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歐洲頭大:收拾荷蘭的爛攤子,美國沒這個能力)
文 觀察者網 阮佳琪
盡管荷蘭方面矢口否認,但外界普遍認為,其強占中資企業安世半導體的惡劣行徑,本質是狐假虎威、奉美國“旨意”而為。梅賽德斯-奔馳的首席執行官康松林(Ola K?llenius)上周就在電話會議中直言,“現在是一個由政治因素引發的局面。”
可當荷蘭闖出這個讓全球車企接連陷入“停產危機”的大禍后,歐洲卻尷尬發現:收拾荷蘭的爛攤子,美國沒這個能力知道吧……
據美媒《紐約時報》5日報道,受相關爭端影響,全球汽車制造商及其供應商已開始縮減生產規模。華盛頓為解決該爭端所做的努力已宣告失敗,這讓更多企業擔憂,如果無法盡快找到解決方案,或將被迫全面暫停生產。
![]()
安世半導體生產的芯片對全球汽車工業事關重要(資料圖)
值得注意的是,歐洲汽車行業的反對聲雖最為強烈,但安世半導體生產的數千種芯片,還廣泛用于洗衣機、吸塵器、夜視儀、雷達及坦克等各類產品的制造。
美國塔夫茨大學歷史學教授、《芯片戰爭》作者克里斯·米勒(Chris Miller)坦言,“我認為,如果未來幾周內此事無法解決,全球制造業產出將受到影響,這種擔憂是完全合理的。”
被稱為歐洲最大“中國研究中心”的柏林墨卡托研究中心(Mercator),其高級分析師安東妮婭·哈邁迪(Antonia Hmaidi)表示,安世半導體如果要實現產能轉移、在中國以外地區完成生產,整個過程至少需要4至6月,且這一產能完全無法填補中國東莞工廠的供給缺口。此外,這些芯片還需經過嚴格測試與認證,才能正式用于汽車生產。
隨后哈邁迪倒打一耙,稱近年來分析師已多次警告,即便會增加運營成本,將生產轉移至中國的企業也應制定備用方案,通過強化供應鏈、實現供應鏈多元化以應對突發狀況。她聲稱:“這應當是最新敲響的警鐘,讓所有人看清中國為保護本國企業愿意采取的行動力度。”
這一言論未免太過雙標,既然都承認中方此舉是“保護本國企業”,為何反倒獨獨苛責身為受害一方的中國,卻對挑起事端、強占中資企業的始作俑者荷蘭扮演視而不見?這般強盜邏輯何其荒謬!
中國已經表現出一個負責任大國的應有態度:11月1日,商務部宣布將綜合考慮企業實際情況,對符合條件的出口予以豁免。歡迎遇到實際困難的企業及時與中方聯系。
![]()
圖為安世半導體中國公司(資料圖/南華早報)
在周末公布豁免政策后,4日下午,商務部就安世半導體相關問題再次強調,當前全球半導體產供鏈的動蕩與混亂,根源在于荷蘭政府未展現出建設性態度和行動,其理應承擔全部責任。
中方最新表態,立即引起西方媒體高度關注。各路媒體紛紛以“中方抨擊荷蘭”為標題予以報道。
其中,美媒美聯社和彭博社刊文稱,中方表態意味著“安世半導體僵局持續發酵”。英國《衛報》認為,美歐汽車工廠的正常生產繼續面臨威脅。路透社當天提到,中方這一“措辭強硬”的聲明,進一步加劇西方汽車制造商的擔憂,他們此前以為事態已出現“積極信號”。
同日,歐盟委員會發表聲明稱,中歐已就安世半導體問題取得一些進展,有行業跡象顯示中方已與歐盟企業接觸,恢復部分芯片供應,“避免了最壞情況,為尋找持久解決方案爭取了時間與空間”。聲明提到,委員會將于5日向各國通報情況,并要求成員國在7日前提交評估報告。
荷蘭經濟事務部一名發言人回應表示,中荷仍在談判中,“我們將繼續與中方及國際伙伴保持聯系,以尋求對安世半導體及我們經濟有益的建設性解決方案”。
路透社早前報道提到,德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正緊急尋求中國對安世半導體芯片的出口限制豁免,希望通過政治解決方案化解這一貿易僵局。
全球汽車零部件巨頭德國采埃孚(AF)表示,正通過其中國子公司與中國相關部門保持聯系。另有一名知情人士也透露,從德國大陸集團分拆出來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歐摩威(Aumovio)也已申請豁免,并向中國商務部提交了相關材料。
報道稱,企業對貿易爭端緩解的跡象表示歡迎,但行業消息人士稱,他們仍擔憂豁免申請流程可能較為復雜,且審批時間尚不明確。
“中國確實略微放寬了庫存出口的相關規定。”來自德國電子元件分銷商Components at Service的多米尼克·齊爾納(Dominik Zillner)表示。他補充道,這必須獲得中國商務部的特別許可才能實現。
德國經濟部發言人周三告訴路透社,德國正在通過一切可用渠道游說中方,以維護目前被斷供的德國客戶的利益。
![]()
德方表示正在通過一切可用渠道游說中方,圖為德國和中國國旗(資料圖)
發言人表示,“我們高度重視受影響企業的處境,并正通過多種渠道與相關企業、荷蘭及歐盟伙伴就此事宜展開磋商。”
據商務部網站消息,商務部新聞發言人4日最新表態稱,荷蘭政府9月30日發布行政令,不當干預安世半導體企業內部事務,之后荷企業法庭作出剝奪中國企業股權的錯誤裁決,嚴重侵害中國企業合法權益。此后,荷政府不顧中方多次在磋商中提出的合理訴求,沒有展示出建設性態度和行動且升級全球供應鏈危機。安世(荷蘭)10月26日宣布停止向安世(中國)供應晶圓,導致后者無法正常生產,造成了全球半導體產供鏈的動蕩和混亂。對此,荷方應承擔全部責任。
中方本著對全球半導體產供鏈穩定與安全的負責任態度,于11月1日宣布將對符合條件的出口予以豁免,并努力促進安世(中國)恢復供貨。但荷方繼續一意孤行,且無解決問題實際行動,這必將加深對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不良影響。這是中方和全球業界不愿看到的。
中方希望,荷方從維護中荷、中歐經貿關系大局和產供鏈穩定與安全的角度出發,以負責任的態度與中方相向而行,停止干涉企業內部事務,為安世半導體問題找到建設性解決方法。同時,中方將堅定維護企業合法權益,并努力穩定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穩定暢通。
來源|觀察者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