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表示,他很樂意在亞洲之行期間與朝鮮領導人金正恩會面,并補充說他與金正恩的關系“非常好”。
特朗普在其第一任期內與金正恩的互動曾創造多項歷史突破,其中2019年6月在板門店非軍事區的會晤尤為引人注目——他跨越軍事分界線踏入朝鮮領土,成為首位踏足朝鮮的美國現任總統。
2018年至2019年,兩位領導人共舉行三次正式會面:2018年6月在新加坡舉行美朝在任領導人歷史上首次會晤,簽署聯合聲明就“建立新的朝美關系”和“半島無核化”達成共識,特朗普還承諾為朝鮮提供安全保障并暫停美韓軍演;2019年2月的越南河內會晤則因雙方在無核化與制裁解除的對價上存在分歧,提前結束且未簽署任何文件;而板門店的第三次會面雖短暫,卻實現了美朝韓三方領導人的首次接觸,雙方同意重啟工作對話。
這三次會面均圍繞無核化議題展開,美方期望以經濟和安全激勵換取朝鮮棄核,朝方則強調安全關切的優先性,最終因核心訴求未能對齊而未達成實質性協議。
特朗普周一在空軍一號上對記者表示,他愿意在本周晚些時候訪問韓國期間與金正恩會面。他此次亞洲之行的重要行程之一,是出席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韓國慶州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慶州作為此次會議的舉辦地,預計將迎來約2.4萬名各國政商人士,韓國希望借這一平臺推動外交與經濟合作,而APEC歷來也是多邊場合下開展雙邊外交的重要契機,韓國方面此前曾提議可借此機會為美朝會面搭建橋梁。
特朗普說:“如果他愿意見面,你知道,我會在韓國,所以我可以直接去那里。”他還補充說,他“與他關系很好”,“很高興見到他”。當被問及在無核化談判陷入僵局之際,華盛頓能為金正恩提供什么幫助時,特朗普提及制裁措施作為相關討論的切入點,僅表示“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相當大的開端”,但未提供更多細節,同時堅稱自己當前首要訴求是與朝鮮領導人實現會面。
這一回應延續了其此前外交中的模糊性特征,外界分析認為,這既可能是為談判預留空間,也反映出美方尚未形成明確的對價方案。
金正恩最近也通過公開表態釋放出愿意與特朗普會面的信號,并表示他對這位美國總統仍然“記憶猶新”。但他同時明確強調,華盛頓必須放棄要求朝鮮放棄核武器的“荒謬”要求。
朝鮮方面多次闡述其立場,認為擁核是應對外部安全威脅的必然選擇,實現半島無核化需以“完全消除外部實際核威脅”和“建立信任”為前提,而簽署朝鮮半島和平協定是關鍵一步。這一立場與美方長期堅持的“先棄核后補償”路徑形成根本分歧,也是此前談判停滯的核心原因。
自2019年特朗普與金正恩上次會晤以來,美朝關系持續處于緊張狀態,雙方在制裁與反制、軍事活動等領域的摩擦不斷。今年早些時候,Axios報道稱,特朗普團隊正在考慮對平壤采取新的戰略,其中包括恢復外交接觸。不過,這一進程并未順利推進,有消息顯示,特朗普團隊曾試圖通過書信與朝鮮建立聯系,但未獲回應。
近年來,俄羅斯與朝鮮關系顯著發展。兩國于2024年6月在平壤簽署《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條約》,其中包含共同防御條款。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該條約是提升兩國協作水平的突破性文件,不排除在此框架下發展軍事技術合作的可能,同時強調條約符合國際法,旨在維護東北亞地區穩定。這一關系進展也為當前半島局勢與美朝互動增添了新的外部背景因素。
從現實條件來看,美朝領導人能否在此次APEC期間實現會面仍存不確定性。外交會晤通常需要數周甚至數月的籌備,包括政策協調、細節敲定與后勤保障等,而距離會議召開僅剩兩周左右時間,時間窗口較為緊張。
更關鍵的是,雙方在核心議題上的信任赤字尚未填補,朝鮮對美方政策的連貫性存在疑慮,美方也未明確提出能回應朝方安全關切的新方案。
但無論會面能否即時實現,雙方近期的公開表態已為半島問題的外交互動釋放出階段性信號,后續能否從“愿意談”推進到“談得成”,仍需觀察雙方是否能拿出務實的誠意與方案。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