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家庭影像FamilyLens
10月4日本周六,家庭影像實驗室第28/29期展映,我們將會有8部作品在線上和大家見面。
美朵的媽媽來到了她的城市小住,母女日常和對話中,兩個人的角色似乎發生了轉變,小時候是媽媽影響著自己成為什么樣的人,現在是自己在推動著媽媽去嘗試新的生活方式。
佳成的奶奶總說自己丟了襪子,除此之外還有金手鐲和金項鏈。佳成在幫她尋找的過程中,發現的是奶奶逐漸對空間時間的改變變得模糊,而佳成越來越清晰的是自己對她的愛。
亞寧是一個影像人類學學生在準備自己的博士論文,她想去探究在流動中的生活什么才是家的定義,而在跟拍的過程中她逐漸發現了自己家庭的隱秘痕跡。
張琦在記錄兩位九十多歲的老人,時間在他們的身上慢慢爬過,我們仿佛看到了靜止與永恒。
葉子說做一部關于媽媽的紀錄片是不容易的,這次紀錄片的拍攝成為一種面對和理解的旅途,她看到了媽媽的脆弱,也思考關于家族代際創傷的遺傳。
海倫,一位不斷去探尋自己的姑娘,從抑郁到康復,她在創作的過程中不斷去療愈自己,如今影像成為她新的表達方式。
韓雪很想念自己的爸爸。重看自己曾經拍攝的影像,去找尋曾經的記憶,是一種懷念,也是一種幸福的重逢。
姚偉已經退休,他一直在拍攝照片,現在又學習紀錄片,他說自己有一個關于爸爸的故事,想要分享給大家。
歡迎大家周末來看線上展映,映后與創作者及他們的家人一起交流討論。
家庭影像實驗室的作品來自家庭影像工作坊,家庭影像工作坊由紀錄片導演顧雪發起,鼓勵人人可以拿起攝影機給自己的家人制作紀錄片。通過拍攝家人,建立新的陪伴、對話和理解通道,讓攝影機成為一種新的觀察方式、溝通方式,并給家族留下影像記憶。
目前已有100余部家庭題材紀錄片在此工作坊開啟或完成。2024年我們啟動【家庭影像實驗室·城市放映計劃】讓優秀的作品在世界范圍內進行線下巡回放映,在北京、上海、長沙、南京、杭州、重慶、海口、美國紐約等地已完成50余個城市的近百場主題線下放映交流活動,未來也期待這些作品去到更多地方。
![]()
展映信息
日期:2025年10月4日 周六
時間:19:00-22:00
地點:騰訊會議
費用:免費
每部作品放映結束后,導演及家人、顧雪導演與觀眾交流互動。掃碼添加小助手報名【備注:線上展映】
添加微信小助手報名
獲取展映會議鏈接
免費參與作品首次展映
【備注:線上展映】
《影中人》Reflection of Second Childhood
李何美朵丨2025丨25分鐘丨中國大陸
![]()
影片簡介:這是一部關于母女關系的散文影像。母親來到倫敦與我共度四十天,她在新的環境中像孩子般重新學習、探索,而我在陪伴中成為她的見證者。鏡頭追隨日常小事——泡茶、洗衣、學習英語、第一次獨自購物、以及那條我們先后穿上并在鏡中互為映照的紅裙。在這些看似瑣碎的動作中,母女角色在異國環境中被悄然“翻譯”:她不再只是母親,我也不再只是女兒。影片不試圖回答這段經歷是否會改變未來,而是停留在它本身:短暫而鮮活,如同鏡中影像般折射出母女關系的另一面。
導演闡述:母親一生都在家庭角色和代際期待之間穿梭,很少有機會以“個體”的身份出現在世界中。倫敦的四十天并沒有給她一段新的生活,而是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罕見的當下:她在全新的環境中嘗試、學習、玩樂,我則在旁邊引導、陪伴、記錄。這段經歷像鏡子一樣,反射出我們關系中的不對稱、親密和轉變,也反射出我自己作為女兒、攝影師和敘述者的身份。
我在影片中保留了四川話和普通話的原聲,并用英文字幕去“翻譯”她的言語和我們的日常。這種看得見的翻譯正是影片主題的一部分:有些東西可以被轉換,有些只能在沉默和動作里流動。鏡子、影子和紅裙成為視覺隱喻,象征母女之間互為映照的關系,也象征這段短暫時光的脆弱與真實。
我希望觀眾在看完這部影片后,不只是看到我的母親和我,而是能想起自己與親密之人的關系:那些短暫而無法完全言說的時刻,曾經如何讓我們以不同方式生活和被看見。
![]()
李何美朵
倫敦藝術大學新聞與紀實攝影碩士在讀。不安分的日常采集者。
《流動的家》Where is your home?
李亞寧丨2025丨13分鐘丨中國大陸
![]()
影片簡介:影片以一位研究者的視角,追蹤了一個蒙古族家庭三代人——留守東北的爺爺奶奶、南下廣東的大叔大嬸以及生長在廣東卻不得不回東北備考的安心——對“家”的不同認知與情感糾葛,呈現了當代中國人口流動大背景下關于故鄉與他鄉、堅守與遷徙、記憶與現實的復雜圖景。
導演闡述:本片源于我個人經驗與學術研究的交織。我試圖通過鏡頭,探尋在快速變遷的時代中,普通人如何在內心安放“家”這個永恒的情感單元。我想揭示的是一種可能性:家,或許并非一個固定的地點,而是我們心中不滅的歸途與可以不斷創造的情感聯結。
![]()
李亞寧
民族學博士,民族志紀錄片實踐者。致力于以學術觀照現實,以影像記錄時代,相信“家”作為一種方法以及影像深描的力量。
《昨天丟了襪子》Granny`s Lost and Found
李佳成丨2025丨19分鐘丨中國大陸
![]()
影片簡介:奶奶堅稱東西被偷,從金鐲子到紅襪子。當失物真的逐一消失,我們才察覺,她遺失的是一個世界的時間。一部關于記憶與告別的家庭紀錄片。
導演闡述:我從小和奶奶生活在一起,這兩年得了阿爾茲海默癥的她好像換了一個人,這讓我現在對奶奶的情感變得復雜又難以名狀。所以我選擇記錄下奶奶對“失竊”的執念,如果有一天我也開始忘了,起碼那兩雙襪子還藏在片子里的衣柜里,那些手鐲和項鏈還在片子里閃閃發光。
![]()
李佳成
畢業于南加州大學,在上海從事市場營銷工作,想要用影像讓更多人看到這個世界。
《我愛你》I Allow Myself
王海倫丨2025丨20分鐘丨中國大陸
![]()
影片簡介:故事從一封遺書開始,講一個女孩如何從抑郁低谷,通過繪畫找到慰藉,開啟了一個人的藝術療愈之旅。她一邊旅行一邊畫畫,一邊尋找自己,一邊尋找著愛的答案。從一個人畫到和當地人一起畫,到在天地間進行創作。最后在一次峽谷即興創作時發現:愛,是允許。允許自己,如其所是。
導演闡述:想用紀錄片的形式記錄自己從抑郁到康復的過程。最重要的是想跟大家分享我在黑暗的深淵中發現的寶藏:繪畫療愈,我借由畫畫,表達痛苦的形狀和顏色。借由畫畫鏈接自己的內心世界,鏈接他人的內心世界,并在一次大自然的即興繪畫中感受到:愛,是允許。整個影片用2年的“藝術療愈之旅”串聯起路途中的故事:一路走,一路自我療愈,一路找尋自己,一路找尋愛的模樣。
![]()
王海倫
室內設計師,藝術療愈師,藝術創作者
畢業于英國布萊頓大學室內設計碩士,工作生活于北京。
《暮年的秘密》The Secrets of Twilight Years
張琦丨2025丨14分鐘丨中國大陸
![]()
影片簡介:影片通過姥姥姥爺兩位九十多歲的老人身體機能下降后的生活日常,展示老年人能力消逝后自己的溝通方式對生活的眷戀與不舍,找尋暮年的秘密。
導演闡述:我的姥姥和姥爺都九十多歲了,由于年老記憶偏差姥姥常常認為自己一百多歲。他們在我姨媽舅舅的照顧下生活不錯,干凈體面在這里我沒有把鏡頭對準兒女對老人的具體的照顧,多是展示倆位老人的日常,吃飯、睡覺、靜坐,等待時間的流逝,這種第三者旁觀式靜觀看到老年人能力的消逝,獨有的溝通方式,內心的不舍與眷戀。
![]()
張琦
80后,喜歡紀實影像及非虛構文學。
《底色》Fundamental Tone
姚偉丨2025丨25分鐘丨中國大陸
![]()
影片簡介:影片中導演去探尋父親的足跡,了解新中國部分工業建設的背景,理解父輩生活中的喜怒哀樂。
導演闡述:愛父母是我們的福氣,可惜我們已經沒有這個機會了。父親離開我們已經快30年了。時間就這么過去了。我制作這部紀錄片,是為了傾訴我們的愛、我們的遺憾,以及留于我們心中的美好片段,以表達我對父親的懷念之情…
![]()
姚偉
醫生,主任醫師,曾多次當選及受聘國家及北京地區醫學專業技術委員會理事、委員。喜歡攝影和繪畫。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會員、北京攝影家協會會員、北京美術家協會會員,作品曾多次在國內外攝影展、賽中獲獎,并在專業攝影雜志、報刊中發表。
《離開的留下的》Go Hand In Hand
崔葉子丨2025丨12分鐘丨中國大陸
![]()
影片簡介:一直在“出走”的女兒突然發現自己從未真正離開,她越來越像自己的母親——那是她最不想成為的樣子,那些看似已經離開的童年創傷依舊留在她的記憶里,“建立關系”成為她無法前行的困境,她決定回到過去,回到她和母親的記憶中找尋原因。
導演闡述:影片聚焦于代際創傷如何在母女關系中延續,其中想要探討的不是“誰造成了創傷的追責”而是“創傷如何成為紐帶的和解”。
孩子擁有模仿父母的天賦,在家庭關系中家人成為彼此的鏡像投射,代際的創傷像是一條沉默的河,從祖輩一直流向我們,我們或許無法阻斷河流的過往,卻能選擇改變它的流向。
我希望可以通過「看見」的方式重新了解母親、重構母女關系,但拍攝的過程中我也意識到真實的關系重構從來不是再也沒有矛盾,而是我們愿意放下“受害者”和“施暴者”的標簽,把對方當作“也曾受傷、也想被愛的普通人”。希望那些被創傷推開的關系都能在看見與被看見中,找到再次靠近的勇氣。
![]()
崔葉子
自我探索ing,想要借由影像與世界建聯。
《強子與三子》
韓雪丨2025丨20分鐘丨中國大陸
![]()
影片簡介:“強子”,是我給爸爸起的外號,源自報紙上的笑話欄目:小強—蟑螂。“三子”是爸爸給我起的小名。這是一個爸爸與女兒離不開媽媽故事。
導演闡述:自從爸爸去世之后,看到我舅舅就氣不打一處來。因為舅舅和我爸爸同歲,每當我看到舅舅活蹦亂跳地享受生活,我就想起爸爸來。其實是自己內心無法彌補遺憾的無能狂怒,希望所以通過制作這部紀念爸爸的影片來跟自己的內心和解,同時也是完成爸爸的遺愿,獻給我的爸爸和媽媽。
![]()
韓雪
我是爸爸和媽媽的小孩。畢業于中國農業大學,人民大學,芝加哥大學。研究領域:文化心理學/人類學;在西藏做田野。
展映信息
日期:2025年10月4日 周六
時間:19:00-22:00
地點:騰訊會議
費用:免費
每部作品放映結束后,導演及家人、顧雪導演與觀眾交流互動。掃碼添加小助手報名【備注:線上展映】
添加微信小助手報名
獲取展映會議鏈接
免費參與作品首次展映
【備注:線上展映】
展映期間觀眾有機會獲得
家庭影像FamilyLens定制衍生品
凹凸鏡DOC
ID:pjw-documentary
微博|豆瓣|知乎:@凹凸鏡DOC
推廣|合作|轉載 加微信?zhanglaodong
投稿| aotujingdoc@163.com
放映|影迷群 加微信?aotujingdoc
用影像和文字關心普通人的生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