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鮑爾吉·原野
拉德斯基是奧地利哈騰斯堡王朝的元帥,打仗厲害不厲害不清楚,估計沒張飛、趙子龍厲害,也不見得比美軍中央司令部的湯米·弗蘭克斯厲害。元帥卒于1858年。拉德斯基元帥在中國暴得大名,后邊跟隨三個字——進行曲。中國人太喜歡這首曲子了,喜歡得讓來華演出的國外院團不知所措。一群搞樂器的外國人來到中國,如果不演奏《拉德斯基進行曲》,肯定是下不了臺,處境危險。
危險的含義是:演出公司沒辦法安排下一場演出,領導問:為什么不演《拉德斯基進行曲》?群眾意見更大。各種勞務、費用都不好安排。
外國人懵了,《拉德斯基進行曲》這么重要嗎?中國人懷念拉德斯基元帥?他和中國有什么關系嗎?能比得上諾爾曼·白求恩嗎?別問!讓你演,你演就得了。
外國音樂家演出前準備的是干貨。“干貨”吃功夫,巴赫、勃拉姆斯、貝多芬(以B打頭)諸們。還有更難處理的現代音樂,德彪西、勛伯格。來到漢地中土,我們的態度是:這些個,你們能演就演,演不了也沒關系,《拉德斯基進行曲》必須上,壓軸。外國人還是不明白,斯特勞斯家族的作品在西方音樂里屬于玩鬧一類,皇親國戚跳男女二人舞伴奏,“拉德斯基”更是玩鬧,具有五千年文明歷史的中國人民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這里面有一個意思,但不能告訴你們。
拉德斯基是什么人我們不管,過去只聽過托洛斯基、考斯基,影影綽綽聽過柴科夫斯基,喜歡聽啥跟“斯基”沒關系。我們(擼袖子)為什么愛聽《拉德斯基進行曲》(搓手)?簡單,等著鼓掌。不是演完了祝賀演出成功鼓掌,那太小意思,是演奏之中使勁兒鼓。世上音樂千千萬,只有這首讓呱嘰,幫指揮一點忙。一個人的熱心和助人精神在《拉德斯基進行曲》里得以表現,既善良又藝術。你看,指揮轉過身,像小偷似的把食指放在唇邊,告訴先別鼓噢(早想鼓,憋著)。滴噠滴、滴噠滴、滴噠噔,樂聲漸強。指揮使眼色(背著樂隊),我們猛鼓,海嘯來啦!呱!呱!到了這火候,根本用不著指揮,他應該下場喝會兒茶去。鼓上了就不能不敬業,呱!呱!指揮又回頭,暗示――求觀眾,掌聲停。也行,讓臺上拉一會兒。噠噔噠、噠滴噔、滴噠拉滴拉噠、拉噔噔。掌聲!這機會千萬不能錯過。呱!呱!呱!呱!這么跟你說,蘇聯紅軍帶馬刺的大皮靴走過紅場,也干不過劇場的掌聲,別看我們手心沒掛鐵掌。臺上音樂家讓我們給鼓的,毛了,使勁拉,逃命似的。但沒聲,根本聽不著。呱!呱!那時的心情,說“激蕩”一點兒不夸張。
略微透露一點端倪,讓西方演奏家知道我們愛之所在。你們拉,我們鼓,誰也不閑著,這叫導向。讓你們以更飽滿的熱情把本職工作搞好,尤其搞好《拉德斯基進行曲》。說到鼓掌,中國人有傳統,從上幼稚園到退休歡送會,鼓了一輩子。三反五反、抗美援朝,打倒誰、慶祝誰,都鼓一鼓。開會(追悼會除外)哪有不拍巴掌的?手不是勞動工具嗎?勞動之余也不能讓它閑著啊!西方音樂會不讓人隨便鼓掌,把我們憋壞了。見了好東西不鼓掌,就像喝酒不干杯一樣,那哪行?我們從小到大,鼓了多少掌,完全是心掌合一,非鼓不行。中國人有一句話,叫“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當我們聽到鏗鏘的2/4拍的音樂,特別是銅管和軍鼓齊奏的時候,掌聲欲被勾起來了,手腳沒地方放啊。呱!呱!另外,西方人不懂中醫,這個手掌上有很多穴位,鼓而后應,少陰經與少陽經交匯。好啊!對心臟脾臟都有好處。你看中國的明星都明白這個,知道觀眾身體不好,沒等唱就喊:“掌聲在哪里?”還說:“東邊觀眾的掌聲為什么聽不到?”全面鼓過了,明星才唱(盡管假唱)。他們善良。
話說回來,說拉德斯基在中國的名聲大得很,居“外國名人排行榜”前八名以內,前邊是愛迪生、拿破侖、喬丹等人,后邊有小布什、大小威廉姆斯、妮可·基德曼。所以,拉德斯基元帥要抽空兒感謝老斯特勞斯,出名了!我認識一位經濟發達鎮的鎮長,他向我咨詢:可不可以把《拉德斯進行曲》作為趙二堡鎮的鎮歌?需要到哪些部門審批?我說,可能用不著審批,版權的事(每年平均演奏多少次)通過奧地利駐華使館文化處了解一下,交點錢完事。
鎮長說,妥了!以后它就是鎮歌,叫《拉德斯基――趙二堡進行曲》,交點錢算啥。到時候你可得來噢!我說,跟著鼓鼓掌唄。趙鎮長說,對!對!
這是六根推送的第3796篇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