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監七年(508年),蕭繹降生在建康宮,梁武帝蕭衍的第七子,母為阮令嬴。
蕭繹自幼聰慧,五歲能誦《曲禮》,六歲能詩。
蕭繹與父蕭衍、兄蕭綱合稱“三蕭”,他們都是南朝文學的代表人物,推動宮體詩的發展。
蕭繹擅長肖像、風俗花鳥、佛畫等類繪畫。
都說龍生龍,文藝青年蕭衍的幾個兒子比如昭明太子蕭統、簡文皇帝蕭綱還有本文主角蕭繹都是文學愛好者,而且本身才華都不錯,基因和家庭傳承果然很重要!
![]()
天監十三年(公元514年),十八歲的蕭繹被封為湘東王,食邑二千戶。
普通七年(公元526年),蕭繹出鎮荊州,使持節、都督荊、湘、郢、益、寧、南梁六州諸軍事。
大同五年(公元539年),蕭繹犯了錯,就被召回都城,廬陵王蕭續接替他為荊州刺史。但是第二年,蕭繹就又被任命為江州刺史,都督江州諸軍事。期間,劉敬躬割據作亂,蕭繹派人很快就將劉敬躬生擒,并將他解送建康。
公元547年,蕭繹重新出鎮荊州,這次他都督荊雍湘司郢寧梁南北秦九州諸軍事。
太清二年(548年),侯景以"清君側"為名起兵反叛,建康城陷入重圍。梁武帝急召各地藩王勤王,手握重兵的蕭繹一邊動員各地藩王出兵,一邊派世子蕭方等率領步騎一萬人,還有派竟陵太守王僧辯率領水軍萬人,火速入援建康。
太清三年,太子舍人蕭歆至江陵宣讀梁武帝的密詔,授蕭繹為侍中、假黃鉞、都督中外諸軍事、司徒承制,其余職務如故。這不就意味著蕭衍是要讓蕭繹領頭,組織那些藩王救駕。
然而沒等到援救,梁武帝就餓死在臺城了。這個消息傳到蕭繹這里,蕭繹沒有第一時間組織攻打侯景,反而開始轉向內部權力斗爭,他先是發兵攻滅侄兒河東王蕭譽;隨后又派王僧辯突襲蕭綸,迫使蕭綸逃往北齊;又擊退岳陽王蕭詧的來犯,迫使蕭詧投靠西魏。清除障礙后,他才命王僧辯為大都督,率軍東下消滅了侯景。
![]()
太清六年(公元552年),蕭繹在江陵登基稱帝,改元承圣。由于蕭繹年幼患有眼疾,導致一只眼失明,所以他也成為中國歷史上罕見的獨獨眼天子。同一時期,侯景作為一個跛子,也稱帝了。最后侯景被蕭繹所滅,蕭繹被西魏所滅,都沒能笑到最后。
早在蕭繹即位之前,蕭衍第八子蕭紀已稱帝于益州,所以蕭繹就聯合西魏滅了蕭紀。蕭紀死后,蕭繹將他們父子開除宗籍,改姓饕餮氏,權力的斗爭真的很殘酷,親情在權力面前無比脆弱,看到這里不禁想到雍正改自己兄弟名字的情節,或許靈感就是來源于此。
眼見蕭繹就要重振南梁,然而外交上的傲慢徹底斷送了這個希望。由于之前蕭繹聯合西魏滅了蕭紀,但是西魏也趁機占據了巴蜀,蕭繹想要回這些土地。
于是乎,蕭繹給西魏權臣宇文泰寫信,要求西魏歸還先前侵占的巴蜀并按照舊圖重新劃定疆界,言辭極為傲慢。
看到這里,我一頭霧水,都說在戰場上得不到的,怎么可能在談判桌上得手,蕭繹這邊本來實力就不如西魏,更何況他的主要兵力在王僧辯手里,王僧辯此時在建康那里。就算是平等的對手,也不定要用這樣的態度,蕭繹哪來的勇氣對宇文泰這般無禮,簡直是找死宇文泰看完信,大為不滿,于是乎他也不慣著蕭繹。
宇文泰當即決定伐梁,他派于謹、楊忠率領五萬西魏大軍南下,直逼江陵,江陵很快被圍。蕭繹被圍后,他仍在龍光殿講讀《老子》,百官身穿戎服靜聽,心可真大。
![]()
不久后,西魏大軍發起總攻。江陵城頭的守軍早已軍心渙散,面對西魏騎兵的沖鋒一觸即潰。蕭繹在宮殿中聽到喊殺聲,才意識到大勢已去。他沒有選擇組織抵抗,而是來到東閣竹殿,看著滿架典籍,發出了絕望的嘆息。隨后,他將聚集數十年在城中的太王、渾天儀毀掉,同時下令舍人高善寶放火焚燒圖書14萬卷,自稱“文武之道,今夜盡矣!”蕭繹一下子成為“愛書”焚書的千古罪人!
隨后,蕭繹率太子等人開城投降。不久,政敵蕭詧以土袋悶死梁元帝,江陵“闔城老幼被虜入關”。
蕭繹死后,西魏立蕭詧為傀儡皇帝,建立西梁;而陳霸先則在江南擁立蕭方智,最終取而代之,建立陳朝。
參考文獻:《資治通鑒》、《梁書》
配圖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