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多年
![]()
技藝與品牌的守護接力
商標的“回家路”



在長江萬里沖積出的沙洲綠島——揚中,濕潤的氣候與肥沃的土壤,孕育出優質的蘆柳竹,也滋養出一項珍貴的非遺技藝:揚中的簫笛制作技藝。
這里走出了新中國第一位民族樂器制作領域的高級工藝師——常敦明先生。1989年,他從上海民族樂器一廠退休后,回到家鄉揚中,創辦了長鳴樂器廠。多年來,長鳴樂器制作的簫笛,音位準確、音域寬廣、音色明亮、造型典雅,不僅是演奏佳品,更是精致的工藝品。

01
“爺爺的技藝”與“孫子的守護”
80后小伙常陽,是常敦明的孫子,畢業于南京藝術學院。他自幼跟隨祖父學習笛簫制作,如今已是長鳴樂器有限公司技術總監,也是鎮江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他回憶道:“長鳴樂器創辦之初,就因爺爺的名氣而全國知名。90年代初,我們的簫笛產品已暢銷海內外,市場占有率名列前茅。”
據介紹,長鳴樂器目前是江蘇省內簫笛制作的頭部企業,占據省內簫笛銷售50%左右的市場。
![]()
![]()

02
一通電話,驚醒了“商標夢”
![]()
然而,一個突如其來的電話,幾乎斷送了長鳴樂器的未來。
常陽說:“有客戶打電話問,你們的長鳴竹笛,是長鳴牌嗎?我們理所當然地認為是。結果對方說,不對,這個商標不在你們手里,你們這是違規使用。”
這通電話讓長鳴樂器意識到,“長鳴”商標已被人搶注。那一年的長鳴樂器銷售受到巨大沖擊,產品無法出口,許多大專院校和院團也不再使用他們的竹笛。

03
痛定思痛,走上“品牌收復路”
長鳴樂器迅速注冊了“常敦明”商標,并投入新產品的標注。該商標也連續多年獲評“江蘇省著名商標”。
但二十多年來,他們從未放棄追回“長鳴”本名。
直到2021年,經過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長鳴樂器終于拿回了屬于自己的“長鳴”品牌商標。

品牌回歸
![]()
![]()

04
創新不止,專利護航“雙韻笛”
近年來,常陽帶領團隊研發了“木包竹(笛)”并申請了專利,取名“雙韻笛”,這款新竹笛外面是木,里面是竹,音色與竹音很是相近。
“過去我們推出新產品,一兩個月內,市面上就會出現大量同款產品。而‘雙韻笛’不同,我們提前申請了專利,這兩三年都沒有人敢侵權。”
此外,長鳴樂器研制的雙接銅簫、雙接銅笛、倍大低音彎管笛等創新產品,也都獲得了國家專利,向內促進了長鳴樂器簫笛制作技藝不斷提升。
![]()
![]()

05
版權新時代,非遺迎來新契機
2025年7月,國家版權局印發《關于加快推進版權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讓常陽看到了新的發展契機。
“作為一名‘新非遺人’,我過去對專利、商標、版權意識比較淡薄。經歷了很多波瀾和起伏后,我意識到版權不僅能提高市場占有率,還能美化產品外觀設計。我應該好好去了解它、重視它。希望未來,我們能積極融入版權體系,讓非遺技藝在版權的護航下,得到更好的傳承與提升。”
![]()

![]()
如今
長鳴樂器年產簫笛2萬多支
遠銷海內外
深受民樂愛好者喜愛
這一段關于
傳承、失落與重建的品牌故事
仍在繼續……
來源:一起鎮江
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