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研究生報考人數(shù)或創(chuàng)歷史新高,因為現(xiàn)今就業(yè)形勢異常嚴峻,很多冷門專業(yè)畢業(yè)即失業(yè),很多原先的熱門專業(yè),也變冷了,比如計算機專業(yè)本科畢業(yè)生找不到工作,護理學本科生也難就業(yè),很多單位招聘起步就是碩士研究生學歷。
![]()
如果想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本科生大多需要考研究生,考研成了“第二次高考”。
2025年,我國大多數(shù)高校學費漲了,可謂是普遍上漲,最少的每年上漲500元,民辦高校大多漲20000元不等,最多的上漲50000至60000元。
2026年部分高校已經(jīng)宣布研究生學費上漲,有大學專碩學費上漲67%,更有專業(yè)漲至十幾萬一年。
為什么要上漲?
我昨天去超市買西紅柿,記得前天西紅柿是3塊1斤,突然漲到5塊,我問店長西紅柿為什么漲價?店長說,你沒看到嗎?今天的西紅柿太紅了!
![]()
難道說,研究生也是“西紅柿”,是因為考研的人數(shù)多,太紅了嗎?
就在最近,某C9大學2026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yè)目錄查詢(免試生)中顯示,“社會工作碩士專業(yè)學位研究生實行項目制培養(yǎng),收費標準為80000元/生·全程”。
而在去年,該專業(yè)的學費還是48000元,此次調(diào)整幅度顯著,上漲了近67%。
還有一位即將攻讀某985高校全日制應用統(tǒng)計碩士專業(yè)學位的網(wǎng)友,在社交平臺曬出自己研究生一年學費的截圖,顯示共需繳費10萬元。
研究生學費上漲,學碩和專碩區(qū)別很大,學碩漲價幅度小,專碩是大幅上漲。
![]()
誰都知道,如今考研,專碩已經(jīng)成為首選,為的是學一門好專業(yè),畢業(yè)后能夠找一份好工作,而學碩理論性強,不接地氣,畢業(yè)后不知道去哪里,比如南京大學一位學哲學的博士研究生,畢業(yè)后投了18份簡歷,愣是沒有一家單位招聘他。
因此,學費上調(diào)的重災區(qū)就在專碩這一塊,比如,某C9高校金融、保險、稅務(wù)、應用統(tǒng)計全日制專碩的學費總額,從去年的21.8萬漲到25.8萬,漲幅達到18%。某財經(jīng)大學25級會計專碩的數(shù)據(jù)分析與財務(wù)決策方向,也從原本的6.8萬元/2年,一躍提升至9.8萬元/2年,漲幅高達44%。
除了經(jīng)管類專業(yè),文學的部分專業(yè)學費上調(diào)幅度較大,甚至直接翻倍。某985高校翻譯專碩的學費總額從20000元上調(diào)至56000元,某東部211的翻譯專碩學費則從千元邁入萬元,由23年8000元/年上漲至今年的25000元/年。新聞與傳播作為前幾年的考研熱門專業(yè),學費也暴漲50%,如果在某些頭部高校完成學業(yè),大概要花費超10萬元的學費。
![]()
電子信息、通信工程、計算機技術(shù)、光電信息工程、軟件工程等工學類專業(yè)也集體迎來學費“漲價”,其中某985高校的電子信息專碩漲幅最大,三年的總學費由4.5萬升為9萬。
看到這個消息,我心里是五味雜陳,本科、專科學費上漲,民辦大學搭車漲價,如今又迎來一波研究生學費上漲,讓家庭經(jīng)濟不太富裕的學生,還怎么上得起學啊!
我當年讀的是學碩,那時候一年學費8000元,但是獎學金高,每個學生百分之百有獎學金,記得一等獎學金13000元,二等獎學金8000元,三等獎學金6000元,只要不是拿三等獎學金,那學費基本上不用掏。
如果是三等獎學金,那就自己補2000元學費。
![]()
長期以來,讀研究生基本不掏學費,家里只管個生活費,絕大多數(shù)家庭是供得起的。
如今研究生學費上漲幅度這么大,很多家庭特別是農(nóng)村家庭還真的供不起了。
對這件事情,我有幾點感慨:
第一,學校不是菜市場,不是西紅柿,紅了就得漲價。學校也不是市場經(jīng)濟,研究生報考的多,就得漲學費,你少漲一點還算正常,漲得多了,就有賺錢的意思。哪有物價不漲,學費先漲的道理?
第二,我不明白,為什么公辦大學漲學費這么理直氣壯?辦學國家撥有經(jīng)費,最大的開支也就是給研究生的補助和實驗室耗材,但這些跟動輒十幾萬的學費比起來,根本不算什么,大學賺這么多錢到底想干什么?
![]()
第三,無論是學碩還是專碩,進大學導師就說要搞科研,要出科研成果,如果連學費都交不起,連生活費都掏不出,學生還能安安生生搞科研嗎?還會出成果嗎?
第四,或許大學認為,有多少付出,就會得到多少回報,比如研究生畢業(yè)后進金融圈、進大企業(yè),起薪高,那么學生交這個學費也值。
問題是,如今很多研究生也找不到工作了,研究生甚至博士生送快遞,當外賣小哥的還少嗎?
第五,我真的心疼那些寒門學子。很多同學從農(nóng)村考出來,本科畢業(yè)后,找不到工作,就考研究生,全家人都盼著他研究生畢業(yè)能出息。“出息”,也可以理解為該給家庭“出利息”的時候了。
![]()
這些學生好不容易考上了研究生,卻又面臨天價學費,怎么辦?交學費吧,父母實在交不起,貸款吧,畢業(yè)就要背一身債,放棄吧,好不容易考上了,真的舍不得,長此以往,研究生教育也要變成有錢人專屬嗎?
我認為,這件事有關(guān)部門應該管一管,大學收費應該有所約束,不能隨意漲價,想收多少就收多少。
教育應該回歸它的本質(zhì),不該成為搖錢樹,不該推向市場化,大學應該用知識分層,而不應該拿金錢分層。
你對這件事情怎么看呢?請在評論區(qū)里留言,謝謝友友的關(guān)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