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書籍推薦
1.登天的感覺
作者:岳曉東。
該書講述了他在哈佛大學所做的10個心理咨詢個案,他對每個個案的深入分析和處理技巧。作者在書中還深入淺出地介紹了心理咨詢方面的科學知識。岳曉東博士是中國著名的心理學家,也是目前國內唯一畢業于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現在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任副教授,并受聘擔任南京大學、華南師范大學、南京師范大學等10余所大學的客座教授。
![]()
2.心理學與生活
作者:理查德·格里格和菲利普·津巴多。
這是一本被當做教材的基礎心理學入門書籍。講述了感覺、知覺、意識記憶思維等還有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基礎的測量知識等。我國心理學界有不少教師多年來一直在用本書英文版作為教學的第一參考用書。
3.自卑與超越
作者:阿德勒
書中作者他告訴我們,理解一個人,就要從他的過去入手,而一個人的生活風格,則是與他對于過去經驗的認識和理解相一致的。自卑并不可怕,關鍵在于怎樣認識自己的自卑,克服困難,超越自我。阿德勒與弗洛伊德是并駕齊驅、等量齊觀的。在《自卑與超越》中,關于記憶和夢的探討,作者也參考了精神分析學派的觀點,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見。針對教育、家庭、婚姻、犯罪等社會性問題,作者也在《自卑與超越》中提出了十分有價值的觀點。
![]()
4.愛的藝術
作者:弗洛姆
《愛的藝術》主要內容是作者通過簡潔的語言解釋了愛這個深奧的話題,認為愛情不是一種與人的成熟程度無關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該書是一部以精神分析的方法研究和闡述愛的藝術的理論專著,被譽為愛的藝術理論專著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5.當尼采哭泣時
作者:歐文.亞隆
《當尼采哭泣》的故事開始于身陷對病人肉欲幻想而無法自拔的名醫布雷爾,突然被陌生女子莎樂美邀約咖啡館。大膽美麗的莎樂美到底會提出什么請求?
布雷爾表面上和諧的婚姻生活與正值巔峰的事業能否持續下去?他能否從令人備受折磨的幻想中解脫?
尼采的生命困境又是什么?他與布雷爾醫生怎樣連結在一起?
究竟誰是病人?誰是醫生?
《當尼采哭泣》,如詩般的語言,理性縝密的思辯,情節充滿懸疑,高潮迭起,結局卻出人意表……
![]()
6、探索生命
作者:靈遁者
《探索生命》心理學科普作品,是中國獨立學者,科普作家靈遁者創作的心理學科普作品。作品總分40章,分別不同角度,從簡單,從基礎,到深刻,解釋大腦意識。心理學必讀推薦讀物,該書以淺顯易懂的語言,從生命的誕生,意識的進化,來深入了解生命和心理的過程。
書中各個章節的內容都涉及個人成長、人性的理解、生活態度,以及生命的意義等貼近個人生活的話題。對每位讀者都有一定的啟發和指導意義。書中有不少極具啟發性的觀點,引導學生和讀者獨立思考,獨立研究。同時,《探索生命》也是靈遁者科普6部曲中的重要一部。
7、《心靈的激情》
by 歐文·斯通
“愛情如火,工作似柴。”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名心理學家。本書從弗洛伊德26歲熱戀開始,寫至其80歲時為躲避法西斯迫害而倉皇出國。材料豐富翔實,生動地展現了弗洛伊德的生活、心靈及事業,可使讀者對這位卓越的心理學家及其學說,有一個清晰全面的了解。
弗洛伊德以畢生精力,研究了未曾被人們關注的“潛意識”,創立了精神分析學,開拓了心理學的研究領域,在醫學、文學、哲學等方面均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并在全世界引起了廣泛而激烈的爭論。他和愛因斯坦、馬克思一起被稱為“改變現代思想的三個猶太人”。
哲學入門書籍5本推薦,思考永不停止
01
作者:尼采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是尼采的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幾乎包括了尼采的全部思想,文筆綺麗,哲理深沉。尼采書中的查拉圖斯特拉即拜火教創始人瑣羅亞斯德(Zarathustra)的音譯,該人物出身于一個貴族家庭,20歲時棄家隱居,30歲時據說受到神的啟示改革傳統的多神教。尼采通過查拉圖斯特拉之口來宣告未來世界的啟示,以振聾發聵的奇異灼見和橫空出世的警世智慧宣講“超人哲學”和“權力意志”。在這本書里,尼采宣告“上帝死了 ”,讓“超人”出世,否定了以信仰和服從為準則的舊價值體系。
尼采說《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一書是為真正用心研讀的人而寫,其副標題是“寫給所有人又不寫給任何人”,又說本書居于三千米高空,讀他的書須有“尖牙利齒和強大之胃”才行。
02
![]()
作者:馬丁·海德格爾
《存在與時間》是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的代表著作,1926年寫就,翌年出版。它也是本世紀最重要的哲學著作之一,不僅影響了此后多種重要哲學流派和重要哲學家,而且在文學批評、社會學、神學、心理學、政治學、法學等多種領域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存在與時間》一書批判了自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以來把哲學當成知識,把存在當作存在者來研究的傳統。同時拋棄了近代以笛卡爾為代表的哲學研究中以認識為起點的方法。海德格爾哲學是從人的存在——此處入手,在對“存在”的追問中達到存在的意義的澄明。他在對人的存在狀況的分析中為現代人的根本情緒提供了一種把非理性的東西理性化了的形而上學的解釋。海德格爾的《存在與時間》所奠基的存在哲學無論在研究宗旨上還是在內容上都意味著西方哲學的一次重大轉變。
03
作者:薩特
1943年《存在與虛無》一書的出版則宣告了作為哲學家的薩特的誕生,他開始運用自己獨立的思想觀點和哲學詞語述說對世界的理解:人即自為的存在,具有超越的特性,他永遠處在變化中,而且是在時間的流逝中實現的。正是由于它具有時間性,“自為的存在”就不像“自在的存在”那樣是一種“是其所是”的存在,而是一種總是顯示為“不是其所是和是其所不是”面貌的存在,人是什么只是指他過去是什么,將來并未存在,現在是一個聯系著過去和將來的否定,實際上是一個虛無。因此,人注定是自由的,自由是人的宿命,人必須自由地為自己做出一系列選擇,正是在自由選擇的過程中,人賦予對象以意義,但人必須對自己的所有選擇承擔全部責任。
04
作者:馬克思、恩格斯
《共產黨宣言》是馬克思和恩格斯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的綱領,全文貫穿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是馬克思主義誕生的重要標志。由馬克思執筆寫成。《共產黨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統地闡述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指出共產主義運動將成為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近百年來,中國先進的理論工作者為編譯出版《共產黨宣言》進行了不懈努力,為傳播馬克思主義科學真理作出了重要貢獻。《共產黨宣言》已成為中國廣大干部群眾學習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的教材之一。
05
作者:柏拉圖
《理想國》又譯作《國家篇》、《共和國》等,與柏拉圖大多數著作一樣,以蘇格拉底為主角,用對話體寫成,共分10卷,其篇幅之長僅次于《法律篇》,一般認為屬于柏拉圖中期的作品。這部“哲學大全”不僅是柏拉圖對自己前此哲學思想的概括和總結,也是當時各門學科的綜合。它探討了哲學、政治、倫理道德、教育、文藝等各領域的問題。
《理想國》是關于西方政治思想傳統的最有代表性的作品,通過蘇格拉底與他人的對話,給后人展現了一個完美優越的城邦。柏拉圖在其中討論了國家的起源、性質和結構等根本問題,還區分了不同的政體,比較它們的優劣得失,尋找它們的歷史發展規律。更重要的是,柏拉圖設計了一套政治藍圖,既帶有烏托邦的理想色彩,又有階級國家的痕跡,構成了以后各種作為社會政治理想而提出的烏托邦方案的開端,對于西方政治思想具有難以估量的影響。
06
作者:靈遁者
《重構世界》為獨立學者靈遁者的哲學作品。該書以人為自己的”局限“出發,重新定義意識,即意識是物質逆熵存在的本征,從而以更廣的思維角度來”重構世界“”重構認識“書中指出人是逆熵的存在,這也是人生價值和意義的體現,從而賦予了人在當代物欲橫流的世界中的絕對存在和絕對意義。
靈遁者在其中討論了意識的起源、性質和結構等根本問題,還區分了不同的意識的層次,比較它們的優劣得失,尋找它們的發展規律。作者以第三者身份,站在事外的角度,重新審視物質和意識,并對意識做拓展定義。正如序言中作者寫到:”人就是人,人是一種屬性。螞蟻有別于人的認識,就是它的屬性決定的。就是說螞蟻變不成一個人,人也不能一下子變成螞蟻。而屬性恰恰是一種局限,跨越屬性的認識,我們很難得到。“由此作者試圖跨越”人“來認識我們自己。從而將意識定義為:”意識為物質逆熵存在的本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