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上周末兩天的門診量,超過4000人次。”11月3日,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兒科醫院兒童傳統特色診療部副主任李付根告訴記者,自10月下旬起,該院兒科門診量明顯上升,其中發熱患兒顯著增多。
病原學篩查數據顯示,這些發熱患兒中,甲型流感占病因構成的40%以上。
這波甲流熱勢壯、起病急、易反復
李付根介紹,今年的甲流活動較往年同期相比略有提前,且具有“熱勢壯、起病急、易反復”的特點。
“很多孩子白天還好好的,晚上突然就高燒到39℃甚至更高。”他提到,與普通感冒相比,流感患兒使用退燒藥后,體溫下降往往較慢,且容易在幾小時后再次升高,呈現反復態勢。
部分患兒早期可能僅有高熱,其他呼吸道癥狀不明顯,但后期可能合并劇烈咳嗽,尤其對于有哮喘史的兒童風險更高。
從中醫角度觀察,流感患兒多表現為舌質紅、舌苔黃厚,常伴有消化道癥狀。李付根提醒家長,若孩子出現突發高燒、退燒效果不理想、精神狀態差等情況,應及時就醫。
“小兒百病積為先”:睡前揉肚子,少吃高熱量食物
小兒為何易感?
李付根指出,中醫認為,“小兒百病積為先”,許多孩子生病的內在根源在于“積食內熱”。
飲食方面,他提醒不要盲目“貼秋膘”。現代兒童營養已充足,過量攝入高蛋白、高熱量食物反而加重脾胃負擔。“孩子消化能力有限,過度進食相當于火上澆油,形成‘內熱’。”
李主任解釋,這種內熱需要散發,孩子會表現為睡覺蹬被子、喜歡光腳踩涼地,若仍無法有效散發,最終就會以發燒的形式表現出來。
飲食盡量清淡,晚餐也要適量,他推薦家長每晚睡前給孩子順時針揉腹,有消食導滯的功效。
此外,兒童基礎代謝率高,穿衣不必太厚,以后背溫熱、不出汗為佳。過度保暖反而導致出汗,更易受外邪侵襲。
“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將孩子的身體狀態調整至最佳,即使感染病毒,癥狀也相對較輕,恢復更快。
流感防護三要素:口罩、洗手、勤通風
流感高發季如何防護?
“流感病毒通過飛沫傳播,”李付根強調,除了接種疫苗,公眾場合應盡量佩戴口罩。
手衛生同樣關鍵,尤其是餐前和外出回家后要立即洗手,避免病從口入。
家庭防護方面,要勤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減少病菌在室內積聚。
李主任最后提醒家長,面對秋冬季傳染病高發期,無需過度恐慌。了解疾病特點,掌握科學喂養和防護方法,就能幫助孩子平穩健康地度過這個冬天。
大河報·豫視頻記者 任倩倩
![]()
(來源:?大河報·豫視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