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部分優秀教師一旦走上校長崗位,便迅速脫離了教學工作,完全轉變為純粹的管理者。校長職責固然繁重,需要統籌各方事務,但若以此為由完全脫離課堂,則其教育領導力的根基將不免動搖。我認為,不親自上課的校長,其教育管理實踐是不完整的。
校長的核心使命在于引領學校發展,而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皆是學生。一個不深入課堂的校長,如何能真實了解當下學生的思想動態、學習狀態與情感需求?
我在擔任基層鄉鎮小學校長的六年時間里,教兩個年級的語文課,同時兼任一個班的班主任。那段親自備課、上課、批改作業的經歷,奠定了我豐厚的教育管理基礎。只有當校長親身執教,走進課堂,才能敏銳捕捉到學生上課回答問題的積極性、感知孩子們近期的心理波動、判斷其言行是否需要引導。
再完善的制度,若不能獲得教師內心的認同,也難以有效執行。校長親自執教上課,便與普通教師擁有了共同的職業語境,能夠真切地體會到教師備課的辛勞、課堂的挑戰與育人的甘苦。當校長帶著自身的教學體驗去指導教師專業發展、制定教研計劃、組織評課議課時,其指導將更為精準,其決策將更加接地氣。這種基于共同體驗的情感聯結,遠比任何行政命令都更具凝聚力。同時,校長執教本身,就是最有力的表率。一位業務精湛、始終堅守課堂的校長,其敬業精神與專業追求,自然能贏得教師們發自內心的尊重與追隨,從而形成強大的向心力。
校長執教絕非加重負擔,而是提升教育領導力的關鍵路徑。它讓校長始終心系課堂、心系學生,始終能夠扎根于教育實踐的第一土壤,始終保持對教育的敏銳感知與深刻理解。這既是校長專業身份的回歸,也是實現優質學校管理的堅實基石。
(作者單位:河南省洛陽市宜陽縣教師發展中心)
《中國教育報》2025年11月07日 第05版
作者:裴偉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