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融創中國控股有限公司發布公告,宣布其境外債務重組方案獲得債權人高票通過。
在這次債權人會議中,合計共有1492名持有總額約84.3億美元債權人投票,其中1469名債權人持有約79.6億美元的計劃債權人投票贊成重組計劃,贊成票人數占比達98.5%,對應債務金額支持率94.5%。
![]()
這個表決結果遠高于75%金額表決通過門檻,完全滿足法院批準的核心要求。同時,香港高等法院將于11月5日舉行聆訊,對重組方案作出最終裁決。
這意味著,融創境外債重組方案距離徹底完成,僅有一步之遙。
一、融創境外債重組方案解讀
公告顯示,融創此次境外債重組方案的最大亮點在于“全額債權轉股權”模式。這一方案,覆蓋了公開市場債券、私募貸款等不同類型,可以全面化解上市公司發行或擔保的境外債務。
具體來看,融創將向債權人分派兩種新強制可轉換債券(MCB):
一類將獲分配轉股價6.80港元/股的新MCB,可在重組生效日起轉股;
另一類將獲分配轉股價3.85港元/股的新MCB,可在重組后18-30個月內轉股,該類總量不超過債權總額的25%。
![]()
同時,應部分債權人建議,債務重組方案推出了“股權結構穩定計劃”。該計劃對主要股東(即孫宏斌)提供部分附帶條件的受限股票,主要股東在6年內僅獲得該等受限股票的投票權等極其受限的權利,除非滿足特定限制條件,不能處置、抵押、轉讓受限股票。
通過該計劃,主要股東股權比例維持在一定水平,避免過分稀釋,賦予長期責任。
二、融創化債有哪些成效?
今年1月,融創中國發布公告稱,融創中國房地產十筆債券的重組方案已全部經相關債券持有人會議審議通過,這也意味著,融創中國總規模154億元的境內債重組整體宣告成功,削減超過50%的境內公司債務,留債部分最長展期達9.5年,使得融創中國在5年內不再有兌付壓力。
本次境外債務重組成功后,加上境內債的重組成功,融創中國整體償債壓力將下降近700億元,每年利息支出可節約數十億元。
![]()
筆者認為,融創中國重組方案的高票通過具有標志性意義,不但幫助融創渡過了最困難的時間,也為其他出險房企債務重組提供了可借鑒的樣本。
對于上市房企來說,“債轉股”已成為債務重組的主流模式。碧桂園、龍光集團、旭輝控股、遠洋集團、中國奧園及花樣年控股等企業的重組方案均包含類似安排。
三、融創的未來會怎樣?
對于融創來說,境外債重組如能順利完成,公司將獲得寶貴的喘息空間,實屬不易。
2025年6月30日,融創中國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孫宏斌親臨在香港舉行的股東周年大會現場,這被市場視為融創中國轉好的積極信號。在股東周年大會現場,有投資者問最困難的時候是否已經過去,孫宏斌回答是“肯定的”。
![]()
但是,對所有出險房企來說,化債成功只是一方面,在地產行業不景氣的大環境下,如何穩定公司經營,提高銷售收入,為“債轉股”的債權人創造價值,將是下一步不得不面臨的問題!
融創中國中報顯示,2025年1-6月,融創中國累計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約199.88億元,而營運支出仍高達220.72億元,毛利率為-20.84億元,稅后凈利高達-128.09億元。
而且,融創中國今年的主要營收來源于于一線城市,僅上海壹號院今年累計總銷售金額就超220億元,成為公司重要的現金流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