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新聞網11月5日訊在已經發布結果的四川省2025年基礎教育階段課堂教學展評活動中,四川省教育科學研究院附屬實驗中學(簡稱“省教科院附中”)教師已經奪得4個一等獎——除了在初中段教學展評中已經奪得英語、物理、信息科技教育三項的一等獎外,還在義務教育段的《家庭·社會·法治》課堂教學展評中摘取了初中組一等獎。
![]()
省課堂教學展評一等獎有多“硬核”?
四川省基礎教育階段課堂教學展評活動每年舉行一次,但同一學科每兩年才會輪到一次。
按照規則,參加最后省級總決賽的選手共有24人——除成都市可推薦2人參賽外,其余市、州都僅可推薦一名優秀教師參賽(活動承辦市、州可增加1個名額)。
即使成都教師,也必須在市級賽課中獲得前兩名才有機會參加全省總決賽。以英語學科為例,即使層層突圍走進了全省總決賽的賽場,最后獲得一等獎的機會也只有三分之一,畢竟,24人中只有8人才會奪得一等獎——他們代表著全省初中英語教師當年賽課的“八強”!據了解,有學科的一等獎獲得者還不到8人。
![]()
不過,由于姓了“省教科院”,擔負著“建設省級教學改革示范校和教師培訓基地”的使命,今年初中學校參與的項目包括英語、物理、信息科技、藝術(音樂、美術、舞蹈、戲劇)四個學科。省教科院附中選派優秀教師參與了初中段英語、物理、信息科技三個學科的總決賽,且全部獲得一等獎。
![]()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省教科院附中還選派了優秀教師吳秀卿參加了義務教育段《家庭·社會·法治》的教學展評。吳秀卿也不負眾望地奪得了初中組的一等獎(義務教育段《家庭·社會·法治》教學展評分成了小學、初中兩個組別)。
![]()
黎珍(左6)在頒獎典禮上
現場展評 黎珍勇奪一等獎第一名
10月20—21日,2025年四川省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展評活動在綿陽外國語學校舉行。
![]()
黎珍:中學高級教師、碩士研究生學歷、省教科院附中英語教研組組長(年級備課組長)
黎珍中學高級教師、省教科院附中英語教研組組長(年級備課組長)黎珍穩穩地站在了講臺上。畢竟,她此前也參加過多次類似的活動,還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成都市2018年初中英語“課外閱讀.課內規范”現場展評一等獎、成都市2018年初中英語“課外閱讀.課內規范”說課大賽一等獎、四川省2023年中小學名著閱讀優質課展評一等獎……
按照規則,黎珍只有25分鐘的時間了解綿陽的學生,但她很快就掌握了教學的節奏。
這一次,她主講2024年才新啟用的新編教材——七年級英語上冊第三單元的《MY SCHOOL》。黎珍并沒有將全部精力放在教材內容的本身,而是充分利用教材的拓展閱讀單元內容,以孟加拉國“船上學校”情景為紐帶,通過運用思維可視化工具,幫助孩子們梳理兩個語篇的事實性信息,發現語篇之間的內在關聯。在主題意義探討上,黎老師始終以What is a good school? 為主題引領,步步引導孩子們去探索好學校的內涵和品質,讓孩子們深刻認識到學校或有形態大小之別,但皆為學生學習成長的歡樂天地。
![]()
最終,黎珍憑借扎實的教學功底與創新教學設計,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斬獲了決賽一等獎。
黎珍介紹,省教科院附中英語組依托“學業質量標準教學操作性轉化項目班”,聚焦“基于教材單元主題的課外拓展閱讀”典型課例深耕探索,推動了教學理念與課堂模式持續突破。教學展示后,有專家評價她“教學支架非常清晰,充分展現了‘學為中心’的精髓。”活動主辦方也認為,黎珍的這堂課,巧妙整合多媒體教學資源,通過情境創設、任務驅動等多元化教學策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培育推廣典型教學經驗提供了生動范例。
將實驗搬進教室 李佳璐斬獲一等獎
2025年四川初中物理教學展評活動分成了網絡評審與現場決賽兩個階段。
![]()
李佳璐:中學一級教師,碩士研究生學歷,省教科院附中初三物理教師、班主任、初三備課組長
省教科院附中物理教師李佳璐在甘孜州瀘定中學舉行的現場決賽中,與最終參加總決賽的10名選手一較高低。她執教的是《跨學科實踐:半導體與光伏發電》。
![]()
李佳璐已有10年教齡,曾參與國家智慧教育平臺資源建設,多次獲得省級、市級、區級賽課一等獎。她還積極投身教育改革,注重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探索實踐新教學方法,引入科技手段,開展物理實驗、課題研究,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創造力。
![]()
在現場展示環節,李佳璐非常重視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談起,不僅詳細講解了半導體的相關知識,解析了光伏發電的原理與應用,還加入了中國芯片的發展歷程介紹,讓學生們不僅學到了知識本身,還深刻理解了跨學科融合的重要性。
讓人感到意外的是,在如此重要的比賽現場,面對不熟悉的學生,李佳璐還是大膽地設計了實驗環節,將預先準備好的實驗項目模塊帶進教室,讓學生們通過實驗來感受了了解半導體的神奇功效,體驗光伏發電的奇妙場景。
![]()
最終,李佳璐脫穎而出如愿奪得總決賽一等獎。
李佳璐的學生不僅學業成績優異,還積極參與科技創新和實踐活動并多次獲獎。在李佳璐的學生和家長們的眼中,她不僅關注學生學業成績,更注重培養思維和實踐能力,讓學生在探究物理世界中成長進步。
李佳璐謙虛地表示,這次獲獎并不僅僅是個人能力的體現,更是省教科院附中物理團隊在“素養導向、綜合育人、學習為本、成長可見”的理念指引下,聚焦科學思維進階和跨學科實踐活動設計與實施兩大教學關鍵問題的初步探索的呈現,也是學校積極推進“學為中心”的課堂變革的實踐成果。
高宇生動實踐“綠色教育”理念 斬獲一等獎
![]()
高宇:省教科院附中教務中心副主任、數智與科創辦負責人,四川省青少年科技應用促進會理事成員、機器人教育委員會專家顧問。曾多次獲得四川省青少年文化藝術展演科創項目優秀指導教師等榮譽稱號,曾帶隊參加VEX IQ美國世錦賽獲得金獎
省教科院附中教師高宇在2025年四川初中信息科技教育優質課展評活動中,憑借《守護“微生態”——虛擬設計構建》一課,也獲得了一等獎,幫助省教科院附中實現了今年參加四川初中課堂教學展評活動一等獎“全壘打”。
高宇的獲獎課程,以省教科院附中“科創季-微生態景觀生態失衡”項目為真實出發點,巧妙將“綠色教育”理念與信息科技知識深度融合:課堂上,學生化身“生態守護者”,從發現現實生態問題出發,逐步探索數字技術解決方案,在虛擬設計構建的過程中,不僅掌握了信息科技的實操技能,更深刻理解了技術背后的生態意義與社會責任。評委們認為,這堂課打破了“信息科技只重代碼”的刻板認知,真正實現了“用技術守護生命”的育人價值,完美契合《中國智慧教育白皮書》中“以技術創新驅動教育變革”的核心要求。
![]()
據介紹,省教科院附中一直高度重視信息科技學科建設,通過搭建教研平臺、投入優質資源、鼓勵創新實踐,為教師專業成長提供肥沃土壤;教研組濃厚的學術氛圍、集體研磨的智慧碰撞,為優質課的誕生奠定堅實基礎;高宇及其團隊更是以對教學理想的執著,歷經無數個日夜的打磨與優化,最終將精彩課堂呈現在全省舞臺。
![]()
作為四川省教育科學研究院附屬實驗中學的信息科技教師,高宇老師始終踐行“樂思、樂學、樂創新”的教育格言。此次獲獎并非偶然——他不僅是教務中心副主任、數智與科創辦負責人,還擔任四川省青少年科技應用促進會理事、機器人教育委員會專家顧問,曾多次獲評省、市、區科技創新教育優秀指導教師,帶領學生斬獲VEX IQ美國世錦賽金獎、四川省青少年文化藝術展演科創一等獎等多項榮譽,用實際行動詮釋著“以科技賦能學生成長”的教育使命。
省教科院附中表示,該校未來將繼續秉持“讓每個生命綠色生長”的辦學理念,深化信息科技課程教學改革,鼓勵更多教師探索“科技+生態”“科技+生活”的融合教學模式,為培養適應未來社會的創新型人才持續發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