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網易科技《易現場》
作者 | 斷指南八
“我真的沒想到,就像《讓子彈飛》一樣,為了證明只吃了一碗粉,真的要剖開肚子!”
當何小鵬用沙啞的嗓子苦笑著說出這番話時,或許就已經下定了決心;接下來的這一幕,或許是機器人發展史上極為罕見的一幕:在全新一代IRON機器人通電運行狀態下,小鵬的幾位工作人員現場剪開了其腿部褲子,并進一步剪掉覆蓋的肌肉,公開展示內部的機械結構。
這種“剖肚釋疑”的悲壯,真的能如同何小鵬所說,是最后一次證明機器人是它自己嗎?
“就因為我們是中國企業,技術強大就要被質疑嗎”
一切源于11月5日的2025小鵬科技日。
當全新一代IRON機器人邁著極為擬人的“貓步”登場時,其臀部的肌肉起伏、衣物的褶皺晃動,甚至每一步的輕盈姿態,都讓在場觀眾有些恍惚:這如果不看頭部的顯示屏,說是真人在走貓步,也不為過啊?
![]()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這種極致的逼真竟成了小鵬的“原罪”。社交媒體上一夜之間涌出了海量的質疑:
“100%是真人在里面!”
“連走路時褲子的摩擦感都像真人,絕對是特效合成!”
更有人信誓旦旦地分析:“后背拉鏈為什么不拉到底?肯定是怕穿幫!”
這種質疑,最初可能還令小鵬方面高興了一會:這種關注,正說明了這款機器人擬人的成功;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質疑聲越來越大,小鵬機器人團隊坐不住了。
11月6日早上,“一夜沒睡”的小鵬機器人團隊“強迫”何小鵬營業,拍了一條一鏡到底無剪輯的拆解視頻:在這條長約5分鐘的視頻里,小鵬工作人員拉開IRON機器人背部的拉鏈,展示了內部的晶格肌肉、控制器和手部諧波關節
何小鵬后來坦言,團隊感到“既高興,又哭笑不得”,高興的是技術被認可,哭的是“我們竟要向人證明機器人不是真人”
但視頻發出后質疑聲依然存在,有評論認為:一鏡到底拆解視頻的機器人,與5日發布會現場的機器人并非同一臺。甚至有人在評論中發出質疑:這個一鏡到底的視頻,不是直播,是不是AI生成的?
面對洶涌的質疑,小鵬的回應走向了“極端”。在當晚的X9超級增程技術發布會開始前一小時,他做出了更決絕的決定:在機器人通電運行狀態下,現場剪開其腿部“皮膚與肌肉”。
何小鵬用沙啞的聲音在臺上說,“我們的IRON遭受非議,是不是因為它來自一家中國的機器人創業企業?如果這是企業是一個海外的某名字企業,是不是很多人就不會質疑?他們可能會鼓掌,可能會欣喜。”
他自嘲般給了一個定論: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它限制、束縛了我們!
“希望這是最后一次證明機器人是它自己”
![]()
這一次,全新一代IRON機器人依然是從5日的出場處,緩緩以“貓步”的姿態走到了舞臺中央。
或許是不忍近距離目睹,這一刻何小鵬選擇走到離機器人四五米之外的地方,將舞臺中央交給了IRON和三位小鵬工作人員。
何小鵬說,這一次讓IRON來證明它是它自己,相信這一次的自證能推動中國機器人行業以更健康的姿態快速發展,那這一切對于IRON來說,就是值得的!
類似的場景仿佛歷史重演。十年前,當中國新能源車初出茅廬時,何嘗不是飽受“抄襲”“造假”的質疑?而今天,同樣的劇本在機器人領域再次上演。
何小鵬說,這也是他們第一次在通電的情況下,剪掉機器人覆蓋著的皮膚和肌肉,展現內部的機械骨骼結構,他們不清楚這是否會導致機器人摔到或者損壞,但為了證明自己,盡管機器人團隊極力反對,何小鵬依然決定這么做。
而當剪刀劃開覆蓋件、露出內部機械結構的瞬間,現場一片寂靜。看著褪去左腿肌肉和皮膚后的IRON依然邁著貓步走下臺,何小鵬淚灑當場,哽咽道:“希望這是最后一次證明機器人是它自己。”
這句話戳中了無數中國科技創業者的痛處:當技術先進到顛覆認知時,許多人第一反應是“這不可能來自中國企業”。
何小鵬的眼淚,不僅為一場鬧劇而流,剪刀剪開的也不僅是機器人的“皮膚”,更是長期籠罩在中國尖端創新上的那層薄紗。何小鵬的眼淚與決絕,映照出中國科技企業從追隨者向引領者轉型途中必須經歷的陣痛。
“剖肚自證”的悲壯背后,是中國創新者被迫用最原始的方式,為最前沿的技術正名。但歷史告訴我們:翻越成見的大山后,終將是更廣闊的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