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幾種謬誤
作者丨尼采
↑尼采全集·爆款特惠↑
超級超級優惠
混淆因果的謬誤
——再也沒有比倒果為因更更危險的謬誤了,我稱之為理性的真正墮落。
盡管如此,這個謬誤卻屬于人類萬古常新的習慣,它甚至在我們之中被神圣化,它冒著“宗教”、“道德”的美名。
宗教和道德所建立的每個命題都包含著它;教士和道德立法者是那理性之墮落的始作俑者。——我舉個例子:人人知道著名的柯納羅的書,他在這本書里把他的節食推薦為活得長壽、幸福(以及有德)的良方。
很少書能夠如此多地被人閱讀,直到現在,在英國每年還要印好幾千冊。我毫不懷疑,幾乎沒有一本書(當然《圣經》除外)像這個如此好心腸的怪東西這樣,造成這么多的禍害,縮短這么多的生命。
其源蓋出于:把結果混同為原因了。這個厚道的意大利人把他的節食看作他長壽的原因;其實,長壽的前提,即新陳代謝的極其緩慢,微乎其微的消耗,
每種宗教和道德引為基礎的最一般公式是:“做這個這個,不做這個這個——你就將幸福!否則……”每種道德、每種宗教都是這樣的命令,——我稱之為理性的巨大原罪,不朽的非理性。
![]()
在我口中,這個公式轉變為它的反面——我的“一切價值的重估”的第一個例子:一個發育良好的人,一個“幸運兒”,他必須采取某種行動,而對別種行動本能地躊躇,他把他生理上配置的敘序帶進他同人和物的關系之中。
公式:他的德行是他的幸福的結果……長壽、子孫興旺并非德行的報酬,毋寧說德行即是新陳代謝的放慢,除了其他結果外,長壽、子孫興旺、簡言之柯納羅主義也是此種放慢的結果。——教會和道德說:“一個種族、一個民族因罪惡和奢侈而滅絕。”
我的重建的理性說:當一個民族衰微,在生理上退化,接踵而至的便是罪惡和奢侈(這意味著需要愈來愈強烈和頻繁的刺激,猶如每個耗竭的天性所熟悉的)。
這個年輕人過早地蒼白萎靡了。他的朋友們說:某某疾病應負其咎。我說:他生病,他不能抵抗疾病,這本身已是一個衰敗的生命、一種因襲的枯竭的結果。報紙讀者說:這個政黨用這樣一個錯誤斷送了自己。我的更高的政治說:一個犯這種錯誤的政黨原已末日臨頭——它不復有自己的安全本能。
任何意義上的任何一種錯誤都是本能衰退和意志解體的結果:差不多可以用這來給惡下定義了。一切善都是本能——因而都是容易的,必然的,自由的。艱難是一種抗議,神與英雄屬于不同的類型(用我的話來說:輕捷的足是神性的第一屬性。)
虛假因果關系的謬誤
——人們始終相信自己知道何為原因,然而,我們從何處獲得我們的這種知識,確切地說,獲得我們擁有這種知識的信念的呢?從著名的“內心事實”領域,而迄今這類“事實”中沒有一個已經證明是事實,我們相信自己在意志的行為中是原因;我們認為至少在這一場合當場捕獲了因果關系。
人們也不懷疑一個行為的antecedentia(前項),它的原因,可以在意識中尋找,并且只要去找,就總能找到——作為“動機”,否則就不能自由地作此行為,也不能對之負責。
最后,誰會否認一個想法是有原因的,“自我”就是想法的原因?……在這三個似乎作為因果關系的保障的“內心事實”中,第一個且最有說服力的事實是意志即原因;
意識(“精神”)即原因的觀念以及更后面的自我(“主體”)即原因的觀念純粹是派生的,是在意志確定因果關系為既定事實、經驗之后產生的……
在此期間我們已經更善于思考了,我們今天不再相信所有這些說法。“內心世界”充滿著幻影虛光,意志便是其中之一。意志不再推動什么,所以也不再說明什么——它僅僅伴隨著過程,它也不能缺席。所謂“動機”是另一個謬誤。它純屬意識的表面現象,行為的伴隨物;與其說它體現,不如說它掩蓋了一個行為的前項。
至于自我,它已經變成了寓言、虛構、文字游戲,它完完全全停止了思考、感覺、原望!……結論是什么?根本沒有什么精神的原因!這方面的全部所謂經驗都見鬼去了!這就是結論!——而我們業已有教養地濫用了所謂“經驗”,于是我們創造了一個作為原因世界、意志世界、精神世界的世界。
最古老悠久的心理在這里起作用,它別無所為,對它來說,每個事件都是一個行為,每個行為都是一個意志的結果,世界化身為許多行為者,有個行為者(一個“主體”)悄悄潛伏在每個事件背后。
人從自身投射出他最堅信不疑的三個“內心事實”,即意志、精神、自我,——他由“自我”概念才得出“存在”(Sein)概念,他按照他的形象、按照他的自我即原因的概念來設定“物”的存在。
然后他在物之中始終只是重新找到他塞入其中的東西,這有何奇怪呢?——再說一遍,物本身,物的概念,僅是自我既原因的信念的一個反映罷了……甚至連你們的原子,我的機械論者和物理學家先生們,有多少謬誤、多少退化的心理尚殘存在你們的原子里!——更不必說“物自體”,形而上學家們的horrendum pudendum(可怕可恥的東西)了!精神即原因的謬誤被冒充為實在!被立為實在的尺度!被稱為上帝!
幻想原因的謬誤
——從夢談起:例如,由于遠處的一聲炮擊而產生的感覺,卻給這感覺追加一個原因(常常是一整部小型長篇小說,正是這夢者在其中擔任主角)。其間感覺以一種回響的方式延續著,它仿佛在等待,直到原因沖動準許它進入前景,——從此不再是偶然的東西,而是“意義”。炮擊在一種因果關系的方式中,在一種時間的表面逆轉中出現。
后來的動機說明被首先感受到,還伴隨著仿佛在電光中一閃而過的成千細節,隨后才是炮擊……發生了什么?某一狀態所造成的想象被誤解成了這個狀態的原因。——事實上,我們在醒時也這么做。
我們大部分通常的感覺——器官活動或受阻時的種種抑制、壓力、緊張、爆發,特別是nervus sympathicus的狀態——都激起我們的原因沖動:我們希望有理由處于某某狀態——好的狀態或壞的狀態。
只是簡單地確認我們處于某某狀態的事實,這從來不能使我們感到滿足。只有當我們給這一事實提供一種動機說明之時,我們才容忍它,——即意識到它。記憶在這種場合無需我們知道就自動工作,喚來相似的既往狀態以及與它們連合并生的因果說明(不是它們的因果聯系)。
當然,認為觀念、伴隨著的意識過程是原因,這種信念也是記憶造成的。某種因果說明的習慣由此形成,它實際上阻礙甚至杜絕了原因的研究。
尼采|著,文章選自《偶像的黃昏》
文章僅用于分享交流不作商業用途
如有侵權請聯系后臺刪除
0基礎學習尼采
為你推薦“尼采四書”
《悲劇的誕生》
重燃生命的激情
![]()
尼采在此提出“日神精神”與“酒神精神”的張力:前者代表秩序、形式、理性之美;后者象征狂喜、創造、生命的原始涌動。現代社會過度推崇“日神式”的效率與控制,壓抑了“酒神式”的熱情與藝術沖動,因而我們感到麻木與乏味。這本書喚醒我們:聽音樂、看戲劇、讀詩歌,并非無用之事,而是對生命本真的回應。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成為自己的超人
![]()
“超人”不是權力的象征,而是自我超越的實踐者,他不依附他人評價,不臣服功利邏輯,能在眾人狂奔的時代,堅定地走自己的路。正如書中所言:“人是一根繩索,懸于動物與超人之間。”真正的成長,不是戰勝別人,而是不斷超越舊我。
《快樂的知識》
在碎片時代重建思考
![]()
此書是尼采送給現代人的“清醒劑”。他指出:真正的快樂,來自思考后的澄明,創造后的滿足。面對信息爆炸,我們需要的不是更多輸入,而是專注的沉淀。每天慢讀幾頁書,認真傾聽一次對話,都是對“匆忙文化”的微小反抗。
《瞧!這個人》
一個思想者的自白
![]()
這是尼采的自我剖白,也是他對時代的宣戰書。沒有抽象理論,只有坦率的自述:“我為何如此智慧?我為何寫出這些書?”透過此書,我們看到一個在病痛中燃燒思想、在孤獨中堅持創造的靈魂。他的存在本身,就是對“末人”的最有力反駁。
爆款!特惠!
尼采四書
《悲劇的誕生》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快樂的知識》 《瞧!這個人》
驚爆價
原價175元/套
折后:68元/4冊
↓點擊訂購↓
↑特惠福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