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你踩了嗎?
初為人師時,我信心滿滿、意氣風發。一想到即將見到那些可愛的“天使”,我就內心激動,睡眠不佳。尤其是得知自己要當班主任時,一股莫名的崇高感涌上心頭,覺得自己仿佛成為了能拯救四海八荒的“上神”,每個學生經我教導都能飛升為“上仙”。可現實卻給了我沉重一擊,美夢還沒醒,我就掉進了各種意想不到的“坑”里,摔得狼狽不堪,爬都爬不起來。身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還沒開始塑造人類的靈魂,就被虐得肝疼,差點當了教育的逃兵。
我在這些“坑”里騰挪、跳躍,修行34年,現在的確很少踩坑了。但我眼見身邊的小同事們,繼續在走我的老路,就忍不住想把這些“坑”分享出來,讓新手班主任們提前了解,避免踩坑。
第1個坑:忽視規則建立的黃金期(開學初)
開學初,班主任忙著熟悉學生、處理雜事,沒及時明確、具體地宣布班級規則,比如坐姿、舉手發言方式、作業提交要求、值日規范等細節。這導致班級從一開始就缺乏秩序,越來越松散,紀律變差,學生也更調皮。雖然吼叫、訓斥能暫時壓制學生,但問題很快又會復發,讓班主任十分無奈。
第2個坑:要求模糊,執行隨意
“桌子要整齊”“值日要認真”“作業要按時交”“衛生要搞徹底”,這些要求看似合理,但學生不清楚具體標準,班主任自己也沒有明確概念,執行起來全憑心情,時管時不管,學生做事也變得隨意。這樣一來,低效或無效的問題就越來越嚴重。
第3個坑:事必躬親,累死自己
有些班主任追求完美和效率,覺得學生做事不夠好、不夠快,或者怕麻煩,于是親自擦黑板、掃地、整理講臺、收發作業等。結果自己累得筋疲力盡,學生卻在一旁袖手旁觀。更糟糕的是,學生得不到鍛煉,缺乏班級主人翁意識,班級凝聚力也很差。若要組織大型活動,差不多就只剩班主任在跳“獨舞”了。
第4個坑:忽視班干部培養,只用不教
不少班主任積極選拔班干部,但選完后就不管了,指望他們天生會管理。結果班干部要么不敢管、不會管,要么濫用權力、方法粗暴,引起同學不滿,還會給班主任帶來更多問題。想批評班干部吧,又覺得他們辛苦,不忍心。最終,班主任只能獨自承受這些問題,心力交瘁。
第5個坑:只有批評,沒有建設
班主任發現問題(如地面臟、課堂紀律差)后,一味批評指責,卻不說明“應該怎么做”,也不提供改進方案和支持。學生聽多了批評,容易產生叛逆心理。膽大強勢的學生可能會當面頂撞,成為“反派”;膽小懦弱的學生雖嘴上不說,心里卻有怨言,成為“陰陽派”;還有些看似公正的“端水大師”,實則偏向同伴。這讓班主任有苦難言。
第6個坑:情緒化處理問題
班主任被學生激怒時,容易失去理智,當眾嚴厲斥責學生,說一些氣話,如“你沒救了”“叫家長來”等(我自己也說過更過分的話)。這樣雖發泄了情緒,卻沒解決問題,還給學生樹立了負面榜樣。情緒上頭時,還可能對學生行為做出非理性判斷,處理方式不專業,引發師生對抗,這個坑很容易讓自己深陷其中,爬不起來的話,就落得個“蠟炬成灰淚始干”的可憐境地。
第7個坑:給學生胡亂貼標簽
遇事不客觀陳述,也不愿進行理性分析,而是進行價值判斷,亂貼標簽,比如“你總是遲到”“你就是個慫包”,這類絕對化評價,會打擊學生信心,強化負面行為,引發對立情緒,惡化師生關系,影響后續工作開展。
第8個坑:忽視個體差異,一刀切
班主任用統一標準要求所有學生,對學習困難、行為有問題、心理敏感或家庭特殊的學生,缺乏理解和個別輔導策略,簡單歸結為“不努力”或“不聽話”。結果是這些學生越來越不配合,班主任急得吃飯不香,睡覺不穩,學生卻無動于衷。
第9個坑:只關注“問題學生”,忽視“中間層”
班主任花大量精力處理調皮學生的問題,卻忽視了占班級大多數、安靜不惹事的“中間層”學生,讓他們覺得自己被忽視,從而導致學習熱情減退,學業成績下降。這種倒掛的工作模式讓班主任疲憊不堪,卻收效甚微。
第10個坑:溝通不暢或過度溝通
溝通不暢指的是,班主任僅在學生出問題時聯系家長,日常卻缺乏積極互動,讓家長感受不到老師的關注。
過度溝通則是,班主任事無巨細都找家長,或者頻繁在群里@所有人,容易引起家長反感。
第11個坑:溝通時缺乏技巧,引發對立
向家長反映問題時,班主任語氣生硬、指責意味濃,比如“你家孩子今天又……”,或者只抱怨卻不提建設性意見,這會讓家長感到被攻擊、沒面子,容易引發防御心理和對立情緒。
第12個坑:輕易承諾或站隊
班主任若輕易答應家長的要求,如調座位、特殊照顧等,事后卻難以兌現,就會損害自身威信;或者在家長間的矛盾中輕易表態站隊。
第13個坑:忽視自我情緒管理與健康
由于工作壓力大,班主任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學生和班級上,卻忽視了自己的休息、生活和情緒調節,導致身心俱疲、職業倦怠,甚至將負面情緒帶入工作中。
第14個坑:單打獨斗,忽視科任老師力量
班主任若只關注自己的課程和班級管理,而不主動與科任老師交流班級情況和學生表現,就難以形成教育合力。等到科任老師反饋課堂紀律等問題時,往往問題已經很嚴重了。
第15個坑:閉門造車,不尋求幫助
遇到棘手問題,如學生嚴重違紀、家校沖突或學生心理問題時,班主任可能礙于面子,擔心被認為能力不足,選擇獨自解決。但這樣做可能導致處理不當或錯過最佳解決時機。
第16個坑:追求完美,不允許犯錯
有些班主任對自己要求過高,期望班級各方面都完美,學生個個都優秀。一旦出現小問題或學生犯錯,就容易焦慮、自我否定,覺得是自己的失職。
踩坑是班主任專業成長的必經階段,不必過于擔憂。如果能提前了解這些潛在問題,有意識地避免,成長之路會更順利。即便無法避開,了解問題的本質和特點,也能及時補救,降低成長風險,這也是一件幸事。
歡迎訂閱
《中國教師報》
方式一:郵局訂閱,郵發代號
1-192
方式二:掃描二維碼一鍵訂閱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不錯的話
歡迎【關注】&【星標】&【轉發】
來源 | 鐘杰班主任實踐智慧
編輯 | 皮皮兵不皮
(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