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內蒙古通遼市科左中旗巴彥塔拉鎮東巴彥塔拉嘎查的現代化養雞場,整齊排列的層疊式雞籠便映入眼簾。這座占地面積達1300平方米的養雞場,是東巴彥塔拉嘎查返鄉青年包志偉投入110萬元打造的“夢想基地”。
養雞場內,自動化的喂料系統、飲水系統以及集蛋系統有序運行,不僅讓雞舍保持了干凈整潔的環境,還確保了雞蛋的品質和產量。如今,這座現代化養雞場已成為當地農業現代化的一個縮影,吸引著周邊眾多養殖戶前來參觀學習。
![]()
包志偉建設的現代化養雞場。楊煜哲攝
“有一次我偶然去逛超市,發現我們當地售賣的雞蛋都是從外地購入的。這些雞蛋在運輸途中破損率較高,再加上運輸成本,導致雞蛋價格偏高,而且還不新鮮。于是,我便萌生了將我的養雞場轉型為蛋雞養殖場的想法。”養殖戶包志偉講述著他建設養雞場的初衷。
走進包志偉養殖場,上萬只蛋雞正伸著腦袋,啄食著自動喂料機精準投放的飼料。“咯咯”的雞鳴聲與機器運轉聲相互交織,奏響了一曲生動的“養殖進行曲”。包志偉站在一旁,仔細地觀察著蛋雞們的進食情況,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這些蛋雞在他的精心照料下,羽毛鮮亮,精神飽滿。自動喂料機按照預設的程序,定時定量地將飼料送到每一個雞籠前,既保證了蛋雞的營養需求,又避免了飼料的浪費。看著這一切,包志偉深知,自己的現代化養殖模式正一步步走向成功,也為當地的養殖業發展帶來了新的希望。
“2023年年初,我開始籌劃建設養雞場,2024年9月投產運行。養雞場建設的同時,我開始購置養雞設備、飼料并完善廠房的建設。全程下來投入了近110萬元建成了我理想中的科學養殖場。”包志偉介紹著養雞場的建設過程。
只需輕輕一按按鈕,喂料機勻速前行,將精細研磨的玉米飼料均勻撒入料槽。雞籠下方,巧妙設計的坑道系統中,自動刮板定時啟動,將糞便清理得干干凈凈。從喂料、飲水到糞便清潔,各個環節都實現了機械化操作。這不僅大大提高了養殖效率,還減少了人工成本,使得包志偉的養雞場在當地養殖業中脫穎而出。他采用的科學養殖方法,雞飼料以玉米為主,研磨成粉,更利于蛋雞吸收。不僅保證了雞蛋的品質,還提高了蛋雞的產蛋率,為市場提供了大量新鮮、優質的雞蛋。自動化設備的使用,整個雞場僅需自家的三口人就能輕松管理,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
“現在養雞場存欄量是1.2萬只,每天產出雞蛋約1300斤,一天的銷售額達4300元。我們不僅在當地超市供貨,還給蛋糕店送貨。我們產出的雞蛋都是當天售空,保障了雞蛋的新鮮度。”包志偉介紹說。
這座現代化養雞場宛如一枚蘊含希望的“金蛋”,養雞場的發展也帶動了巴彥塔拉鎮相關配套產業的興起。包志偉現代化養雞場不僅孵化出他個人事業的美好春天,更為巴彥塔拉鎮的經濟發展開辟了新的路徑,成為鄉村振興道路上的一道亮麗風景線。(楊煜哲、高鑫磊)
來源:科左中旗委宣傳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