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突發消息,又一名年輕有位的企業家突發疾病去世,年僅40歲!
![]()
為什么現代人越來越早的患各種各樣的病?
按理來說,我們的醫療條件越來越好,比如量子治療,人工智能,核磁共振之類的等等,疾病應該越來越好對付才對,但為什么疾病越來越多?而且很多都是疑難雜癥?
很多人,要錢有錢,要背景有背景,完全可以吃世界上最貴的藥,請世界上最好的醫生,住世界上最貴的病床,但是為什么依然治不好病?
其實,現在的病已經不再只是身體運轉出了問題,而是現代人的心理狀態出了問題。
先看一個例子:
一個人為什么會得胃潰瘍?是因為胃里生病的那個地方沒有新鮮血液,為什么沒有新鮮血液了呢?《皇帝內經》里說怒氣傷肝,一個人要是經常發怒抱怨,肝內就會慢慢的積累濁氣,肝和膽相連,肝臟的濁氣傳給膽,進一步再傳給到了胃里。于是胃里的濁氣越來越多,就會把正常的血流堵住了,導致新鮮血液無法快速、順利地流動,因此就會感染細菌病毒。
因此,很多病癥往往都是心病。
《黃帝內經》里說: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一切都是內心出了問題。我們每一個心情、每一個念頭都會影響著身體狀態,日積月累,再通過外在的器官表現出來,最終形成病癥。
因此,”修心“和”治病“應該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一個人如果不懂的修心,即便服用靈丹瓊漿,也無法延年益壽。秦始皇權力夠大了吧?發動全國的力量也找不到靈丹妙藥,其實真正的靈丹妙藥就在他心里,那就是修心,但是他看不到,因為他被高高在上的權力蒙蔽了雙眼。
同樣的道理,現代人都被浮躁的環境蒙蔽了雙眼。我們總是在外求,就是不肯內求。心神不安,情性燥急,欲望纏身,長恨綿綿,才是我們生病的最根源。
心病還需用心藥解。
1
心的第一大忌諱是個:躁。
心躁了,一切都會失常。心平則氣和,氣和則血順,血順則精氣足,精氣足則神旺。
故治病當以攝心為主。人不要有怨恨心,抱怨上天不公,抱怨命運坎坷,身體遲早會出問題。
為什么參透大道的人身體會更健康,因為他們精通世界萬物的運轉邏輯,明白苦難是人生的一部分,所以當他們面對挫折的時候并不會抱怨,而是坦然面對。
萬事萬物都有規律,任何事物都要經過生、長、收、藏四個過程。春種,夏長,秋收,冬藏,在潛龍勿用的階段,就應該埋頭苦干;該你養精蓄銳時,也別著急出人頭地;如果經歷突發的苦難,說明前面有一個更大的收獲。人要是到了這種意識,到了這種境界,很難做到內心不淡定。
心的第二大忌諱是:貪。
一個貪字就讓人心神錯亂,讓人鬼迷心竅,行為亂了套,引起身外的禍亂還是小事,讓自己身體的運轉也亂了套。
人只要貪,必然會透支自己身體去索求更多東西,貪得無厭的背后就是透支無度,短時間身體的毛病不會顯現,但是只要顯現的時候,往往就是積重難返!
為什么在中醫里沒有癌癥?因為“上工治未病,下工治已病”,真正的中醫其實是在傳道,他們教會我們平衡自己的身體,從而不會發生極端的惡果,而癌癥就是因為平時從不調整自己的身心狀態,結果導致累積出了極端的惡果。
現在的環境把所有秩序都打亂了,甚至把人引入了魔道,所謂魔道就是造假、投機、互相坑騙,人間疑難雜癥肯的會越來越多。
心的第三大忌諱是:恨。
先有解不開的恨,才有治不好的病。
如果一個人總把一切問題歸罪于外界,說明他們從不反省自己的問題,看不到內心的不足。
恨別人,恨環境,恨上天不公,恨生不逢時,這種人一定會表現出憤世嫉俗的樣子,他們的內心是失衡的,表現出來的言語和行為一定也是失衡的。
這種人往往會意志消沉,郁郁寡歡,抑郁,敏感,長期發展下去,身體情況可想而知。請預約水木然的直播
心寬一寸,病退一丈,寬恕才是最好的藥方。
放下吧,只要放下,病者頓愈,迷者頓覺。
內心沒有郁結的人,才能活得通透。
通透是一個人身體和心理的最健康狀態。
未來社會,一個人要想長壽健康,必須要修心。
修心比努力和拼搏更重要,練就一顆如如不動之心,面對各種外界變化,要把無常當有常,讓紅塵煉心,煉出一個強大的內心,才是未來一個人最關鍵的能力。
修心的秘訣,就是一個字:靜。
“靜”就是要不斷提高自己與自然的共融能力,最終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比如佛家的禪修,是讓自己的大腦和全部身心細胞處于高度安靜的狀態,這個時候你的大腦就像超導體一樣。
道家的“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就是教我們用極度安靜的體驗事物循環往復的規律,從而得道。
真正的靜,無論順風順水,還是波濤洶涌,心情都是一樣的淡定。沒有牢騷,沒有抱怨,沒有妄想,沒有執念,身體就很少出現問題。
他們敞開心扉,寬恕了別人,把憤怒、焦慮、恐懼都放出去,氣血自然通常無礙。
![]()
人生最毒,乃貪嗔癡三毒。
這三毒,才是身體得大敵。
學會修心,百毒不侵。
修心,和成就/金錢/科技水平都無關,只取決于一個人的覺悟。
修心的好處不只是身體健康,更是為了打開我們先天的智慧和能力。
養生的最高境界是養心。
養心的最高境界是內心慈悲。
慈悲的人,有一種兼容,他們能融化萬物和諧與共;
慈悲的人,有一種自律,有所為有所不為,才有了真正的自由。
慈悲的人,有一種自信,自信不是給別人看的,自信更不需要被證明。
其實,無論窮或者富,人越成熟就越容易發現一個道理:人生最難得的,是能夠心安理得的生活。
窮富不是根本,更不可能是永恒。富人不造福而享福,只是消福,消盡則窮。窮人能勤儉,即是造福,果熟即富。
生活就是一場修行,要想成為一個真正的英雄,仁、智、勇三者缺一不可。
所謂仁,就是一種慈悲善良的心態;
所謂智,就是一種看穿規律的能力;
所謂勇,就是一種直面生死的勇氣!
水木然的賬號請關注
寫 作是一種修行,度人度己
如果是有緣人,可以掃碼給個贊賞
水木然個人微信:vv59332
水木然有很多話,但是只在這里說!
歡迎加入水木然的知識星球
這里是認知的情報局
2:搜“水木然學社”進入即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