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阿姨今年54歲,早上六點準時起床,給自己煮上一顆雞蛋搭配一碗雜糧粥。她常聽鄰居大媽說:“雞蛋是公認的營養黃金,一天一顆,身體棒!”可上周體檢時,醫生在看完她的化驗單后卻皺了皺眉,說膽固醇偏高,要注意飲食,尤其是雞蛋要適量。
林阿姨很困惑:雞蛋不是補身體的嗎?怎么吃多了反而出問題?她在心里反復問自己:究竟“一天一顆雞蛋”是營養佳品,還是在給心血管埋下隱患?很多中老年朋友都有同樣疑問,答案,或許并沒有你想象中的簡單。
![]()
其實,關于雞蛋與健康的關系,科學界爭議已久。一些研究強調雞蛋提供高蛋白,堪比“天然維生素丸”;但也有醫生提醒,過量攝入膽固醇可能增加心腦血管風險。雞蛋到底該不該每天吃?你或許忽略了一個重要細節:“不是誰都適合”!
特別是有2類人,更要留心雞蛋攝入量。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雞蛋是營養佳品還是健康隱患,以及那些不容忽視的細節。
在養生圈,雞蛋常被譽為“營養完全食品”。中國食物成分表(第六版)顯示:每100克雞蛋含蛋白質12.58克、維生素A 210微克,且人體吸收率高達97%。世界衛生組織也曾指出,雞蛋蛋白質量極高,有助于日常修復和免疫力提升。
但雞蛋中的膽固醇含量同樣不容小覷。一顆普通雞蛋(約50克)膽固醇含量為186毫克。中國營養學會推薦,健康成人每日膽固醇攝入不超過300毫克。
![]()
若一天一個雞蛋,再加上傳統飲食里的肉類、奶制品,實際攝入量容易“超標”。這里正是被許多中老年人忽視的健康隱患。
2019年《美國醫學會雜志》(JAMA)發表的一項針對2.9萬成年人的隨訪研究發現,每天多攝1顆雞蛋,總死亡風險增加6%;而心血管疾病風險也呈正相關。雖然近期不少專家“為雞蛋正名”,強調“適量攝入”對大多數人無礙,但其中的細節你真的都掌握了嗎?
![]()
適量吃雞蛋,對絕大部分健康人來說,具有諸多益處。高優質蛋白可以提高飽腹感、幫助肌肉修復;卵磷脂有助于改善記憶、保護肝臟。
流行病學調查顯示,中老年人每周攝入4~7顆雞蛋,認知能力比極少吃雞蛋的同齡人高出13%,免疫力指標提升9.6%。
但如果本身患有高膽固醇血癥或糖尿病等基礎疾病,連續大量攝入雞蛋,心血管事件風險會顯著上升。北京協和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曾指出,高危人群如果每日雞蛋攝入超過1個,心梗和中風發生率會提升12.4%~18.7%。
![]()
膽固醇過量,還可能加重動脈粥樣硬化進展。尤其是中老年男性和有家族心腦血管病史者,更需警惕雞蛋的“隱形負擔”。
有不少人還有個誤解:只吃蛋清不吃蛋黃,就可以規避這些風險。其實,蛋黃內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2、葉黃素及膽堿,僅吃蛋清會錯失很多營養;但蛋黃的確是膽固醇的主要來源。這也是為什么個體化飲食建議格外重要。
不是人人“一天一個雞蛋”都適宜。醫生提醒,以下2類人群應適當減少雞蛋攝入,并注意烹調方式:
高膽固醇血癥、高血脂患者
這類人群體內膽固醇代謝能力本就較差。建議每周雞蛋攝入不超過3枚,尤其要減少蛋黃的比例。用“水煮蛋、蒸蛋”為主,避免用油炸、煎等方式增加額外脂肪負擔。
![]()
研究證實,糖尿病人攝入過多雞蛋,心血管并發癥風險加劇。建議每周1-2枚為佳,且應與低脂、低鹽的其他食物搭配。
除此之外,健康的成年人其實大可不必談“蛋”色變。選擇安全來源的雞蛋,適量且搭配蔬菜、全谷物食物,有助于平衡膳食營養結構。營養學會最新共識認為,只要不超過每日300毫克膽固醇,雞蛋可作為優質蛋白的重要供給來源。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