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現實與強預期的激烈博弈,1700點之上的集運市場正迎來關鍵周期節點。
昨日(10月15日),集運指數(歐線)期貨主力合約EC2512收盤暴漲4.25%,報收1708.6點。這一表現讓歐線集運成為當日期貨市場最耀眼的品種。
市場情緒被瞬間點燃,漲幅背后,是船公司集體宣漲、政策面利好與季節性需求改善的多重因素疊加。然而在價格暴漲的背后,現貨市場即期運價卻依然疲軟,呈現“期貨強、現貨弱”的分化格局。
一、行情回顧:從低谷到爆發的歷史周期視角
回顧2025年歐線集運期貨的表現,可謂跌宕起伏。今年初,集運指數(歐線)期貨一度跌至1163點低點,隨后在1月中旬至2月中旬期間強勢反彈。
真正的轉折點出現在8月,當時紅海復航預期延遲加劇運力緊張,地緣政治風險推高了航運成本。十一假期后,市場交易邏輯從“弱現實”轉向“強預期”,期貨價格開啟反彈行情。
從歷史周期看,集運市場具有明顯的季節性波動特征。一般而言,3-4月是春節后工廠復工的窗口期;5-7月進入運輸旺季;8-10月貨量轉淡。然而2025年的市場表現與歷史規律有所偏離,夏季缺乏大型體育賽事,歐洲進口商無需提前進貨,導致傳統旺季需求增長有限。
二、暴漲背后的核心驅動因素
1. 政策面利好刺激
政策層面成為推動價格上漲的重要催化劑。中國交通運輸部辦公廳正式印發《對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別港務費實施辦法》,明確對符合特定條件的美國關聯船舶征收特別港務費。
這些反制消息對市場情緒形成明顯刺激,引發了市場對未來運營成本結構的重新評估。盡管有分析認為市場對制裁措施可能引起歐線集裝箱船有效運力緊缺的理解存在過度解讀傾向,但政策信號的釋放確實為市場提供了上漲動力。
2. 船公司集體挺價
現貨市場的積極變化為期貨價格上漲提供了基本面支撐。達飛輪船上調11月初在線運價至1565美元/TEU和2730美元/FEU,中遠海運報價1625美元/TEU和2625美元/FEU,較10月末提升幅度約 30%。
馬士基將44周報價設為1800美元/FEU,與其10月下旬即期報價一致,被市場解讀為宣漲正逐步兌現,這增強了對11-12月至少兩輪宣漲的預期。全球排名前三大船司相繼發布漲價函,也給予期價支撐。
3. 地緣政治與供需格局變化
地緣政治因素繼續扮演關鍵角色。鹿特丹港罷工危機升級,約700名負責船舶及碼頭集裝箱綁扎作業的貨運工人發起罷工,原定48小時停工被無限期延長,導致港口集裝箱裝卸業務全面停滯。
供需格局也出現邊際改善。11月周均運力小幅下修至 30.2萬TEU/周,主要變化在于Gemini 46周AE2航線預計將變為空班,這對11月宣漲落地起到一定的支撐作用。
三、周期視角下的歐線集運走勢分析
從更長周期看,集運市場供需格局正在發生結構性變化。2024年船舶運力同比增長10%,預計2025年增速將放緩至6.5%。但聯盟重組后,歐線運力投放同比增加8%-11%,供需寬松格局仍未根本改善。
紅海事件仍將成為影響2025年集運市場走勢的關鍵因素。受紅海事件影響,2024年集裝箱船租金跟隨運價反彈;2024年全球箱海里貿易增長16.9%,遠高于船隊擴張10.4%的增速。這種運距拉長帶來的需求增長,成為支撐運價的重要因素。
從資金面看,市場情緒明顯回暖。集運指數大幅收漲,全天量價齊升,主力合約資金凈流入1132萬。投資者對集運市場的關注度顯著提升,持倉量大幅增加。
四、未來走勢推演:關鍵節點與轉折點
1. 短期影響因素(1-3個月)
船公司挺價落地效果是短期關鍵。若挺價后船公司裝載率能穩步回升,將形成“挺價-貨量回流”的正向循環;反之,若僅報價上調而貨量不足,挺價可能難以持續。
紅海地區地緣政治進展仍是最大變數。以色列和哈馬斯同意加沙地帶“和平計劃”的第一階段,局勢好轉帶動紅海復航預期改善。若船舶結束繞航,此前因繞行被“隱性稀釋”的運力將快速釋放,轉化為顯性運力過剩。
2. 中長期影響因素(6-12個月)
供需基本面仍是決定運價中樞的關鍵。2025年集運市場供需持續寬松,價格將承壓下行。四季度歐洲航線周均運力預計達 26-28萬TEU,同比明顯增加,且美線轉調船舶進一步加劇過剩壓力。
宏觀經濟環境對需求端形成制約。歐元區9月綜合PMI為51.2;美國9月制造業PMI指數49.1,處于50枯榮線以下。歐美消費疲軟,“旺季不旺”格局可能延續。
五、投資策略與風險提示
從技術面看,EC2512合約近期受1550點支撐與1600點上方壓力制約。在突破1700點后,下一阻力位在1750點附近。RSI指標已達高位,短期存在回調需求。
對于不同風險偏好的投資者,可采取差異化策略:
趨勢交易者可依托1600點支撐輕倉試多,目標位1750點;
套利交易者可布局EC2512-EC2601合約價差縮小策略;
風險偏好較低者宜觀望為主,等待回調至1580點以下再考慮入場。
風險方面,需關注三方面因素: 一是運力過剩壓力,若需求不及預期將再度累庫; 二是政策不確定性,中美關稅談判進展可能影響出口數據; 三是技術面超買,短期存在回調需求。
結語
集運市場正處于弱現實與強預期的激烈博弈期。EC2512合約暴漲至1708.6點,反映了市場對旺季行情和船公司挺價落地的樂觀預期。然而現貨市場疲軟、運力過剩長期存在以及地緣政治不確定性等因素,制約了價格上漲的可持續性。
在周期視角下,本輪上漲是短期情緒驅動下的反彈,還是周期轉折的起點,仍需進一步觀察供需基本面的實質改善。未來1-2個月將是關鍵窗口期,傳統旺季需求成色、船公司控艙力度以及地緣政治動向將共同決定歐線集運期貨的下一步走向。
投資者應密切關注船公司漲價函的落地情況、紅海復航進展以及歐洲經濟復蘇動態,把握波動中的交易機會,同時做好風險控制。在這個高波動的市場, 機會永遠與風險并存,理性分析遠比盲目跟風更為重要。
聲明:以上分析基于公開數據與周期模型推演,不構成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決策需謹。
關注我,投資路上多一雙眼睛,少幾道傷疤。若看到滿眼錯誤,是我錯了;若覺得都是對的,更是我錯了。可不信不可全信,取舍由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