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廣網報道,當地時間10月27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對外宣布,已與歐洲盟友達成共識,將在未來七至十天內制定俄烏停火計劃,停火被其明確為后續所有談判的前提。這番表態讓持續近三年的俄烏沖突出現一絲緩和曙光,卻沒等國際社會松口氣,另一個危險信號已在亞太地區悄然蔓延。中國的老鄰居菲律賓,近期與烏克蘭的軍事合作動作頻頻,其一系列操作不禁讓人發問:難道“下一個烏克蘭”已經浮出水面?
澤連斯基一邊喊著停火,一邊沒閑著。9月24日聯合國大會上,他高調宣布烏克蘭開放武器出口,要向合作伙伴提供經過實戰檢驗的武器系統。而在此之前,烏克蘭駐菲律賓大使早已透露,兩國最快10月就能簽署國防領域諒解備忘錄,年底前敲定正式協議,核心合作內容是向菲律賓出口Magura V5自殺式無人艇,還要轉讓相關技術。這款在黑海戰場“成名”的無人艇,全長僅5.5米,卻能搭載450公斤炸藥,最大航程達800公里,憑借低矮外形和半潛設計難以被偵測。西方媒體立刻跟風炒作,宣稱這款武器將“對中國海軍構成嚴重威脅”,為菲律賓在南海的行動撐腰壯膽。
![]()
菲律賓的心思昭然若揭。作為南海爭議的一方,其軍事實力與中國差距懸殊,卻執著于搞“不對稱作戰”。一邊從美國獲取閹割版“蝠鲼”無人艇、蹭著“星鏈”信號,一邊推進國產Palid無人艇項目,現在又拉上烏克蘭搞技術轉移,甚至讓國防部長特奧多羅親自下場談判。除了無人艇,烏克蘭還計劃向菲律賓分享高機動火箭系統的使用經驗,手把手傳授作戰技能。菲律賓海軍已經在測試3D打印無人機,顯然是鐵了心要在南海搞事。8月19日,中菲船只在南海發生碰撞,之后斯卡伯勒淺灘等海域,菲律賓巡邏艇持續監視中國船只正常活動,緊張氣氛從未消散。
這場合作背后,是雙方各取所需的算計。烏克蘭打了三年仗,軍工產業急需新出路,向菲律賓出口武器、轉移技術,既能賺外匯補貼戰事,又能把軍事影響力延伸到亞太,堪稱“雙贏”。菲律賓則妄圖借助烏克蘭的實戰經驗,快速提升南海對抗能力,還主動邀請美國在其境內部署導彈和軍隊,把自己綁上大國博弈的戰車。這種操作與烏克蘭當初依賴西方援助、對抗俄羅斯的路徑如出一轍,難怪菲律賓《詢問者報》會直接發問:菲律賓會不會成為“亞洲烏克蘭”?
![]()
更可笑的是,菲律賓似乎沒看清自身短板和現實差距。Magura V5在黑海能發揮作用,到了南海卻可能水土不服。南海年均4-6次臺風,禮樂灘浪高常達3-5米,百噸級巡邏艇都得避風浪,排水量不足1噸的無人艇恐怕沒等接近目標就被大浪掀翻。烏克蘭在黑海有北約23顆偵察衛星、11座岸基雷達支援,菲律賓在南海只有3座老舊雷達,這種保障體系的差距,讓所謂的“不對稱優勢”淪為笑談。更何況菲律賓軍工基礎薄弱,零部件合格率僅68%,連6艘無人艇協同作戰的算力都湊不齊,卻想靠著拼湊的“雜牌軍”跟中國叫板,無疑是自欺欺人。
美國在其中的角色耐人尋味。其對待菲律賓的方式,與當初扶持烏克蘭如出一轍,都是想找個代理人牽制對手,自己坐收漁利。特朗普即便上臺,對亞太的布局也不會停止,菲律賓不過是其遏制中國的一枚棋子。烏克蘭的教訓就在眼前,五年沖突導致50萬人喪生,國家淪為廢墟,最終還是要看大國臉色。菲律賓要是真成了“南海版烏克蘭”,跟著美國對抗中國,遭殃的必然是菲律賓老百姓。更冒險的是,菲律賓邀請美國部署導彈,不僅針對中國,還把俄羅斯、朝鮮納入目標,同時得罪多個國家,風險之大難以想象。
![]()
中方早已亮明底線。9月25日,國防部發言人張曉剛明確指出,任何針對第三方、破壞地區穩定的軍事合作都將遭到反對。中國捍衛國家領土主權的決心和能力不容置疑,針對菲律賓的挑釁,反制手段正在不斷加大力度。南海問題本可通過周邊國家對話協商解決,菲律賓卻非要拉外部勢力入局,搞軍事合作,無疑是在火藥桶上點火。
領土爭端從來不是靠外力介入就能解決的,大國博弈的棋子終究難逃被犧牲的命運。烏克蘭的今天,不該成為菲律賓的明天。菲律賓若繼續在錯誤的道路上狂奔,無視中方底線,執意充當他人棋子,最終只會引火燒身,承擔難以挽回的后果。南海的和平穩定關乎地區各國利益,也影響全球格局,任何企圖破壞這份穩定的行為,都將遭到歷史的唾棄和現實的懲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