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象山藍點馬鮫魚工廠化養殖技術通過了專家團隊的驗收。經過多年攻關,象山港灣水產苗種有限公司成功突破藍點馬鮫魚人工繁育與工廠化養殖技術,在國內首次實現了該魚種人工養殖,這標志著長期以來完全依賴海洋捕撈的“貴族魚類”,在實現全人工養殖路上邁出了關鍵一步,為漁業資源保護和產業升級提供了新路徑。
![]()
10月27日,走進象山港灣水產苗種有限公司,兩個育苗池內的藍點馬鮫魚正歡快的繞圈游著。“目前成功養殖了800多尾,平均重量1.5斤左右。”該公司總經理徐萬土介紹,半個月后,一部分育種,一部分將移至網箱進行試養。
藍點馬鮫魚,因其肉質細膩緊實、味道鮮美且營養豐富,素有“海上黃金”的美譽。特別是每年清明節前,象山港馬鮫魚被稱為“川烏”,尤受市場追捧。目前,市場上的馬鮫魚全部來自海洋捕撈,資源量受氣候變化和捕撈強度影響巨大,產量極不穩定。
![]()
徐萬土告訴記者,早在2008年,該公司就已聯合寧波市海洋與漁業研究院,開展藍點馬鮫魚人工育苗技術研究,通過海捕野生性腺成熟的藍點馬鮫魚親本,人工授精獲得受精卵,人工育苗取得初步成功。然而,由于其生性兇猛,對水體環境要求極高,且具有特殊的洄游習性,人工養殖一直是難以攻克的難題,導致無法獲得穩定的親本來源,繁育工作一度停滯不前。
“主要是餌料轉化比較難,搶食兇猛容易撞傷,水溫要常年控制在28℃以內,而且它對水質及養殖空間環境要求非常高。”徐萬土說,今年4月底,公司在改進育苗設施設備后,技術團隊再次出海采捕并進行繁育,培育出4200多尾藍點馬鮫魚魚苗,通過活體餌料馴養到冰鮮餌料替代,制冷設備對水溫進行控制,慢慢掌握了藍點馬鮫魚的營養需求和適宜環境,探索出適合馬鮫魚生長特性的養殖模式,包括養殖密度、投喂管理、病害防治等關鍵技術,成功養殖出大量健康、活力的藍點馬鮫魚。
![]()
只是,這離藍點馬鮫魚實現全人工規模化養殖仍有相當長的路要走。從車間走向網箱,就是其中最為關鍵的一步:性格馴溫順后的馬鮫魚能不能適應網箱環境?適合養殖的低溫閾值是多少?最大能養殖到多大?……
后續,將結合網箱養殖情況,進一步優化種質資源,同時探索“海上牧場”等生態養殖模式。徐萬土表示,“我們的終極目標是通過養殖獲得性腺成熟的親魚,全人工繁育出子代藍點馬鮫魚,逐代選育出更適合我們當地近海以及深遠海養殖的藍點馬鮫魚品種,實現‘從魚到魚’的完全人工控制循環。”
寧波市海洋與漁業研究院副院長申屠基康表示,這是全國范圍內首次探索實現藍點馬鮫魚人工繁育與工廠化養殖,是開創性的研究。“目前已經解決了保活、養殖問題,接下來通過一代一代的傳代,多代以后它的野性會下降,成活率就會提高,已經看到了全人工繁育以及規模化養殖的希望。”他說。
閱讀更多:
來 源:象山縣傳媒中心
作者: 陳佳雯 賀林汕 李若涵
一審:陳雨露
二審:鄭丹鳳
三審:方子龍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