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王聰
編輯丨王多魚
排版丨水成文
在醫藥領域,抗體藥物一直是治療各種疾病的重要武器。然而,傳統的抗體開發過程猶如大海撈針,需要經過動物免疫或大規模篩選,耗時耗力且成功率低。
而現在,Nature期刊發表的一項的突破性研究有望徹底改變這一局面,利用 AI 實現了原子級精度的抗體從頭設計。該研究來自諾貝爾獎得主、蛋白質設計先驅David Baker團隊,論文題為:Atomically accurate de novo design of antibodies with RFdiffusion。
![]()
傳統抗體開發的困境
目前,全球有超過 160 種抗體藥物獲批上市,市場價值預計在未來 5 年內達到 4450 億美元。但抗體開發面臨著一個核心挑戰:如何快速獲得能夠精準結合特定靶點的抗體?
傳統的抗體發現方法,主要依賴動物免疫或隨機庫篩選,這些方法不僅耗時漫長,而且往往無法獲得針對特定治療靶點的抗體。更不用說,整個過程的成本高昂且成功率有限。
AI 革命:RFdiffusion 的巧妙設計
此前,華盛頓大學蛋白質設計研究所David Baker團隊開發了一種名為RFdiffusion的 AI 蛋白質設計工具,能夠從頭開始設計結合特定靶點的抗體。今年 4 月,他們推出了經過專門訓練和微調的RFdiffusion2,用于抗體設計。
RFdiffusion2 能夠:
精準靶向任何感興趣的目標表位;
專注于設計抗體的 CDR 區域(抗原識別的關鍵區域);
采樣抗體與靶點之間的不同結合方式。
研究團隊將 RFdiffusion2 設計的抗體與酵母展示篩選相結合,能夠從頭生成與指定表位以原子級精度結合的抗體可變重鏈(VHH)、單鏈可變片段(scFv)和全抗體。
![]()
用于抗體設計的 RFdiffusion 的概述
實驗驗證:從虛擬設計到真實結合
研究團隊針對四個疾病相關靶點——艱難梭菌毒素 B(TcdB)、流感血凝素、呼吸道合胞病毒和 SARS-CoV-2 的受體結合域,設計了抗體可變重鏈(VHH)。
實驗結果顯示,這些完全由 AI 從頭設計的抗體,能夠以納摩爾級的親和力結合目標靶點。最令人振奮的是,通過冷凍電鏡結構分析證實,設計的抗體與靶點的結合方式與計算模型幾乎完全一致。
原子級精度的驚人準確性
冷凍電鏡結構分析揭示了這一技術的驚人精確度。設計抗體與流感血凝素復合物的結構顯示,其與計算模型的主干結構偏差僅為 1.45 埃,而關鍵的 CDR3 區域偏差更是只有 0.8 埃。
這相當于在原子級精度上準確預測了抗體的結合方式,這種精確度在以前的計算方法中是難以想象的。
從單域抗體到雙鏈抗體:技術的不斷進化
在成功設計單域抗體后,研究團隊進一步挑戰了更復雜的單鏈抗體(scFv)設計。與單域抗體只有三個 CDR 不同,scFv 包含六個 CDR,設計難度大大增加。
研究團隊開發了巧妙的組合裝配策略,將不同設計中的重鏈和輕鏈進行智能組合,成功獲得了靶向 TcdB 和 PHOX2B 肽-MHC 復合物的特異性 scFv 抗體。
![]()
兩種 TcdB 結合scFv的冷凍電鏡結構表征
親和力成熟:讓好抗體變得更好
盡管初始設計的抗體親和力相對較低(微摩爾級),但研究團隊通過 OrthoRep 系統進行親和力成熟,成功將抗體親和力提高了兩個數量級,達到納摩爾甚至亞納摩爾水平。
更重要的是,冷凍電鏡結構證實,親和力成熟后的抗體保持了原始設計的結合方式和表位特異性,這意味著 AI 設計的核心特征在優化過程中得到了保留。
革命性的醫療前景
這項技術的意義遠不止于學術研究。它有望徹底改變抗體藥物的開發流程,從傳統的“試錯式”篩選轉向精準的“設計式”創造。
對于傳統方法難以靶向的疾病靶點,例如細胞內蛋白或特定構象的膜蛋白,AI 設計方法提供了全新的解決方案。此外,這種方法還能夠針對特定表位進行精準設計,避免與內源性分子競爭,或精確阻斷特定的蛋白質相互作用。
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AI 從頭設計抗體有望成為生物醫藥領域的標準工具,為更多疾病提供全新的治療選擇。從傳染病到癌癥,從罕見病到慢性疾病,AI 從頭設計的抗體藥物可能會在未來幾年內徹底改變醫療格局。
這項研究不僅展示了 AI 在生物醫學領域的巨大潛力,更為我們打開了一扇通往精準醫療新時代的大門。在這個新時代里,設計一種靶向特定疾病的抗體,可能就像今天設計一個網頁一樣簡單直接。
論文鏈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9721-5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