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人民醫院兩位“醫學大牛”被曝私情,一段17分鐘的不雅視頻在網上瘋傳。
副院長祖雄兵、眼科主任曾琦,一個泌尿外科帶頭人,一個眼底手術高手,白天救死扶傷,晚上卻在值班室沙發上鋪著醫院的一次性床單“親密互動”。消息一出,全網炸鍋。
![]()
有人痛心疾首:“德不配位,滾出醫療圈!”
也有人替他們說話:“醫生也是人,私生活別上綱上線。”
還有患者家屬急得發帖:“我爸的命是他倆救的,現在掛不上號了怎么辦?”
![]()
吵來吵去,其實沒人真在乎那張藍色床單是不是公家的耗材,大家憤怒的,是那種“雙重面孔”的割裂感。
你站在手術臺前,手穩如鐘,眼神專注,病人把你當救命菩薩;可轉過身,你卻把醫院當成約會據點,連偷情都要用科室的護理墊,這不是風流,是傲慢。
![]()
更諷刺的是,這段視頻之所以流出,極大概率不是自拍,而是被裝了隱秘攝像頭。誰會干這種事?無非是配偶、同事,或是利益相關者。
換句話說,他們的“秘密”,早就不是秘密。只是沒人敢捅破,直到某天,忍無可忍。
![]()
而網友扒出的細節更耐人尋味:兩人都是博士、教授、碩導,履歷光鮮,論文等身,拿過省級科技獎,主持國家級課題。
可越是這樣的人,越容易陷入一種幻覺:“我貢獻這么大,規則可以為我彎一下腰。”
于是,職稱、資源、權力成了情感交易的籌碼。
有人說,曾琦是為了從副高升正高,一年差四萬,退休多三千,這誘惑對一個中年女醫生來說,未必扛得住。而祖副院長手握評審話語權,自然成了“關鍵先生”。
![]()
這不是愛情,是精密的利益計算。哪怕畫面再親密,也掩蓋不了其中赤裸的交換邏輯。
當然,也有人喊話:“只要醫術好,私德差一點又怎樣?”這話聽著通情達理,實則危險至極。
醫德和私德真的能完全切割嗎?當你在婚姻里背叛承諾,在職場中濫用職權,你能保證面對患者時,不會因為人情、利益、情緒而做出有偏頗的判斷?
![]()
醫生不是流水線工人,治病救人靠的不只是技術,更是信任。信任一旦崩塌,再高的職稱、再炫的論文,都撐不起那件白大褂的分量。
更何況,他們用的還是醫院的物資。
![]()
一張一次性床單,幾塊錢的事,但性質變了,這是把公共資源私用,把公共空間當成私人領地。
今天鋪床單,明天會不會挪用科研經費?后天會不會在手術安排上搞“特殊照顧”?
![]()
別覺得我想多了。醫療系統的腐敗,從來不是從貪污百萬開始的,而是從“這點小事無所謂”慢慢潰爛的。
![]()
現在兩人已停診,掛號頁面顯示“暫無號源”。醫院說正在調查,衛健委稱暫未接到信訪。典型的冷處理套路,等輿論降溫,再悄悄復出,或調崗了事。
可公眾要的不是沉默,是態度。如果連省級三甲醫院的副院長都能如此肆無忌憚,那普通患者還能指望什么公平、透明、尊重?
我們理解人性有弱點,醫生也會犯錯。但錯要有代價,德要有底線。你可以有七情六欲,但不該把醫院變成溫床;你可以追求感情,但不該踐踏職業倫理。
![]()
最讓人心寒的,不是他們做了什么,而是整個系統似乎早已習以為常。沒人監督,沒人提醒,沒人制止,直到視頻流出,才被迫“高度重視”。
這暴露的,不僅是個人道德滑坡,更是醫院內部監管的形同虛設。
一個副院長,能在值班室長期與異性獨處而不被察覺,說明制度早成了擺設,紀律只剩口號。
![]()
最后想說一句:別再拿“培養一個醫生不容易”當免罪金牌。正因為培養不易,才更要珍惜羽毛;正因為責任重大,才更該守住底線。
穿上白大褂,你就不是普通人。你代表的不是自己,而是整個醫療行業的尊嚴。如果連這點自覺都沒有,那就算你救了一百個人,也抵不過一次對職業信仰的背叛。
![]()
這次事件,不該以“低調處理”收場。
該查的查,該罰的罰,該反思的反思。否則,下次倒下的,可能就不是兩個醫生的聲譽,而是千萬患者對整個醫療體系的信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