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聲明: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各位看官老爺,麻煩右上角點擊一下“關注”,精彩內容不錯過,方便隨時查看。
文|萬象硬核
編輯|萬象硬核
?——【·前言·】——?
2023年8月的神農架,神農頂上特別熱鬧,200多個志愿者和科研人員頂著太陽忙活,手里捧著嫩綠的小苗往土里栽。
這些小苗看著不起眼,卻是科研人員花了好大力氣才培育出來的,它們在幾十年前差點因為太香,被人類采到快從地球上消失。
![]()
誰能想到,這花最早被發現是在1982年,當時武漢的植物學家劉教授在神農架考察,第一次看到這種小花,給它取名“神農香菊”。
它就長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開闊地方,長得很普通,植株矮矮的,莖稈細得像棉線,軟趴趴地湊成一叢,枝頭上密密麻麻開著金黃色的小花,乍一看跟路邊的野菊花沒兩樣。
![]()
可神奇的是,這花渾身上下都帶香,不管是花、葉子,還是莖稈和根,都有股濃郁又特別的甜味,聞著特別舒服,有人還寫過詩夸它“奇香只應天上有”。
本來這花在神農架安安靜靜長了不知多少年,直到1989年,香料產業火了起來,神農架當地辦了家香料廠。
![]()
廠里的人專門采這種花,采得特別狠,從春天到秋天,見著就挖,連根都拔走,一點苗都不留,就為了多賺點錢。
可才過5年,1994年采摘隊再上山,把山林翻了個遍,再也找不見那種金黃色小花,沒了原料,香料廠很快就倒了。
![]()
才五年時間啊,一種在地球上默默長了那么久的植物,就因為人類太貪心,差點給弄沒了,最后成了所謂的“功能性滅絕”花兒。
?——【·拯救行動·】——?
到了2009年,神農架林區覺得不能讓這花就這么從山里消失,必須動手救,也算是彌補當年的錯。
![]()
接著神農架研究院牽頭,專門成立了個科研隊,盯著救神農香菊這一件事開始研究。
哪知道一開始就不順,科研隊在神農架里轉了一圈又一圈,把每片林子、每處巖縫都搜了個底朝天,就只尋到最后3株還活著的野生神農香菊。
團隊小心翼翼采了些種子、剪了枝條扦插,想多培育幾棵,試了好幾次都失敗。
![]()
更糟心的是,到了第二年春天,這3株野生香菊也撐不住開始蔫兒了,要是還找不著人工養活它們的辦法,這花就真徹底從地球消失了。
科研人員當時面臨三個大難題:種子不發芽,扦插的枝條不長根,就算勉強種活了,換個地方就“水土不服”,活不了。
![]()
之后好幾年,他們就跟這些難題較上了勁兒,沒日沒夜地琢磨、試錯,有研究員后來想起那段日子,說挫敗感壓得人喘不過氣,好幾次都覺得撐不下去了。
最后他們換了個思路,從香菊葉子上取一小塊,放在培養皿里,調配專門的營養土,控制光照和溫濕度,模擬神農架高海拔的環境。
![]()
就這么一次次調整配方、改進方法,終于有一天,培養皿里的葉子長出了根和芽!
2016年這年,他們不光搞定了發明專利,還把香菊的葉子加工成一千多份“備份”,每一份都妥善保存著,生怕再出啥岔子。
![]()
到2017年,神農架國家公園用這個專利技術,加上組培、扦插這些方法,把神農香菊人工繁育的成活率提高到了90%以上,這意味著,救這花總算看到希望了。
接下來,從2017年到2023年,整整6年時間,科研人員一直在擴大繁育規模。
![]()
2023年的8月一到,總算盼到了神農香菊“回家”的日子,在神農頂、板壁巖,200多人挽起袖子一起上陣,把5.5萬株神農香菊幼苗小心栽進了土里。
不少游客路過看到,也湊過來幫忙,現場特別熱鬧。
![]()
轉眼一年多過去,2025年的時候,監測團隊把數據整理好一公布,結果讓所有人都松了口氣:野外種植的神農香菊,成活率達到了87.3%,比預期的還要好。
更讓人驚喜的是,2024年6月,板壁巖區域的相機拍到了3株自然長出來的小苗,這說明回歸的香菊已經能自己繁殖了!
![]()
它們不再是溫室里嬌生慣養的花,而是真正融入了當地的生態,開始自己扎根生長。
而且監測還發現,中華蜜蜂、熊蜂這些12種傳粉昆蟲,都被神農香菊的香味吸引過來了,不光給香菊授粉,還順便給周邊的其他植物傳粉。
![]()
這也正好符合項目的核心想法:保護不是把它供起來,而是讓整個生態系統都恢復活力。
現在,神農香菊的價值越來越受關注,法國香水機構特別感興趣,它含有的“神農烯”也有很大的商業價值,但神農架沒再犯以前的錯。
![]()
現在神農架當地定了死規矩,每年最多只能采200公斤干花,可別覺得這量多,它連之前種回野外的香菊總量的0.5%都不到,就是怕采多了出問題。
還專門給它搞了嚴格的地理標志認證,說到底就是怕采多了,再把這剛緩過來的種群給傷著。
咱們國家這次沒搞“竭澤而漁”,而是想著怎么可持續利用,既保護了花,又能合理發揮它的價值。
![]()
?——【·神農香菊·】——?
最后也跟大家好好科普下神農香菊,它長得不高,莖稈細細軟軟的,湊成一叢一叢的,枝條上密密麻麻開著金黃色的小花。
神農香菊跟常見的野菊花長得很像,不特意說的話,路過可能都注意不到。
![]()
它最特別的地方就是“香”,渾身上下都帶香味,花、葉子、莖稈甚至根里都有濃郁的芳香,聞著是甜甜的味道。
而且只要摸過它,手上的香味就會纏好久,特別持久。
另外,這花特挑生長的地兒,得是海拔2000米以上,還得是向陽、開闊的地兒,這樣它才能長好。
![]()
武漢植物園曾經試過把它移栽到別的地方,雖然長到了1米多高,卻完全沒了香味,可見神農架才是它最適合生長的地方。
它的香味讓它被用在很多地方,商業價值很大,不過現在對它的采集控制得很嚴,每年只允許采一點點,避免過度開發。
![]()
曾經因為過度采摘到了瀕危的地步,野外幾乎滅絕,現在經過科研人員的人工繁育,成功回歸野外5.5萬株,成活率高,還能自然繁殖,已經融入當地生態。
現在有嚴格的保護措施,既能保護種群,又能可持續利用,不用再擔心它會輕易消失了。
參考:
新華網《首次野外回歸 :5.5萬株瀕危植物神農香菊在“華中屋脊”神農頂安家》2023-08-17
湖北日報《保護珍稀植物種群,人工繁育助“菊”丁興旺——5.5萬株神農香菊回歸野外》2023-08-1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