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高鐵在規劃之初有多個線路比選方案是十分平常的事情,畢竟鐵路設計在遵循規范的基礎上,還需優先滿足地方經濟發展需要,因此一條線路方案的確定也是各方博弈的過程。而在具備方案可行性和地方承諾資金到位的情況下,國鐵方面一般不會對線路和車站方案調整做過多干涉。
從今年公開的信息來看,3條規劃中的高鐵已經有傾向性的方案,它們有的獲得專家的認可推薦,有的則獲得地方的青睞,下面就帶大家具體看看這3條高鐵的線路情況。
![]()
渝貴高鐵線路方案(來自網絡僅供參考)
一、渝貴高鐵:支持中線方案
新建設計時速350公里的渝貴高鐵的比選過程聚焦線路走向與功能定位,前期共形成東線、中線、西線三套方案:東線經萬盛、正安、綏陽等地,雖覆蓋部分高鐵空白區,但繞行距離長且地質復雜;西線過習水、仁懷,卻與規劃中的瀘遵高鐵存在功能重疊;中線方案沿既有渝貴鐵路走向,從重慶西站引出,經綦江、遵義至貴陽雙龍站,線路順直且投資最省。
今年6月貴州省對相關提案的答復提到:遵義市專題研究后支持沿既有渝貴鐵路經桐梓縣至遵義的中線方案。而今年4月貴州省級也研究明確貴州段走向采用經貴州桐梓縣、匯川區、播州區、息烽縣、修文縣引入貴陽樞紐的中線方案,因為這條線路順直、里程短、投資省、輻射人口多、覆蓋城鎮經濟體量較大、地質條件相對較好。
今年上半年渝貴高鐵啟動了遵義至息烽段地質加深勘探招標,招標信息顯示,渝貴高鐵遵義至息烽段長70.078公里,自新建遵義站南咽喉引出,一路向南,最終在既有息烽站東側新設站。此段線路基本沿渝貴鐵路布線,整體偏渝貴鐵路東邊,表明中線方案已基本確定。
目前渝貴高鐵預可研方案審查有序推進,已被明確納入我國 “十五五” 重點實施項目。該高鐵的建設將有助于客貨分離,現有渝貴鐵路將主要承擔貨運功能,年貨運能力可大幅提升。通車后重慶至貴陽若依時速350公里高標運行,將只需約70分鐘,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與黔中經濟區將實現 “1小時通勤”。
![]()
長九高鐵線路方案(來自網絡僅供參考)
二、長九高鐵:途經武寧方案獲專家組支持
長九高鐵的線路之爭集中在南北線選擇。北線方案擬經岳陽平江、江西修水、武寧至九江,可填補部分高鐵盲區,但無法連接南昌;南線方案則經瀏陽、銅鼓、宜豐、奉新至南昌,再銜接昌九高鐵至九江,線路更順直且覆蓋人口更多。兩省還曾就終點設在南昌還是九江存在分歧,最終形成 “長沙-南昌-九江” 的折衷線路構想。
這兩個線路沿線地區都啟動了方案研究,而今年九江的項目結題專家評審會上,專家組一致認為長九鐵路途經武寧方案在線路里程、地質條件、經濟效益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具備納規條件。
而如果最終選定的是經九江方案的話,那線路走向大致是從長贛高鐵黃花機場站引出,經長沙縣、平江南、修水、武寧后至九江,設計速度350公里/小時。
未來長九高鐵若建成,長沙至九江將實現1小時直達,至合肥、南京縮短至3小時,形成中部地區對接長三角的快速通道。
![]()
津承城際鐵路線路方案(來自網絡僅供參考)
三、津承城際鐵路:東線方案獲認可
津承城際鐵路的線路比選聚焦東、中、西三線。西線方案側重山區旅游資源開發,中線沿既有交通廊道布線,東線則自京濱城際寶坻南站引出,經薊州、玉田、遵化、興隆至承德南站,全長215公里。
今年承德市在答復與該鐵路有關的問題時提到“鐵五院提供了東、中、西三條線路比選,與會單位對東線方案城際屬性和社會效益表示認可,認為東線方案較符合省發改委提出的盡量多兼顧經濟大縣的需求,也符合遠期鐵路發展規劃。”
若按東線方案的話,津承城際鐵路線路全長215公里,擬按350公里時速標準建設,估算總投資336億元,其中承德境內約88-110公里,投資130-150億元。擬設寶坻南、薊州、玉田西、遵化西、興隆西、承德南、承德站等站點,將與京濱城際、京沈客專實現無縫銜接。
今年承德市計劃加快該鐵路的前期工作,未來線路建成后承德至天津通行時間將從目前的3.5小時縮短至1小時以內,正式融入京津冀1小時交通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