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浙 中
熱 聊
金華家長的怒吼

最近,有金華家長在浙中在線APP上發帖吐槽“當代家長的悲哀是每天回家有作業!”一句“作業到底是老師的工作?還是家長的工作?”的靈魂拷問,瞬間炸出了無數有同樣困擾的金華爸媽。
![]()
“孩子每天做作業到9點,多的時候10點,雙減不知道減了啥?”這番吐槽可謂精準戳中了家長們的痛處,評論區迅速成為大型“比慘”和“訴苦”現場。
![]()
01
深夜的咆哮,小區的“標配”
![]()
“初一,10點打底,11點是趨勢。”
“三年級昨天做到22點半,還沒有做完。”
這些來自金華家長的真實吐槽,勾勒出當下學生和家長共同面對的作業困境。一位家長的描述更是畫面感十足:“每天晚上21點以后在小區都能聽見,家長對孩子的嘶吼聲。”“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是很多家庭的真實寫照。
![]()
有家長反映,即便學校提供了托管服務,壓力依舊不減:“托管回家一大堆作業!嚴重缺少戶外鍛煉!小學生一大堆近視眼!”
![]()
02
批改作業,是誰的責任?
比起作業量,更讓家長們感到困惑和疲憊的是“家長批改作業”這一普遍現象。
![]()
一位家長憤慨道:“先不說作業量,讓家長批改作業就挺扯淡的,批改作業是了解孩子學習成效的主要途徑,這個環節都由家長代勞太不應該!”
![]()
![]()
更有家長遭遇尷尬:“作業還要家長改,不改還要班級群點名,那如果不懂英語的怎么改?”
有家長一針見血地總結:“哈哈,以前只折騰學生,現在是學生和家長一起折騰。”
03
“躺平”與“放手”
不過,在重壓之下,一些金華家長開始調整心態,選擇“躺平”或“放手”。
![]()
![]()
“可以躺平啊,我們基本躺平了。這么優秀也是別人的,現在不是以前,總有口飯吃的。”
“從沒輔導過一次,讀得進讀,讀不進拉倒,完全放羊狀態。”
![]()
當然,也有家長在焦慮中努力保持理性,試圖找到教育的平衡點。
![]()
更有家長提出教育的底線:“想解決這個問題,只要愿意接受一個平凡的自己就好了……作為家長,孩子唯一要抓的教育就是,別讓他成為一個壞人,努力做一個善良的好人。”
![]()
04
你們家的情況如何?
教育的本質是培養人,而非制造答題機器。在日益內卷的環境中,如何平衡學業壓力與親子關系,是每個家庭都需要面對的課題。或許,當我們放下焦慮,用更平和的心態看待孩子的成長,反而能收獲更多。
金華家長你們怎么看?
評論區交給大家:
你家神獸作業通常要寫到幾點?
老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
你站“應該”還是“不應該”?
你家是“全程緊盯型”
還是“自由生長型”?
一起來聊聊吧!
![]()
來源:浙中在線APP、浙中在線網友等綜合
封面由AI生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