判決,畢竟是一把懸著的劍,特朗普多少有些不安。
11月6日,他更發出嚴厲警告,宣稱如果最高法院推翻他的關稅政策,美國人民將不得不償還數萬億美元。
“我們每年收入數萬億美元。歐盟9500億美元,日本6500億美元,韓國3500億美元……”特朗普說。
所以,日本啊日本,你就別自吹自擂,你們是投資美國6500億美元;韓國啊韓國,你也別自我安慰,你們3500億美元是去美國賺更多錢;馮德萊恩啊馮德萊恩,你也別再自我粉飾,你們那9500億美元,歐盟是自愿去美國投資……
特朗普都揭曉了答案:這都是自己靠關稅大棒,你們這些國家對美國獻上的禮物。
什么盟國?
原來都是一些送錢的大戶。
在國際關系的棋局上,沒有永恒的盟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博弈——而當博弈的籌碼被公開攤牌,所謂友誼的面紗便被徹底撕下。
現在,這些敲竹杠來的大禮,美國人要還是不要,你們9名大法官,就看著辦吧。
來源:牛彈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