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假期本該是高三學生短暫喘息的機會,據自媒體【樂爸生活家】消息,某校卻上演了一出“口口相傳”的補課鬧劇——八天假期縮水成三天,剩下五天“被自愿”返校。更魔幻的是,當有人通過外省朋友向12345投訴后,官方回應竟稱“學校是出于學生多樣化需求開放校園”,而學校得知投訴后,直接暴怒,用一場高三年級大會,撕下了“自愿”的遮羞布。
![]()
一、“老鼠屎”與“家產過億”:當教育變成威脅
年級主任的咆哮回蕩在禮堂:“心中的怒火無處發泄!年級出現了一顆老鼠屎!”
“不想補課?你家有多少億家底可以繼承?”
“哪有那么多自愿?占著茅坑不拉屎!你們欠收拾是嗎?”
——這些充滿羞辱與恐嚇的言論,竟出自本應教書育人的年級主任之口。更令人心驚的是,他直接宣布:“后面假期還會有補課,就是上課!”
“自愿”的外衣被徹底撕碎,剩下的只有赤裸裸的強制。
二、校長助理的“連環殺招”:評優、檔案、政審全面圍剿
如果說年級主任的發言是“情緒輸出”,校長助理的威脅則堪稱“精準打擊”:
- 國慶沒補課的,評優全部取消
- 后續不補課的,綜合評定只能合格或不合格
- 報考軍校警校?政審別想過
- 團員沒來補課?記留團察看,檔案留污點
- 未來考公考編、入黨?想都別想!
最后,他竟用“長個豬腦袋”辱罵學生,將教育者的尊嚴踩在腳下。
三、我們憤怒的,不只是補課
- “自愿”的虛偽:用“開放校園”包裝強制補課,用“多樣化需求”掩蓋違規操作,這是對教育規定的公然蔑視。
- 權力的濫用:以檔案、政審、前途為要挾,讓學生陷入“不補課=自毀前程”的恐懼,這是教育者的失格。
- 教育的異化:當分數和升學率成為唯一目標,學生的身心健康、自主選擇權皆可犧牲,這何嘗不是教育的悲哀?
四、當“為你好”變成“要你服從”
校方或許會說:“補課是為了你們的未來!”但真正的教育,從不該以摧毀學生的尊嚴、自主權和心理健康為代價。
若補課真的合理,何需用“口口相傳”躲避監管?何需用威脅扼殺異議?何需用“老鼠屎”污名化追求公平的學生?
五、我們的聲音,不該被“檔案威脅”淹沒
這件事背后,是無數高中生正在經歷的困境:
- 假期被壓縮成“假假期”,睡眠、興趣、家庭時光皆成奢侈;
- “自愿”成了一道單選題,不選就是“擺爛”、就是“對不起老師”;
- 投訴無門,即便鼓起勇氣發聲,也可能被校方“查到底”。
但我們要問:
如果教育只剩威逼利誘,我們還能培養出怎樣的人格?
如果學生連說“不”的權利都沒有,談何獨立思考與成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