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點,林叔像往常一樣輕輕推開廚房門,燒起了一壺熱水。他的嗓子素來“嬌氣”,春秋季一變天就開始發癢、刺痛,時不時還來點小沙啞——工作時講兩句話都發苦。正為此犯愁時,鄰居王阿姨提了個建議:“林叔啊,你試試早晚用鹽水漱口,別小看這法子,可能記著你的咽喉健康。”
林叔半信半疑地做了一個月,最近他驚奇地發現,原本那個風吹草動就“不高興”的嗓子,竟然安靜了許多。
![]()
那么鹽水漱口,真的有那么神奇嗎?醫生和權威研究怎么說?堅持下去會給咽喉帶來哪些可見的健康變化?很多人只知道“鹽有殺菌作用”,但具體會不會過度刺激?適合哪些人?
鹽水漱口:日常習慣,暗藏科學玄機
“鹽水漱口并非新潮養生,實際上它背后有充足的科學依據。”北京協和醫院耳鼻喉專家指出,食鹽稀釋成0.9%濃度的生理鹽水,與人體體液滲透壓相近,既能殺菌消炎,也不會損傷口腔和咽黏膜。
一項《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的隨機對照研究(樣本量:412人)顯示,連續兩周使用溫鹽水漱口,受試者咽喉炎癥狀發生率下降了18.9%,不適明顯緩解。
權威指南也推薦:經常在感冒高發、空氣污染或過敏季節、聲帶工作者等人群中,采用鹽水漱口,可輔助保護咽喉健康。
![]()
原理上,適當濃度的鹽水具有高滲作用,能帶走細菌、病毒,抑制病原的生長繁殖,還能降低咽部黏膜充血腫脹。但切忌過濃!過濃的鹽水(大于2%)易損傷黏膜屏障,反而誘發干燥、灼痛或更易感染。因此,適當科學地用鹽水漱口才有益健康。
咽喉的5大積極變化,真的在發生
“很多中老年患者堅持使用鹽水漱口,咽喉狀態真有讓人驚喜的變化。”醫生統計發現,堅持每日早晚漱口,2-4周內,絕大多數咽部不適者都能收獲如下5項積極轉變:
第一,咽干、異物感顯著減輕
據顯示,64.7%的咽炎患者在堅持14天后,咽干和異物感大幅緩解,日常張嘴說話、吞咽都更順暢。鹽水帶走了積聚的分泌物和部分過敏源,保護粘膜濕潤。
![]()
第二,黏膜充血腫脹明顯消退
臨床口腔內鏡下可見,咽后壁腫脹的面積縮小約1/3,喉嚨紅、腫的情況好轉,發作頻率減少。“以前一遇辣、熱空氣就疼,現在偶爾才有一點不適。”有林叔類似經歷的人不少。
第三,細菌和病毒負荷有效降低
亞太耳鼻喉協會的監測結果表明,規律鹽水漱口者,咽拭子中致病菌檢出率比對照組低29%。這點尤其在冬春流感季和人員密集環境下意義重大——你忽視的這一步,實際上是在為自己構筑第一道健康屏障。
第四,慢性咽炎反復發作風險下降
鹽水幫助清除炎癥因子、抑制二次感染,在慢性咽炎人群的半年隨訪中,年均復發次數下降近40%。醫生普遍表示,這對“動不動就咽喉不舒服”的人來說,是切實的福音。
![]()
第五,口腔異味(口臭)狀況極大改善
口腔衛生、咽部微環境同步變干凈,難聞的口氣也明顯淡化。有人反饋,用鹽水漱口后早晨口苦、口臭減輕,日常交流自信心增強許多。
怎樣科學用鹽水漱口,才能發揮最佳效果?
醫生提醒:容易被忽視的不是“漱”,而是“怎么漱”,不科學反而適得其反。建議方法:使用0.9%的溫鹽水(約一小茶匙鹽兌500毫升溫水,口感有淡淡咸味而不明顯發澀)。
每次用20-30秒含漱咽喉,輕輕咕嚕至喉部,不要大力嗆入氣管。一次約用100毫升,避免反復用同一杯水。
早晚各一次,感冒高發季、用嗓過度或處于灰塵多的環境可酌情增加頻次,但切忌頻繁超過4次/天。特殊人群如高血壓、腎病、長期口腔潰瘍者需遵醫囑,兒童應避免誤吞。
配合溫潤飲水、注意飲食清淡可進一步鞏固效果。如出現紅腫加重、發熱等癥狀應暫停,并及時就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