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福州有位50歲的林女士,每天下午吃柚子的時候順便服用降壓藥,沒過幾天就出現頭暈癥狀,站也站不穩,送到醫院后醫生告訴她,是柚子導致她血壓降得太低,醫生說這不是藥物本身的問題,而是柚子在體內阻礙藥物代謝,讓藥效持續累積,相當于林女士每天無形中多服了好幾片降壓藥。
武漢有位章先生,56歲,為了減重每天堅持吃葡萄柚,一斤接一斤地吃,同時還在服用他汀類的降脂藥,結果出現肌肉疼痛、全身乏力、持續腹瀉的癥狀,檢查后被診斷為橫紋肌溶解,差點損害腎臟功能,章先生原本以為水果對身體有益,不清楚葡萄柚其實是“代謝殺手”,它會阻斷肝臟和腸道對藥物的正常分解過程。
![]()
說白了,柚子本身沒毒,是它里面含的“呋喃香豆素”會把人體分解藥物的酶給鎖住,這種酶叫做CYP3A4,負責代謝將近一半的口服藥物,一旦酶被鎖住,藥物就堆積在血液里,濃度可能翻好幾倍,雖然人沒有增加藥量,但身體實際等于吃了加倍的藥,而且這個作用不會馬上消失,可以持續一到三天,就算隔幾個小時再吃藥也照樣受影響。
![]()
很多人以為果汁、果醬或酸奶里加點柚子味沒關系,其實這些食物同樣有風險,西柚汁、果凍和氣泡水只要含有西柚成分都可能出問題,有人問沙田柚和文旦柚能不能吃,目前沒有研究證明它們安全,專家建議還是避開所有這類水果比較穩妥。
除了西柚,其他水果也可能帶來問題,蘋果汁和橙汁會影響一些抗過敏藥的吸收,導致藥效降低,這不是安全的選擇,反而可能造成麻煩,如果人們不吃藥,每天吃大約200克柚子一般沒事,但超過這個量,就可能干擾身體正常運作,所以別多吃。
吃藥的人需要仔細看說明書,看到“grapefruit”或“西柚”字樣,就說明要避免食用這種水果,如果分不清是不是西柚,最好當成西柚對待,寧可不吃,也可以考慮換藥,比如他汀類藥物中的普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受西柚影響較小,患者可以咨詢藥師能否更換藥物。
![]()
過去我也認為水果配藥沒關系,畢竟水果屬于天然食物,后來才明白有些天然成分比化學藥物作用更強,所謂健康食品不一定適合每個人,尤其在服藥期間需要先了解藥物作用原理,藥物按照人體代謝規律設計,額外加入干擾因素就會打亂原有機制。
我身邊就有老人因為吃柚子差點出事,還好發現得早,現在我每次買藥,第一件事就是看有沒有寫“避免西柚”,哪怕只是感冒藥,也得留個心眼,畢竟藥是治病的,不是用來和水果玩疊加效果的。
藥效被悄悄放大三倍,聽起來像科幻片的事,現實中卻有人因此住院,不是藥太厲害,而是吃藥的人吃法不對,柚子本身沒有問題,問題出在吃藥的人沒弄清楚柚子和藥之間的關系,吃藥的人真該把柚子看作一個隱藏的危險物,而不是普通水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