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0日,國家級團體標準《“國貨潮品”認證技術規范》(以下簡稱“國貨潮品”)正式發布,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指出,深入實施商標品牌戰略。當前,中國消費市場正經歷一場深刻的變革。文化自信的提升和消費需求的多元化,催生了“國貨潮品”這一新興現象。它特指那些兼具民族特色、歷史底蘊、廣泛美譽度和社會知名度,且產品質量優異的中國民族產品。它們不僅滿足了消費者對商品使用價值的需求,更承載了文化認同與情感價值。然而,“國貨潮品”的蓬勃發展也伴隨著市場認知不清、評價標準缺失、良莠不齊等問題。共同制定了《“國貨潮品”認證技術規范》,為“國貨潮品”的檢測、評價與認證提供了權威的技術依據。
2024年04月1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商務部辦公廳關于開展2024“三品”全國行活動的通知(工信廳聯消費函〔2024〕132號),提出國貨潮品等新消費增長點。2025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2025第9號文件)第十八條提出:開拓“國貨潮品”國內外增量市場。因地制宜推進首發經濟,鼓勵國內外優質商品和服務品牌開設首店、舉辦首發首秀首展。
為響應國家產品戰略,引導行業健康有序發展,中國少數民族用品協會聯合四十余家專業機構:北京中科怡科技有限公司、國正檢驗認證集團有限公司、海南省食品安全協會等包括檢驗檢測,認證,標準,行業協會,科研機構和生產企業等相關領域機構共同起草制定國貨潮品標準。
本標準第一起草人,中國檢驗認證集團檢科測試樂粉鵬教授級高工提出:國貨潮品構建了一個多層次、量化的檢測、認證評價體系,其核心邏輯在于通過可衡量的指標,將抽象的“產品價值”轉化為具體的“認證分數”,確保認證過程的科學性、公正性和可操作性。首先對申請認證的企業主體設立了清晰的“硬門檻”。這些要求包括:境內注冊、無外資股份、具備相關資質、近三年無違法記錄、年均營業額不低于100萬元、產品持續經營超過3年等。這些條款旨在確保申請主體根植于中國本土市場,運營穩定合規,從源頭上保障了“國貨潮品”的民族屬性和商業可持續性。國貨潮品的精華在于其百分制的認證評分表,它從四個維度對產品進行全方位掃描:民族特色(25分)重點考察產品產品是否具有鮮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和相關文獻記載,強調產品的文化根植性與獨特性。歷史底蘊(25分)通過產品使用年限、所獲榮譽(如非遺、老字號、行業協會獎項)等指標,量化產品的時間積淀與社會認可。美譽度與知名度(20分)評估產品在特定區域或行業內的口碑、媒體曝光度以及企業自身的產品體系建設情況,衡量產品的市場影響力與消費者心智占有率。產品品質(30分)作為權重最高的維度,它通過質量認證、標準制定參與、權威檢測報告(CMA/CNAS)及知識產權(專利、軟著)等硬性指標,客觀評價產品的質量水平和創新能力。國貨潮品應滿足通用要求認證依據要求,還應滿足相關國貨潮品系列產品標準產品質量要求,依據產品標準開展檢測,達到相關技術指標要求。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中國少數民族用品協會人才分會副會長程雷提出:這套指標體系平衡了產品的“文化軟實力”與“產品硬實力”,要求優秀的“國貨潮品”必須是“有品質的文化表達”和“有文化的品質承諾”的統一體,通過認證或評價的產品可以使用“國貨潮品”的標識圖,采用七彩祥云圖案,代表吉祥如意和文化傳承。
![]()
打造中國品牌,培育和發展特色傳統文化品牌。宣傳推介國貨潮品,增強全社會品牌發展意識,在市場公平競爭、消費者自主選擇中培育更多享譽世界的中國品牌,提出制定國貨潮品標準,助力中國民族品牌所屬企業做大做強,助推中國民族產業高質量發展國貨潮品的發布與實施,是中國產品標準化建設的一次重要實踐。它通過構建一套系統、嚴謹的技術認證體系,為民族產品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的動能和保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