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會有家長覺得,考試成敗在于復習是否扎實、心態是否穩定,這固然不錯。
然而,飲食,同樣是決定考試狀態的關鍵一環。
每年都有很多孩子因飲食不當,在考前一晚輾轉反側,或在考場上因腸胃不適而功虧一簣。
![]()
那,期中考試期間,到底該吃什么呢?
一、那些“偷走”睡眠的食物,你中招了嗎?
常有家長問:“孩子復習到深夜,該給他吃點什么補補?”
然而,要注意的是“有些食物,越補越累。”
比如豆類。豆制品營養豐富,本是餐桌常客,但像豌豆、黃豆這類容易引起胃脹氣的食物,考試期間卻要慎食。為什么?胃脹氣不僅影響睡眠,更可能導致第二天精神不濟、注意力分散。我曾有個學生,考前晚餐吃了一碗黃豆燉豬蹄,結果整晚腹脹難眠,第二天數學考試全線崩盤。這不是偶然,而是身體在發出警告。
再比如辛辣食物和油炸食品。它們刺激腸胃,加重消化負擔,讓本應休息的身體“被迫加班”。而涼拌菜,看似清爽,卻可能因衛生問題引發急性腸胃炎。你或許不信,但在我帶的畢業班中,幾乎每年都有學生因一根冰棍、一盤涼拌黃瓜,在考場上“一瀉千里”。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真實發生的教訓。
二、吃什么能安神助眠?試試“水果療法”
如果有家長問,有沒有既安全又助眠的食物?
答案是:有,而且就在你身邊。
比如葡萄,它富含褪黑素,是天然的“安眠藥”;香蕉中的維生素B6能緩解焦慮,搭配牛奶更是安神佳品;紅棗健脾,桂圓補血,都是改善睡眠的傳統智慧。
建議一名每晚焦慮到失眠的考生,睡前吃幾顆桂圓、喝半杯溫牛奶,三天后就能安安穩穩睡個整覺。
這些食物不是藥,卻比藥更溫和、更持久。它們從身體內部調節,讓人在自然狀態下進入深度休息。
三、備考飲食的八大法則,看看中國營養學會的《學生膳食指南》怎么說
總能量略低于平日,避免身體負擔過重;
烹調方式清淡,少油少炸;
蔬菜尤其是綠葉菜要加量;
主食中適當加入全谷、薯類,穩定血糖;
少食多餐,水果酸奶作加餐;
遠離甜食和加工食品;
嚴防食物過敏與中毒;
必要時補充助消化藥物和維生素。
總之,就是考試期間應優先保障維生素與礦物質的攝入,而非盲目補充蛋白質。
四、常見誤區:愛孩子,別用“吃”害孩子
切記:“考試飲食,不是愛的競技場。”
有的家長頓頓大魚大肉,以為能“補腦”,結果孩子因消化不良而昏昏欲睡;
有的家長迷信保健品,從國外代購“補腦神藥”,卻不知其中可能含有治療老年癡呆的藥物成分,副作用極大。
更有些家長,考前突然改變飲食,讓孩子吃從未接觸的“稀有食材”,結果引發過敏。
這些行為,看似是愛,實則是害。考試飲食的核心,不是“多”,而是“穩”;不是“新”,而是“熟”。
五、三餐這樣吃,精力充沛不踩雷
早餐:一碗粥、一個荷包蛋、半根黃瓜,搭配全麥面包。糖水荷包蛋尤其適合考試當天,既能補水又不易內急。
午餐:清炒蝦仁、綠葉蔬菜、一小碗米飯。蝦能補陽氣,蔬菜富含纖維,米飯提供穩定能量。
晚餐:稀飯、酸奶、清炒時蔬。少吃雞蛋,避免影響睡眠。
若晚上復習較晚,可加一碗銀耳羹或百合湯,安神又暖胃。
結語:以平常心,吃平常飯
考試如人生,越是重要時刻,越要淡然處之。飲食亦然。不必刻意進補,不必追求新奇,更不必因焦慮而改變習慣。
讓孩子在身體與精神上少一點負擔,就是父母能給予的最好支持。
愿每一個孩子,都吃得安心,睡得踏實,考得從容。
長按識別加南陽家長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