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4日上午10點30分,香港中環長江集團中心大堂上演了一場令人瞠目結舌的鬧劇。
一名49歲的陳姓內地男子,提著提前買好的三罐紅色油漆,走到接待處直接要求會見李嘉誠。
在保安依照規定拒絕其無理要求后,男子突然擰開油漆罐,朝著電梯大堂猛潑。
紅色油漆瞬間濺滿地面、電梯門和玻璃飾面,引得現場白領紛紛躲避。
更令人憤慨的是,當57歲的羅姓保安上前阻止時,竟遭該男子毆打致頸部紅腫,最終需送醫治療。
他潑漆的電梯大堂根本不通往長江集團公司的樓層,也就是說,即便沒人攔他,他也見不到李嘉誠。
據知情人士透露,這已是陳某第三次到長江中心滋擾,此前兩次均被勸離,但此次行為明顯升級,且帶有預謀性,他于11月3日持雙程證抵港,次日專門購買油漆后直奔目標。
事件以陳某被警方以刑事毀壞和普通襲擊罪逮捕告終。
但現場監控記錄下的4分49秒視頻,已通過網絡傳遍全網。
一個偏執者、三罐紅漆、一名無辜受傷的保安,以及一地雞毛的豪門大廈。
![]()
“為什么他不敢去恒大門口潑漆?”
事件曝光后,這條評論成為高贊熱議的焦點。
網友一針見血地指出:有些人專挑文明講理的地方撒野,卻對真正硬茬沉默。
對比此前恒大球迷的爭議事件,有網友翻出舊賬。
當年亞冠賽中,恒大球迷因橫幅爭議被亞足聯調查,甚至面臨空場處罰風險,但從未有人敢去恒大俱樂部潑漆鬧事。
這種“軟怕硬的邏輯,在此次事件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長江集團作為知名企業,安保雖嚴密但遵循法律程序,而某些內地企業可能采取“非正規手段”應對糾紛,鬧事者心知肚明,在香港犯事最多進警局,在個別地方可能“被失蹤”。
這種事情我們經常看到。
羅永浩就因為吐槽了幾句西被輿論發酵之后給羅永浩嚇得跑到了日本,后來還感慨。
問了一些人確定沒有事情之后才敢回來從這件事情,大家也能了解到一些現象和細節。
更犀利的評論直指精致利己主義。
“在法治社會撒潑,因為知道法律會給你底線;在潛規則橫行的地帶裝乖,因為怕真被打斷腿。”
這種看菜下飯的鬧事策略,而是精通計算風險與收益的表演型人格。
還有網友調侃:“要是他敢在恒大門口潑漆,估計油漆罐還沒開封,就被請去喝茶了,哪像在香港,還能等到警察依法抓人?”
![]()
為何類似事件總在香港、澳門等法治地區上演?
答案藏在維權成本的算計中。
一方面,這些地方司法透明、媒體監督強,鬧事者容易獲得曝光;另一方面,企業投鼠忌器,往往選擇息事寧人。
這種大鬧大解決、小鬧小解決的思維,已成部分人的投機密碼。
但對比真正需要勇氣的維權場景,這種選擇性鬧事顯得尤為諷刺。
例如農民工討薪時,敢在包工頭辦公室潑漆嗎?
購房者被爛尾樓坑害,敢去開發商總部砸門嗎?
多數人不敢。
而陳某們之所以敢對李嘉誠撒野,無非是吃定了香港法治不會對他動私刑,甚至還能借媒體炒作成悲情英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