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領域,公開課一直是檢驗教學成果、促進教師交流與提升的重要方式。然而,在某所學校里,一場圍繞公開課的風波卻悄然掀起。
![]()
起初,50歲教師群體的反對聲漸漸平息下去。原本,他們那此起彼伏的反對聲浪在校園里回蕩了好一陣子。但就在大家以為這件事會就此塵埃落定的時候,40歲教師群體又如同起義軍一般揭竿而起了。
學校規定,在一個學期內,每位教師都必須講一節公開課,并且同教研組的教師要參與聽課、評課以及最后的總結環節。這一規定的初衷是好的,旨在讓教師們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教學質量。通過公開課,年輕教師可以學習到老教師豐富的教學經驗,老教師也能接觸到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而且,評課和總結環節能夠讓教師們對自己的教學過程進行反思,發現問題并及時改進。
![]()
不過,這一規定剛出臺的時候,首先站出來提出異議的是50歲的老師。他們有著自己的苦衷,其中一位有著30多年教齡的老教師無奈地說:“我們這幫人年近退休,普通話不標準,滿嘴鄉音,一開口就怕鬧笑話。而且滿臉皺紋,牙齒也脫落了不少,形象欠佳,實在不想登臺獻丑了!”他們覺得自己多年來一直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對于現在流行的多媒體教學、互動式教學等新形式不太熟悉,擔心在公開課上表現不佳。另外,他們在身體上也不如年輕教師,長時間的備課和準備公開課會讓他們感到力不從心。
面對老教師們的抗爭,校領導也陷入了深思。他們明白老教師們為學校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不能忽視他們的訴求。經過一番權衡和商議,校領導做出決定:50歲教師可以不參與“講授公開課的活動”。這一決定讓50歲的老師們松了一口氣,他們對校領導的理解表示感激。
![]()
然而,這一決定卻如同在平靜的湖面投下了一顆石子,激起了層層漣漪。40歲以上的教師們看到50歲教師獲得了這樣的“特權”,也組織起來了。他們認為自己雖然比50歲的老師年輕一些,但也面臨著諸多壓力。比如,他們中的很多人上有老下有小,家庭負擔較重,備課的時間相對較少。而且,他們在教學理念的更新上也存在一定的困難,擔心在公開課上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于是,他們向校領導提出要享受50歲教師的“同等的權力”。
校領導這下犯難了。要知道,學校里還有30歲以上的教師,他們也有自己的難處。30歲的教師正處于事業的上升期,雖然精力充沛,但教學經驗相對不足,也會對公開課感到緊張和擔憂。如果答應了40歲教師的要求,那么30歲的教師會不會也提出同樣的訴求呢?這樣一來,公開課制度豈不是形同虛設了?
![]()
這不禁讓人感到納悶,教師這個職業,平日里整天面對學生,滔滔不絕地講課,為什么會如此害怕講公開課呢?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公開課不同于日常教學,它具有展示性和評價性。教師們會擔心自己在公開課上的表現會影響到自己的聲譽和職業發展。此外,公開課的準備工作往往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這對于工作繁忙的教師來說是一個不小的負擔。而且,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和教學方法的日益多樣化,教師們需要不斷學習和適應新的要求,這也增加了他們對公開課的恐懼心理。
![]()
這場圍繞公開課的風波,反映出了學校在制度制定和執行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教師的實際情況,同時也提醒教師們要以積極的心態面對挑戰,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