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58llo42779 微mym1323
皮膚像被刷了層漿糊,緊繃發亮,摸起來硬邦邦,甚至連表情都變得僵硬 —— 硬皮病帶來的皮膚改變,看似是表皮的問題,實則是肺脾腎失調引發的 “連鎖反應”。
中醫認為,皮膚的柔潤與否,全靠內臟功能的協同運作,就像花園里的花草枯萎,往往是根系和土壤出了問題。
肺主皮毛,負責輸布津液滋養肌膚;脾主運化,能將水谷精微轉化為濡養皮膚的物質;腎主水液,調控全身津液的代謝。一旦這三個臟腑功能失調,肺失宣發則津液無法達皮表,脾失健運則氣血生成不足,腎失溫化則水濕停滯,皮膚就會因 “失養” 和 “瘀阻” 而變硬、變厚。
![]()
一位 36 歲的女性患者,她雙手和面部皮膚變硬已有一年,冬天時手指遇冷會發白發紫,平時總覺得口干、大便干,月經量也越來越少。
觀察發現她面色暗沉,舌頭紫暗有瘀斑,舌苔薄白,辨證為 “肺脾兩虛,腎陽不足,兼有血瘀”。
肺虛導致津液輸布失常,脾虛使得氣血生成不足,腎陽虧虛則無力推動水濕代謝,三重問題疊加,才讓皮膚逐漸失去彈性。
針對她的情況,開方時用了黃芪、白術等健脾益氣,就像給 “氣血工廠” 添動力,讓脾胃能制造更多滋養皮膚的養料;搭配麥冬、玉竹等潤肺生津,為肺 “補水”,增強其輸布津液到皮膚的能力;再加入附子、肉桂等溫補腎陽,好比給身體裝個 “加熱器”,促進水濕代謝和血液循環。同時加入丹參、紅花等活血化瘀,打通皮膚的 “營養通道”,讓氣血能順暢到達肌膚。
患者堅持用藥兩個月后,反饋皮膚緊繃感減輕了,手指遇冷發白的情況減少,口干和便秘也有所改善。
繼續調理一個月,面部皮膚開始有了彈性,舌頭的瘀斑變淺,說明肺脾腎的功能在逐步恢復,皮膚得到了足夠的濡養。
其實硬皮病的調理,就像給干涸板結的土地松土、澆水、施肥。調和肺脾腎是 “治本”,恢復臟腑功能以生成和輸送津液;活血化瘀是 “治標”,打通瘀阻讓養分直達皮膚。
日常可以多吃百合、山藥、蓮子等健脾潤肺的食物,配合溫水泡手泡腳,幫助氣血流通。
要知道,皮膚的改善需要時間,就像干裂的土地需要持續滋養才能恢復生機。當肺脾腎協調運作,津液充足且通道通暢,皮膚自然能重新變得柔軟潤澤,由內而外煥發生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