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馨月
日前,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診療指南(2025年版)》(以下簡稱“新版指南”)。
新版指南在2023年版的基礎上進行了全面修訂,旨在進一步提高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診療規范化水平。此前報道:
目前正值北方秋冬季肺炎支原體肺炎(MPP)高發期,河南感染形勢如何?家長該如何應對?針對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河南省疾控中心免疫規劃所醫師王笑陽、河南省中醫院急診科主治中醫師黃琳。
![]()
流行態勢
河南呈散發態勢,15歲以下兒童為重點
與人類有關的支原體主要有肺炎支原體、人型支原體、解脲支原體和生殖支原體等。肺炎支原體主要引起肺炎,即肺炎支原體肺炎(MPP),常累及肺泡和肺間質,也可以累及支氣管和細支氣管。
新版指南提出,MPP目前是我國5歲及以上兒童最主要的社區獲得性肺炎。以發熱、咳嗽為主要臨床表現,可伴有頭痛、流涕、咽痛、耳痛等。
![]()
發熱以中高熱為主,持續高熱者預示病情加重。咳嗽較為劇烈,可類似百日咳樣咳嗽,早期多為干咳。部分患兒有喘息表現。
王笑陽介紹,MPP感染全年均可發生,一般而言,我國北方地區秋冬季多見,南方地區夏秋季節高發。每3~7年出現一次地區周期性流行,流行時間可長達1年。
根據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哨點監測結果,河南今年肺炎支原體檢出水平較低,呈散發態勢,集中在15歲以下人群。
重癥預警
5~7天為黃金窗,緊盯八大體征
新版指南將重癥聯合治療的最佳窗口期從2023版的5~10天壓縮至發熱后5~7天。
日常生活中,家長如何通過患兒的癥狀,快速識別重癥傾向?
黃琳表示,從中醫辨證角度看,MPP從輕癥向重癥的轉變,本質是病邪由表入里、由氣分深入營血分,以及“毒”“熱”“瘀”“閉”相互膠結,耗傷人體正氣(尤其是氣陰)的過程。
以下是識別有重癥傾向患兒的中醫證候預警指標:
![]()
高熱持續超39.5℃、退燒藥無效,是毒熱熾盛的信號;
喘憋伴“三凹征”(鎖骨上窩、肋間隙、劍突下在吸氣時凹陷)、口唇發紺,提示肺氣閉郁,肺功能瀕臨失代償;喉中痰鳴,可能有窒息風險。
“更要警惕精神的變化,患兒在煩躁不安、譫妄(說胡話)之后,突然轉為精神萎靡、嗜睡、反應遲鈍。這是熱陷心包的典型表現,抽搐則是熱極動風。”黃琳強調,面色蒼白、四肢厥冷、大便干結等都是正氣不支的預警。
“通過密切觀察熱、咳、痰、喘、神、色、舌、脈這八大要素的動態變化,尤其是抓住‘舌紅絳’這一熱入營血的關鍵指征,以及‘喘憋’這一肺氣閉郁的嚴重信號,就能在5~7天的黃金窗口期內,快速識別出有重癥傾向的患兒,從而搶先一步阻斷病勢,這正是新版指南修訂時間窗背后深刻的中醫學智慧。”黃琳說道。
中醫施治
全流程方案落地,外治法成新選擇
值得關注的是,與2023年版相比,新版指南將中醫藥治療納入診療全流程,從輕癥到危重癥各階段均提供了明確的中醫辨證施治方案,包括輕癥、重癥或難治性、危重癥及恢復期,均給出了詳細的中醫病機解析、辨證分型、推薦方劑、中成藥及具體用法。
對于新版指南中推薦方劑的臨床應用,黃琳提到,調整藥量是根據年齡和體重決定的,基本原則是保護正氣,因人而異。“中醫藥治療方案為兒科臨床實踐提供了權威、規范的中醫診療路徑,有助于降低誤治風險,提升中醫療效的穩定性和可重復性。”
黃琳表示,新版指南的關注點不僅在于疾病的急性期,也涵蓋了恢復期的調理(如陰虛肺熱、肺脾氣虛)。
這指導醫生需要根據疾病的不同階段動態調整策略,為患兒提供從急性發病到后期康復的連續性中醫治療方案,特別是對于恢復期仍遺留久咳、多汗、食欲缺乏等癥狀的患兒,提供了明確的調治方向。
![]()
對于特色療法,黃琳介紹,新版指南推薦了多種中醫特色療法,如穴位貼敷、中藥足浴、拔罐、小兒推拿、耳穴療法等。
這些外治法痛苦小、依從性高,為兒童特別是服藥困難的患兒提供了更多選擇。它們既可單獨用于輕癥,也可與內服藥配合,起到協同增效、減輕內服藥副作用的效果。
針對MPP引起發熱這一主要癥狀,黃琳詳細解釋了多種中醫適宜技術的應用方案,如刺絡放血可取耳尖、肝陽點施術;拔罐療法選大椎、風門、肺俞穴行閃罐以瀉熱;還有中藥退熱藥浴熏洗、中藥退熱穴位貼敷外治,以及小兒推拿等特色療法。“輕癥患兒一周左右即可好轉,重癥患者配合中藥整體調理,約一個月也能逐步康復。”黃琳提到。
科學防護
無針對疫苗可用,三道防線是關鍵
“目前還沒有針對MPP的疫苗,科學防護是關鍵。”王笑陽提醒。那么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做好日常防護?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對避免感染很重要。”王笑陽指出,對于肺炎支原體的預防,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01
控制傳染源。
MPP傳染性較強,潛伏期較長(通常1~3周)。
傳染源通常為患者和病原攜帶者,因此當家人或周圍人感染肺炎支原體后,盡量減少兒童與其接觸。
![]()
應教導孩子遵守咳嗽禮儀,在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完全捂住口鼻,用過的紙巾立即扔進垃圾桶。
02
切斷傳播途徑。
MPP主要通過近距離的呼吸道飛沫傳播、接觸傳播,日常需做好室內通風,并采取有效個人防護措施,包括戴口罩、做好手衛生等。
03
保護易感人群。
兒童是MPP的易感人群,特別是學齡兒童在一起學習、玩耍、就餐,接觸頻繁。
家長應幫助孩子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如保持充足睡眠、均衡飲食和適度鍛煉,從而增強機體免疫力。
疾病高發季節,盡量少去人員密集的地方以及通風不良的公共場所,必要時戴好口罩。
此外,家長也要密切關注孩子的健康狀況。如果孩子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時,及時就醫并告知老師,避免帶病上學。
各位新老讀者:
因為微信公眾號文章推送規則的改變,導致很多粉絲無法第一時間接收到最新文章。為防丟失,建議您:
1.點開大河健康報(id:dhjkb999),點擊右上方“三個點”(???);2.點擊“設為星標”;
3.出現“黃色星標”后,以后文章都會第一時間發送到您的手機。
關注大河健康報,求醫問藥健康防治全知道。
動動小手,每個人做好自己的健康第一責任人。
溫馨提醒:如您有需要,可進群咨詢獲取醫藥健康知識、健康管理、尋醫問藥等健康服務,掃碼入群,獲取最新信息↓↓
值班丨王麗娜
統籌丨安 偉
編輯丨劉廣輝
版權聲明
本文原創 轉載請聯系授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