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玲子小姐姐
來源:玲子的蔓空間
之前以為當了領導,可以隨心所欲表達想法點評同事,后來經歷了很多事,才知道說破無意義。很多人工作不成功,如果不是他主動誠心請教,你跟他說也是斷然聽不進的。
管理崗多年,發現領導其實很容易看出一個人拿著手機在處理公事私事,離開辦公位好長時間或抽根煙或喝咖啡。但我認為,摸不摸魚,和工作完成情況、個人價值沒有必然關系。我偶爾也摸。
作為領導,反而要警惕自己和團隊陷入一種看似很忙的虛假充實中,這對團隊發展是非常致命的,很容易掉入戰略懶惰、戰術勤奮的自我感動里。
關于為什么不拆穿摸魚,分享2點:
1
不是加班加點,才叫工作認真
一般人眼里,可能每天加班加點即時產出的人才叫認真工作,做了多少實際的事是他的價值體現。
按這種邏輯,公司的總經理每天遲到早退,待公司時間不足4小時,每月也沒見產出物,但人家就是真真切切養活了一個團隊一個公司。
記得我剛入職這家公司跟老板談薪,他問我為什么開這個數,我羅列了一些我能產出的清單給他,他說:我不在乎你清單上的這些具體的事,而是未來我們能一起做成什么事。
幾年過去,我的能力邊界不斷擴展,創造的價值早已不是當初那幾條,老板也幾次主動為我漲薪。
一個人的價值并不完全在于他每日產出,能一直往上走的人肯定有其過人之處,或善溝通,或強創作,或精戰略,或有大量人脈和關系,或雷靂風行鐵腕治軍,而這些基層員工是看不到的。
身為領導,不能見不得別人閑下來,不要盯著某個人某個時間點,而是放眼全局管控流程保證正常。
2
反摸魚的根本手段,只有一個
個別下屬摸魚情有可原,大部分都在消極怠工就要提高警惕了。
很多領導覺得,該提高工資水平讓下屬有更強的產出動力,或再找些優秀的人加進來拉高水平。其實這些想法是錯的。
這問題怎么解?我老板的做法是真的讓我佩服的五體投地:消除模糊地帶,引入有效競爭。
項目卡住,我說是人手不夠,他指出是我們本身有問題,不把卡點解決,加再多的人進來都沒用。于是他作為顧問加入進來梳理:
刪掉無用環節。會前發資料,參會人提前了解,會議開始直接進入討論,不要過多寒暄大家都知道的“廢話”,高效會議。
項目信息透明。技術問題、客戶問題、項目問題都在群里聊,避免下屬私聊,讓更多信息暴露出來,不要傳話筒,減少信息損耗,降低信息采集和回溯的成本。
用結果倒逼。他的原話是這樣:盯死時間,才能發現問題,然后才能去解決。作為管理者,當你抱著務必拿到業務結果,就會去掉很多冗余無用環節,留下明確的規則降低判斷成本。
人和人相互監督。我們的任務大部分A角B角配合,就為了互相檢查,人性是懶的,不能完全相信人性,不要完全相信自驅,再自律的人都存在松懈的時候,多一個人就不一樣了,提醒你打起精神來。
這幾條做下來,支持性資源沒怎么提高,通過對現有的人力和資源反復、充分利用,引入特別清晰簡單的規則,卡住的點通了,管理更高效了,項目自運行了,團隊效率也高了。一年時間客戶滿意度翻倍,請款更順暢。
3
種下梧桐樹,自有鳳凰來。
這是我前領導的口頭禪。良禽擇木而棲,團隊好了,自能吸引優秀的人。
優秀的領導,不靠人盯人抓摸魚,讓制度去管人,消除模糊引入競爭。
結果為導向的團隊,不因為摸魚而搞垮團隊,前提是團隊有正確的價值觀的人要在大多數,不然領導一給意見,別人就往職場PUA上想,人是沒有多少精力天天去澄清自己的。
共勉。
![]()
Photo by bruce mars on Unsplash
— THE END —
本號致力于“好文”推送,并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所發內容僅供學習、交流之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或機構所有,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留言聯系。
【必學線上課程】
【全面專業系統的管理服務體系】
陪伴企業成長——幫助企業持續管理能力改進
輔導/微咨詢/實踐工作坊/定制服務
為組織賦能——幫助企業管理績效提升
線上/線下課程/專題內容
詳情請咨詢:
電話:010-65101109
微信:13811377374
提升管理功底,獲得更多管理思想與實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