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五點,62歲的王大叔又一次被嗓子里的“異物感”驚醒,看似平常的清晨,卻讓他如同坐在針氈。起初,他以為只是簡單的“上火”,忍著嗓音沙啞、干咳,甚至嗓子疼了十幾天。
妻子勸他去醫院,他總覺得沒必要:“老毛病,扛扛就過去了。”可當連續幾周后,咳嗽反而加重,嗓子始終像卡著東西,一種莫名的不安涌上心頭——這真只是“普通咽炎”嗎?
![]()
很多像王大叔一樣的中老年人對早期的“小問題”往往不以為然,卻沒意識到,這些喉嚨上的異常感受,極有可能是肺癌發出的第一個求救信號!
據《中國國家癌癥中心年報2022》顯示,肺癌依然是我國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之一。
更令人心痛的是,早期信號常被誤認為普通感冒或咽炎而被耽誤,不少患者等到確診時,疾病已悄然進入晚期。
那么,肺癌“最早的聲響”究竟隱藏在哪些平常瑣碎的喉嚨癥狀里?如果你或身邊的人也曾忽略這些異常,本文你一定要看到最后。
喉嚨上的“小警告”,為何是肺癌拉響的第一道警鐘?
肺癌早期表現常常隱蔽而不典型,多以持續性干咳、聲音嘶啞、喉嚨異物感等癥狀率先出現。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會指出,大約45%早期肺癌患者曾有“慢性咽炎”樣的不適,但往往被誤診、忽視。
為何肺癌信號會出現在喉嚨?
肺部和喉嚨密不可分,呼吸系統的“總開關”就在咽喉。肺部出現病變后,氣道受阻,腫瘤可能壓迫或直接刺激支配聲帶的神經,導致聲音嘶啞。
部分腫瘤分泌物或炎癥反應,還會造成長期干咳、喉嚨卡異物感。醫學數據顯示,聲音變化、嗓音嘶啞是食管、肺部惡性腫瘤的早期高危信號,約有27%的肺癌患者以“喉嚨癥狀”首發。
![]()
有的患者(如王大叔)遇到持續兩周以上的嗓音異常或咳嗽,且無感冒、咽炎病史,卻下意識買點含片、喉寶敷衍了事,“拖”成了最危險的隱患。
喉嚨出現的哪些異常信號,尤其值得高度警惕?持續性聲音嘶啞:不是偶爾說多了啞,而是持續兩周或更久未見明顯好轉。咽部異物感:總覺喉嚨有東西卡著,清嗓、喝水無緩解。
頑固性干咳:沒有流感、感冒,卻持續性干咳,甚至夜間加重。喉嚨痛且反復:不是簡單的“上火”,而是咽喉痛時好時壞,反復難愈。伴隨咳血或帶血絲痰:雖不多見,但若有出現,需立刻就醫。
![]()
最新研究指出,如果上述癥狀持續超過兩周未改善,或伴隨消瘦、胸悶,應懷疑肺部疾病包括肺癌。早診優勢巨大:肺癌早期5年生存率約為56%,而晚期不到10%。
肺癌早期,身體還會有哪些“悄悄發生”的變化?
除了喉嚨的信號,肺癌會在身體其它環節悄然留下痕跡。呼吸困難或氣促:走幾步就氣喘吁吁,上樓梯時胸悶明顯。胸痛:腫瘤長大后影響胸膜或神經,疼痛可放射到背部和肩部。
體重明顯下降、容易疲倦:在無減肥干預下,短期內大幅消瘦,整日乏力無精打采。反復肺部感染:如肺炎、支氣管炎總是反復,且恢復慢。
![]()
需強調,這些癥狀若與喉嚨問題同時出現,需警覺可能為肺癌的綜合信號。但也不能“一癥斷癌”,僅憑癥狀不能直接診斷,詳細檢查不可忽略。
肺癌的“幕后黑手”,我們能否主動規避?
吸煙: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報告指出,80%以上的肺癌病例與長期吸煙密切相關,吸煙者肺癌風險是非吸煙者的13倍。香煙中的上百種致癌物經年累月損害氣道黏膜,是癌變的最大“幫兇”。
二手煙與“被動吸煙”風險同樣巨大,家庭成員吸煙、公共場合暴露,也會顯著提升肺癌發病率。
![]()
職業因素:長期接觸有害化學物質(如石棉、鈹、染料、油漆)和空氣污染,也被證實明顯增加肺癌風險。
廚房油煙暴露;也是中老年婦女肺癌高發的重要推手。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數據顯示,長期高濃度油煙環境,女性肺癌發生風險提升48%。
遺傳與慢性病史:如有明顯家族史、自身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結核等,需警覺自身風險。
科學預防與及時就醫,才是遠離肺癌的最佳策略
堅決戒煙,遠離煙草。如果有吸煙史,盡早下定決心說“不”。避免二手煙環境,家人朋友共同努力建立無煙家庭。廚房使用抽油煙機并及時維護,減少油煙暴露。做好霧霾天防護,外出佩戴口罩,重污染天氣避免劇烈戶外活動。
![]()
關注家族病史,有肺癌或慢阻肺史人群。建議每年一次低劑量螺旋CT體檢,這是目前早期發現肺癌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一旦出現前述喉嚨或呼吸系統異常癥狀,超過兩周不緩解,務必及時就醫排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