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圖上一個小點,卻活成了“王室奢華劇”
在非洲這片廣袤的土地上,有一個很容易被人忽略的小國——埃斯瓦蒂尼(原名斯威士蘭)。你要是不特意去找,它在地圖上甚至像是南非的一個“掉落物”。
面積不到1.7萬平方公里,人口勉強剛過120萬,別說在非洲,在中國都不夠一個中等城市的人口規模。但就是這么個地方,卻有著讓人一言難盡的“傳奇故事”。
![]()
這個國家在非洲的存在感很低,國際上也鮮有聲音,但它卻是全非洲唯一一個至今未與中國建交的國家。原因不復雜——它和臺灣當局保持著所謂“外交關系”。
說白了,就是在全球大勢所趨、一個中國原則日趨明確的今天,它依然選擇站在歷史的對立面。這在非洲53個國家都已和中國建立外交關系的背景下,顯得格外“另類”。
![]()
但更令人瞠目的是,埃斯瓦蒂尼長期處于一種“國家窮,國王富”的奇葩狀態。這個國家的國王——姆斯瓦蒂三世,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還在享受絕對君主制特權的國家元首之一。
他不是象征性的君主,而是擁有實打實的實權:法律、軍隊、財政、國土資源,全在他一人手中。你可以理解為國家就是他的“家產”,政府是他“家族企業”,人民則是“打工人”。
![]()
而這個“打工人國家”的現實是:全國超過60%的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人均壽命僅35歲,是全世界壽命最短的國家之一。艾滋病感染率全球第一,大約每三人中就有一人是HIV攜帶者。
![]()
但國王卻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他的個人資產估計超過20億美元,占國家GDP的一半以上——是的你沒看錯,一個人比整個國家還富。
姆斯瓦蒂三世的豪奢生活堪比中東土豪:13座豪華宮殿、兩架私人飛機、數百輛寶馬和勞斯萊斯,還有不同類型的王妃幾十位。他曾被福布斯評為“全球最富有的君主之一”,甚至超過了部分中東石油王室。
![]()
更夸張的是,他還每年帶王妃團出國“血拼”,奢侈品商場里刷卡如流水,仿佛在上演現實版的“王的后宮”。
而這些王妃是怎么來的?這就說到埃斯瓦蒂尼的另一個“傳統節目”——蘆葦節。本是一個慶祝少女成年的文化節日,如今卻成了國王的“選妃節”。每年8月底9月初,全國數以萬計的年輕女孩會聚集在王宮前,穿上傳統服飾(有時甚至相當暴露),為國王表演舞蹈,希望能被“翻牌子”。
![]()
國王喜歡哪個,就可以直接“帶走”,堪比古代帝王的選秀大會。很多家庭甚至鼓勵女兒參加,因為一旦被選中,家里能獲得豐厚的聘禮,比如十幾頭牛——在當地可是硬通貨。
問題是,這種“選妃制度”不僅是性別不平等的集中體現,更是對現代文明價值的一種挑戰。在全球倡導平等、尊重與法治的今天,一個國家的最高領導人卻仍沉迷于“封建帝王夢”,這未免顯得格格不入。
![]()
而諷刺的是,這一切并沒有給國家帶來實質性的進步。相反,埃斯瓦蒂尼的經濟結構極其單一,近80%人口從事農業,但農業產值卻不到10%。
而支撐國家經濟的礦產資源——鉆石、石棉、黃金等,幾乎都是國王的私人財產,普通百姓根本無從受益。工業雖然貢獻率超過三成,但發展極不均衡,缺乏配套基礎設施。更別提教育、醫療、交通等民生領域,幾乎停留在上世紀的水平。
![]()
從這個角度看,埃斯瓦蒂尼就像是一個國家殼子下的封建莊園,國王一家是地主,全民是佃農。選妃、炫富、揮霍、權力壟斷……這些元素拼湊出的,是一幅荒誕的現實畫卷。
王的游戲:選妃、炫富、拒建交
如果說第一部分讓人震驚的是“國王比國家還富”,那么接下來要說的就是他如何將整個國家玩成了“私人樂園”。姆斯瓦蒂三世不僅控制了國家政權、資源和財富,還將埃斯瓦蒂尼的外交政策也牢牢攥在手中。
![]()
作為非洲最后一個未與中國建交的國家,埃斯瓦蒂尼的“外交固執”其實并不難理解。和臺灣維持所謂“邦交”關系,不是出于什么意識形態共鳴,而是利益交換的結果。
臺灣方面每年給予埃斯瓦蒂尼財政援助、醫療支援乃至王宮翻新工程,幫助國王維持表面上的“現代國家形象”。但這種短視的“外交投機”,換來的并不是國家發展和民生改善。
![]()
相反,中國近年來在非洲的影響力日益擴大,基礎設施、教育、醫療、能源等多領域的合作成效顯著。那些與中國建交的非洲國家,很多都切實受益:鐵路、公路、醫院、學校如雨后春筍般出現。
與之相比,埃斯瓦蒂尼在“時代列車”之外,顯得尤為孤單和落后。
![]()
而這種落后不是偶然,而是制度性的。姆斯瓦蒂三世的治理方式根植于一種“王權至上”的文化慣性中。他的父親索布扎二世,就是世界上執政時間最長的君主之一——61年,活了83歲,留下了70多個妻子和幾百個兒女。姆斯瓦蒂正是他第67個兒子,說他“出生在后宮”毫不為過。
![]()
如今的姆斯瓦蒂三世,在某種程度上正復制著父親的“王權模板”:多妻、多子、多財產,國家資源歸王室所有,政策為王室服務。
比如王妃們穿戴的名牌、使用的奢侈品、出國的費用,統統來自國家財政。而王室成員基本都擔任政府要職,形成了一個“王室利益網絡”,普通百姓幾乎沒有發言權。
![]()
這種政治生態下,民主、法治、透明度都是奢望。2018年,埃斯瓦蒂尼爆發了一場全國性抗議,民眾要求改革,呼吁限制王權,結果是軍警鎮壓、媒體封鎖、異見人士失蹤。
從那以后,埃斯瓦蒂尼更加封閉,國際關注也逐漸冷卻,仿佛一個不愿醒來的“國王夢”。
![]()
但問題是,一個國家如果將發展的引擎寄托于“王的意志”,那它永遠無法進入現代社會。蘆葦節選妃再隆重,也無法掩蓋民眾吃不飽飯的現實;寶馬、勞斯萊斯再多,也無法解決全國醫療系統的崩塌;王妃再美,艾滋病感染率的“世界第一”終究是揮之不去的尷尬。
而國王的奢華生活在社交媒體時代也越來越透明,很多人開始質疑:我們貧窮,是因為我們懶,還是因為國王太富?這種質疑正在悄悄地改變一些人的態度。
![]()
雖然目前埃斯瓦蒂尼還沒有走到制度變革的臨界點,但民眾的不滿已在積聚,一旦爆發,可能是一場“權力的地震”。
一個國家的未來,能否由一個人決定?
埃斯瓦蒂尼的故事,是非洲現代化進程中的一個特例,也是一面鏡子。它反映出的是制度與發展之間的張力,是一個國家何去何從的根本問題。
![]()
你可以有傳統,但不能固守落后;你可以有文化,但不能將其變成統治工具;你可以富有,但不能讓百姓活在貧困線下還要仰望你的車隊和王妃。
在全球化時代,一個國家不能靠“王的面子”活著,而要靠制度的進步、民眾的福祉、國際的合作。當全非洲都在努力擁抱中國、對接“一帶一路”,埃斯瓦蒂尼卻還在守著一個“王權烏托邦”,只能說,它錯過的不只是發展機會,還有整整一個時代。
![]()
中國愿意與所有國家平等交往、合作共贏,但也不會強求誰順勢而為。埃斯瓦蒂尼想要從貧窮和短命中走出來,靠的絕不僅僅是一個富國王,而是一個愿意為人民服務的制度和政府。而這一點,正是它最缺的東西。
或許某一天,當蘆葦節再度舉行,國王不再選妃,而是宣布國家走向改革,那才是真正值得歡呼的“新節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