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遲遲收不到中方賀電是有原因的,新上任的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之前還聲稱中國是“重要鄰國”,結果眼看中方不上當,她也索性不裝了。
新上任的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之前競選時還有剛上臺那幾天,總把 “中國是日本重要鄰國” 掛在嘴邊,說要 “穩著推進中日關系”。可誰能想到,這話剛飄過去沒半個月,她就在國際場合徹底變了臉,
對著中國亮出了硬姿態。
她第一次在多邊外交舞臺亮相,選的是 2025 年 10 月初的東盟峰會 —— 本來這會該聊東南亞國家的經濟合作、區域安全協調,結果高市早苗一開口,就把場子變成了專門針對中國的 “批評會”。
她把東海、南海、臺海挨個拎出來說,聲稱這些地方的 “軍事活動” 對日本是 “重大安全威脅”。
稍微懂點門道的人都看得明白,她就是借著多邊場合給中國扣帽子,想把中國的內政(比如臺海)和周邊海域的正常活動攪到一塊兒,變成 “國際話題”,好拉著別人一起給中國施壓。
這里面藏著她三層小心思:第一層是想把臺海往烏克蘭的路子上引,喊著 “不許單方面改變現狀”。
這話聽著像維護和平,其實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 臺海是中國自己的家事,怎么處理輪不到外人插嘴,她這么說就是給美國、歐洲那些外部勢力找借口,把 “一個中國原則” 這條紅線當成能隨便碰的籌碼。
第二層是倒打一耙,說中國在東海 “搞挑釁”、南海 “搞軍事化”,可事實是日本自衛隊的艦機,這些年天天往東海、南海湊,抵近偵察中國的正常訓練,有時候甚至貼著中國領海線晃悠,這些事她半個字不提,反而挑唆東南亞國家跟中國鬧矛盾,想趁機搶日本在東盟的影響力。
![]()
第三層更明顯,她拋出 “供應鏈韌性”“海洋安全” 這些空口號,其實是看著中國 — 東盟自貿區 3.0 版都簽了,雙方貿易額一年比一年高,日本以前靠投資、援助在東盟攢的那點優勢,現在早不如從前了,急著用漂亮話搶風頭。
可東盟國家心里門兒清:跟中國合作能拿到真金白銀的好處,比如便宜的工業品、龐大的市場,日本光靠嘴說,根本動不了中國和東盟的合作底子。
東盟峰會的戲剛演完,高市早苗就急著飛美國見特朗普,倆人還一起登上了美軍 “喬治?華盛頓” 號航母 —— 這哪兒是參觀,明擺著是場軍事秀,就是要告訴全世界 “美日同盟要升級了”。
![]()
在航母上她就說,日本面臨 “前所未有的安全威脅”,得 “從根上強化防衛能力”,還宣布要把防衛費占 GDP 2% 的目標,從 2027 年提前到 2025 年。
說實在的,日本財政早扛不住了:政府債務超 1200 萬億日元,占 GDP 比重常年在 260% 以上,是發達國家里最高的,老百姓稅負本來就不輕,現在漲防衛費,錢只能靠發更多國債,最后還是老百姓買單。可高市早苗不管這些,為了抱美國大腿,硬是要往上沖。
但美國還不滿足,特朗普直接暗示讓日本把防衛費提到 GDP 的 5%—— 差不多是現在的兩倍多,高市早苗嚇得只能含糊說 “慢慢漲”,既怕得罪美國,又怕國內老百姓罵。
![]()
為了討好美國,她還答應落實 5500 億美元對美投資,可這筆錢投哪兒、能不能回本,基本聽美國的。要知道她競選時還罵過這份協議 “對日本太坑,好處全歸美國”,結果剛當選就改口,這種當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做法,連日本媒體都忍不住批評。
更危險的還在后頭:日本防衛省已經在改《國家安全保障戰略》《防衛計劃大綱》,明確要加 “反擊能力”—— 說白了就是搞進攻性武器。
![]()
美軍的 “堤豐” 中導系統也計劃部署到巖國基地,這導彈射程 2000 公里,能覆蓋中國東部沿海,一旦落地,日本就從美國的 “盾牌” 變成了對準中國的 “長矛”。
高市早苗表面說 “應對威脅”,其實是借著美國的勁兒圓日本 “軍事正常化” 的夢,算盤打得精,卻沒想想這么做會把東亞安全攪得更亂,真出了事,日本自己也得遭殃。
面對高市早苗這一連串踩紅線的操作,中方沒發賀電,道理其實特簡單:換誰也不會給剛上任就天天碰自己核心利益的鄰居道賀啊。
中國外長王毅專門給日本外相茂木敏充打電話,把立場說得明明白白,特意提 “歷史問題和臺灣問題是中日關系的根,也是兩國最基本的信義”—— 這話聽著是外交辭令,其實分量重得很,等于直接點破高市早苗在臺海的小動作,已經動了中日關系的根基。
“基本信義” 這四個字,在外交上不是隨便說的,是嚴肅警告:“你要是連最基本的信用都不講,兩國關系就沒法談了。”
中方其實給過她機會,王毅外長說 “聽其言,觀其行”,就是想看看她會不會真像之前說的那樣 “重視中日關系”,會不會改改錯處。
可事實呢?她一邊喊 “不跟中國脫鉤,要搞經濟合作”,一邊跟著美國搞 “供應鏈去中國化”,逼日本企業遷廠;一邊說 “中國是重要鄰國”,一邊在東盟挑事、去美國登航母搞反華秀。這種矛盾的做法,怎么可能讓中方認可?
說實在的,中日是鄰居更是經濟伙伴,誰也離不開誰。2024 年中日貿易額 3120 億美元,日本豐田、本田在中國的銷量占全球三分之一還多,村田制作所這些電子零件廠,大部分訂單都來自中國手機、家電企業。
反過來,中國也是日本農產品的大市場,2024 年日本對中國出口的牛肉、水果、大米就超 120 億人民幣,沒了中國市場,多少日本農民得虧本?
![]()
高市早苗想靠抱美國大腿換 “安全”,其實是把日本的國運往危險路上推 —— 跟中國搞對抗,最后虧的還是日本的經濟和老百姓的日子。
中方一直克制,不是軟,是清楚地區和平對大家都好。中國不想跟誰對抗,尤其是鄰居,但克制不代表沒底線。臺灣是中國內政,誰也不能插手;歷史問題是中日的傷疤,不能隨便揭。
高市早苗要是繼續把 “反華” 當討好美國的投名狀,把中國的紅線當跳板,以為有美國撐腰就亂來,后果就嚴重了。別說賀電了,中日關系這些年好不容易攢的一點緩和勢頭,都可能被她毀了。
要知道,信義這東西碎了就粘不回去,中日關系要是壞了,再想恢復,可不是一天兩天的事。
澎湃新聞:中方是否會向高市早苗就任首相發賀電?外交部:已根據外交慣例作適當安排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