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半島領導人出訪時的“清潔行為”,網間一片熱議聲,咱們不妨聊聊幾個國家領導人安保措施的異同。
![]()
一、“擦拭外交”:是強迫癥,還是保命符?
最近半島領導人在北京見普京后,工作人員拿著白布反復擦座椅、收杯子的事兒挺有意思。俄羅斯記者拍攝的視頻顯示,金的兩名工作人員在普金會結束后,“仔細地消除了金正恩來過的痕跡”,包括擦拭金正恩座椅的椅背和扶手及一旁的咖啡桌,并移走金正恩用過的杯子。
據日經新聞引述韓國和日本情報機構報道,和過去出訪時一樣,金此次也是乘坐綠色專列前往,并隨身攜帶專用廁所,以隱藏有關自己健康狀況的線索。事兒看著像強迫癥晚期,但背后其實是朝鮮安保的“肌肉記憶”。其實類似這種操作,從金的父親那會兒就開始了,比如2019年河內會晤后,朝鮮保鏢直接扛走床墊、清理煙灰缸,連空氣都要噴消毒水。更絕的是專列,自帶廁所不說,連排泄物還要用專用容器密封運走,生怕外國情報機構,從糞便里扒拉出點DNA或者飲食習慣。
這種“生物信息防護”說白了就是防患于未然。你想領導人健康狀況,在國際博弈里就是核武器級別的籌碼。朝鮮這么搞,相當于給金套了層“信息防護罩”——你連他掉根頭發都摸不著,更別提分析出點什么了。不過外媒也調侃,這操作堪比“犯罪現場清理”,連咖啡杯都要反復擦到能照鏡子。
二、各國領導人出訪:安保手段大不同
美國:科技范兒的“鐵桶陣”
當年奧巴馬的專車“陸軍一號”堪稱移動堡壘,車身貼滿防彈材料,車里備著血庫、滅火器,連輪胎被扎了都能繼續跑。特朗普更夸張,出訪時飛機艙內裝滿防輻射材料,據說連手機都要用微波爐消消毒(開玩笑的)。不過美國人更依賴電子監控,比如用衛星跟蹤、信號屏蔽,而類似物理清潔這種“笨辦法”用得少。
2. 俄羅斯:普京的“隱身座駕”
普京的專車ZIL CONCEPT自帶隱身涂層,雷達都懶得掃它。車內能開坦克炮筒,防彈性能直接對標軍用標準。但普京出訪時倒是不怎么折騰清潔,畢竟俄羅斯地盤大,隨行保鏢直接把紅地毯鋪到飛機舷梯上,誰敢亂碰?
3. 日韓:細節控的“無菌操作”
日韓領導人出訪更講究“無菌化”。比如日本天皇訪華時,隨行人員會用紫外線燈消毒座椅;韓國總統坐的專機艙內溫度常年恒溫22度,連餐巾紙都要印上總統徽章。不過比起半島的“暴力擦除”,他們更傾向于“潤物細無聲”。
三、為啥半島北邊這么“較真”?
說到底,朝方的安保邏輯和它的國際處境有關。作為一個被制裁、被猜忌的國家,必須把“信息主權”看得比命還重。你想想,如果外國情報機構真從金的咖啡杯里查出點啥,比如糖尿病史或者過敏源,那在國際談判桌上還不得被拿捏死?所以他們寧可搞點“夸張表演”,也要守住這條紅線。
![]()
反觀其他國家,比如中美俄,家底厚、技術強,安保更依賴黑科技。比如美國特勤局能用AI預測刺殺路線,俄羅斯能用衛星監控方圓百里的無人機,這些手段比人工擦杯子高效多了。而朝鮮受限于經濟和技術,只能靠“人海戰術”和“物理隔絕”來補短板。
四、國際觀察家的兩極評價
有人覺得半島這波操作挺合理:“再嚴密的防護也不為過,畢竟領導人就是國家命脈。”(比如日本情報機構就常年研究金的健康數據)但也有人吐槽:“這簡直是行為藝術,擦杯子能防間諜?不如直接斷網。”
最逗的是西方媒體,一邊罵朝“不透明”,一邊偷偷分析金的專列軌道圖。比如2019年金訪華時,外媒就拿著衛星照片研究專列停靠位置,試圖推測中朝關系親密度。你說這是不是另一種“清潔”?只不過擦的是信息繭房。
安保沒有標準答案
說到底,各國領導人的安保措施都是“看菜下飯”。朝鮮的“暴力美學”是生存需要,中美俄的“科技流”是實力體現,日韓的“強迫癥”是文化慣性。下次再看到為金擦杯子的事,不妨當個行為藝術看——畢竟在這個信息比導彈還快的時代,連杯子的指紋都能變成武器呢!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