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景提出的AI RaaS模式,紅杉資本提出的的“下一代AI,不賣工具賣收益”觀點,共同指向“結果即服務”,但盛景認為這還不夠,以終為始,“極致化結果導向”才是AI應用的終局。
2025年5月中旬,紅杉資本全球AI峰會的觀點在全球AI 圈刷屏。此次提出了AI應用新的結構模式,即從賣工具(Software as a Tool)到賣協作(Software as a Co-worker),最終走向賣結果(Software as a Outcome),即未來AI不再賣工具、而是賣收益,按照最終交付的成果進行收費。
紅杉資本AI峰會“不賣工具、賣收益”這個觀點,與2025年3月17日盛景基于十年產業數字化投資實踐發表的研究成果異曲同工。AI RaaS是盛景率先提出的AI商業模型,Result-as-a-Service,“結果即服務”的縮寫,是極致化結果導向模式,敢于以結果作為定價、收費或盈利的依據,并將其形象地比喻為“AI業主或甲方、AI包工頭模式”,主張企業依托端到端的完整服務,通過與物理世界深度融合,創造真正的商業價值。
盛景和紅杉都提出了AI時代的商業形態是“結果即服務”,但盛景認為這還不夠,對中國AI應用的創業者而言,必須做到“極致化”結果導向,否則仍然可能只是白忙活。
01
因為AI,數字技術服務商
第一次有了
高效低成本跨越利潤池的能力
AI應用創業者,借助AI日益強大的力量有機會從只占企業收入1%-3%的“數字化工具利潤池”(按全球GDP構成進行分析)跨越進入到“人力資源”、“供應鏈和交易”、“設備與資產”、“資本與資金”等更為龐大的利潤池,為客戶、為甲方提供端到端、全流程的重度運營服務,甚至直接成為AI甲方或AI業主,這使得AI應用創業者的收入空間實現10倍-20倍放大,同時,服務交付成本則實現10-20倍的降低,ROI實現革命性地提升,由此,將誕生全新的AI新物種。(關于利潤池的詳盡分析見一文)。
中國的SaaS公司99%都仍處于虧損狀況,是中國VC的投資黑洞,在投入數千億風險投資之后收獲甚微。傳統SaaS模式必然會被‘端到端’、‘高智能’、融合物理世界的AI應用所替代。
與傳統SaaS或工具型AI產品相比,“AI RaaS”商業邏輯完全不同,甚至是完全相反的經營邏輯。工具型產品,將使用工具的難度和復雜性交給了客戶,AI RaaS則是把簡單留給客戶,把難度和復雜性留給了自己,自己使用工具降本增效,按交付結果向客戶收費。其實,從人性角度,全世界的客戶都更愿意為結果付費,在美國也是如此,這一次紅杉峰會清晰地傳遞了這個結論。
過往人們通常認為數字化企業跨界進入傳統產業利潤池難度過高,其實通過能力整合可突破這一障礙,關鍵在于構建端到端的全流程服務能力。當然,這也正是傳統數字化企業的短板,其往往僅具備單一數字化能力。
在這里需要反復強調:AI競爭的主戰場是物理世界而非數字世界,唯有與物理世界深度融合,回到能源礦產電力算力、回到供應鏈與材料、回到硬件與設備,才能為客戶提供真正突破性的解決方案,單純的AI軟件層應用終將陷入與傳統SaaS類似的盈利困局。
得出這一結論源于三大原因:
從客戶需求看,企業關注的是問題或痛點的徹底解決,而不是隔靴搔癢,單純數字化往往難以最終解決客戶的大痛點、大難題。
從競爭格局看,數字世界易必然被頭部企業所壟斷、通吃,物理世界因行業場景差異化顯著,才可能形成AI創業公司的獨特競爭壁壘。
從利潤空間看,數字世界的利潤池通常僅僅1%-3%左右,超過95%的高價值利潤池還是存在于物理世界之中。
軟件驅動的數字化企業對跨界業務存在天然顧慮,所謂“隔行如隔山”。因此,這一輪的AI應用創業一定是融合性創業,既要有懂AI的技術團隊,又要有懂產業邏輯的伙伴或重要股東。數字化企業在AI技術賦能下,第一次具備了穿透、跨越傳統產業利潤池的能力,但這需要企業家創業者首先完成認知覺醒。
同時,真正的大利潤池不是在狹窄的數字化利潤池里,而是在重度端到端的運營服務當中。但過去重度運營服務雖盈利,卻也面臨著投入大、風險高、周期長等諸多痛點;如今在AI驅動下,重度運營服務得以革命性地降本增效,從而催生出“AI資產管理或AI業主”等AI新物種。
未來,數字化企業與傳統產業公司將加速融合,競爭焦點在于誰能率先成為AI甲方或業主。
“結果即服務”的護城河仍不夠,必須大膽前進,邁向“極致化結果導向”。
AI應用創業者在對AI的理解、AI工具的協同、數據沉淀閉環等方面有一定的優勢,在“結果即服務”這個大方向下,能夠領先一個身位、搶得先機。但任何一個優質的行業/場景,AI的“平權”特性終將引入更多的競爭者。所以,AI應用創業者的“結果即服務”僅僅是開始,不能停留于此,要繼續大膽前進,邁向“極致化結果導向”。
盛景提出“極致化結果導向”,即要用數字世界的AI能力快速撬動、擁有或共同擁有物理世界的高價值資產,AI應用企業要從乙方成長為AI甲方或共同甲方,從服務商到AI業主AI老板,或者深度掌控運營場景,這是AI應用創業者最大的時代紅利,也是最大的利潤池,更是巨大的投資機會。
AI能力的持續提升,使得數字世界的一切算法、代碼一旦突破,就會自我快速復制和繁衍,這會進一步強化數字世界的通貨緊縮和自我貶值。
因此,所有AI應用的創業者都要相信數字技術必然走向免費化、低價化,這是AI時代的必然趨勢,創業企業不能只停留在數字世界,而是要借助自身在數字世界的階段性優勢和窗口機遇期,大膽地跨越所謂產業邊界,大膽地撬動、擁有或共同擁有物理世界的高價值資產,成為AI甲方或AI業主,成為高價值資產的所有者或共同所有者。
這是商業認知層面的終極突破,即千萬別把自己僅定義為數字技術公司,或者是軟件公司、AI應用公司,要讓AI能力轉化為持有或共同持有優質資產或IP。既然創業者自認為 AI 能力很強,既然自認為有金剛鉆,那就要敢于攬瓷器活,即敢于“按結果分成賺大錢”。
硅谷AI 創新藥獨角獸公司 Formation Bio ,開創了新型的AI 驅動下的創新藥IP資產經營模式。它不賣軟件,而是直接收購處于臨床 II 期的創新藥資產或管線,提供所有必要的資金和AI賦能能力。Formation Bio總融資額已達5.28億美元,業已買入多條研發管線。
硅谷AI探礦領域的獨角獸企業KoBold Metals,目前估值已達30億美金。傳統礦業領域企業雖然有好有壞,但是當中有相當多的公司賺到了極為可觀的利潤,年利潤達到幾百億的公司也有多家。然而,全世界的探礦軟件公司卻過得都很一般。KoBold Metals借助AI新技術加持,不賣探礦軟件,而是直接持有優質礦產,成為了一家AI技術驅動的礦業資產經營公司,現在已經擁有或共同擁有了近100家礦。
AI for Science 在材料、在合成生物領域也是同理,每一種新材料、合成生物、每條臨床管線都是一塊資產、一座富礦,這意味著可分階段投入、分階段估值和融資、分階段出售退出。
同理,AI網文公司如果AI能力強,就要敢于做出下一個“慶余年”,下一個火爆的IP,AI短劇公司應該有本事做出山海經、三星堆神話宇宙等短劇IP,打造AI短劇時代的《哪吒》。
在消費領域打造AI驅動的新品牌,也存在巨大的商業機會。過去做一個消費品牌,可能需要10年時間、10億投入、成功率不超過5%,但現在,通過使用AI全鏈路能力,如AI選品、AI設計、AI營銷、AI投流、AI銷售等等,那么,打造一個成功的新品牌,可能只需要5年時間、1億投入、成功率10%。從本質上看,AI技術將幫助產業公司用更短的時間、更小的投入、更高的成功率重構優質資產,可能是一個新品牌、一個新IP,或者是一個創新藥、一個新材料等等。在AI驅動下,做一個新品牌、新IP的ROI將得到革命性地提升。
因此,這一波AI應用的創業機會在于借助新技術成為優質資產或IP 的真正“Boss”,從優質資產或IP未來持續的增值或經營中獲得巨大的利潤,而不是做乙方,僅僅通過提供服務獲取微薄的技術服務費,或者數字化工具的費用。
02
“極致化結果導向”
的三個關鍵問題
思考1:技術公司持有物理世界的優質資產,錢從哪來?
首先,這個世界的資金并不匱乏,只要有真正優質的好項目,全球資金便會蜂擁而至。優質的好項目才是根本。AI應用公司可以通過與有實力的產業公司合作,或者可以“募集產業基金”等方式籌措資金,購買或共同購買資產或IP,將盈利模型放在優質資產升值或運營獲利上,而非獲得微薄的軟件許可費。
其次,因為資產或IP可以分階段投入、分階段估值和融資、且可以分階段出售回籠資金,所以,持有或共同持有資產所需的資金量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大。
AI應用的獨特價值就是在于可以幫助買家以1/10的成本或投入、以10倍的成功率去購買或持有資產或IP,這種ROI的革命性提升,會使得AI技術公司更易于獲得資金的青睞,助力真正有能力的AI應用公司成為資產共同持有者。
這種模式或邏輯可遷移復制到各行各業。
思考2: AI應用公司從乙方轉變為甲方的路徑是怎樣的?
第一階段,可以從服務商(乙方)起步,做MVP和驗證,但需要快速進入第二階段,并且在第二階段進行清晰的路線抉擇。
第二階段,要么做大平臺,但做平臺需要融大錢燒大錢,只有極少數企業才可能成功。要么持有或共同持有AI資產、品牌、IP,這是多數AI應用創業公司可行的道路;而且,一旦你自營成功,擇機開放為平臺模式或賦能模式,也是順理成章的。
舉例說明,營銷服務,無論是出海服務,還是抖音銷售代運營服務,做營銷服務有一個不可回避的巨大bug,即品牌是別人的,但凡營銷有起色,品牌商就可能把營銷從外包轉為自己團隊接管,或者是進一步壓低壓榨服務費,這種情況在中國品牌商中極為普遍。
即使品牌商早期需要懂 AI 的營銷服務商提供代運營服務,但最終AI 的能力一定會普及化或貶值化,所以,AI應用企業需要在AI 能力還不被普遍掌握時,把握難得的稍縱即逝的窗口時間,盡早成為AI甲方或共同甲方,持有或共同持有品牌、IP、資產等。
當然,成為品牌商和做服務商兩者的核心能力并不同,難度也不同,但AI強大的全鏈路能力給AI應用公司跨入品牌商陣營提供了相當的可能性和窗口機會。
因此,AI應用企業第一階段可以做品牌商的代運營或總包商,在這個過程中大力訓練AI全鏈路能力。第二階段則往往要超級垂直化,做自持或共同持有的資產、品牌、IP等,比如2c 方向可做D2C 品牌,2b方向則可以選擇某?個品類做交易模式。
思考3:”超級螃蟹橫著走模式”vs “鉆井深挖模式”,相互成就
今天的底座大模型是強大的“超級螃蟹橫著走模式”,通用泛化,在數字世界里無所不能,可謂1萬米寬、10米深。對于那些只是做薄薄數字化應用的企業,底座大模型就是一個超級強大的摧毀者,可以在短時間內平替掉或者免費掉其數字化功能。
所以,留給AI創業公司的機會只能是“鉆井深挖模式”,一米寬,甚至是 1分米寬,1百米深,甚至是1千米深。99.99%的AI應用創業公司必須要聚焦一個窄的品類,在AI驅動下提供從選品到供應鏈再到生產交付等全鏈條服務。
在這種情形下,底座大模型是AI創業公司最大的發展底座,你可以站在底座大模型的肩膀上發展深度應用,企業數字化技術研發80%的投入其實都應該眾包給底座大模型,AI創業公司只需要在底座大模型不能覆蓋的技術領域加大投入,特別是加大在物理世界的投入。
未來AI行業主要是兩種模式,一種是底座大模型的超級螃蟹橫著走模式,1萬米寬、10米深,另一種就是AI垂直應用模式,鉆井深挖模式,1米寬、1百米深1千米深。
03
傳統產業公司
應該轉型升級為“AI甲方”
產業公司作為傳統模式下的甲方,雖然賺錢,但也面臨投入大、周期長、風險大、成功率低等很多痛點。產業公司ROI 模型是成立的,但往往不夠性感,在資本市場市盈率不那么高。但如果傳統產業公司用AI全鏈路能力刷新(refresh)企業,大力改善ROI 模型,則有機會成為AI新物種。
過去做創新藥必須面對“雙十定律”,十年投入十億美金,低于10%的成功率;但是使用了AI全鏈路能力之后,創新藥公司的投入時間和資金明顯下降而成功概率顯著提升,它的 ROI 模型就會變得很性感。這就是Formation Bio 估值快速增長的原因所在。AI創新藥模式可能就變成了“雙五定律”,五年投入五億美金,那創新藥研發的ROI模型將得到顯著改善。
因此,使用AI技術將徹底改善產業公司的ROI模型,提升企業的投資回報率,改善企業的盈利能力,提高對投資者的吸引力。
相反,不能用 AI 技術對現有業務進行重大改造的產業公司、傳統甲方,會面臨被 AI 時代新物種超越的被動局面。
04
共創“AI甲方、AI業主”新物種
AI RaaS領域已進入爆發前夜,未來1年是行業卡位搶位的關鍵窗口期。當前底座大模型技術迭代速度顯著超越場景滲透效率,率先落地的企業可通過快速部署搶占數據壁壘、客戶資源與行業標準的主導權。
基于盛景在數字化企業領域的長期投資實踐,我們深刻認識到軟件與數字化轉型的巨大戰略價值。但長期實踐表明,在中國,單純依賴軟件或數字化來實現規模化盈利的可能性趨近于零。因此,數字化企業的生存問題將更加凸顯,因為不會再有那么龐大的資金再大規模投入純數字化企業了,這個時代已經徹底過去了。早在2015年,我們就明確反對投資“工具導向型”的SaaS,也因此躲過了很多投資的大坑。
隨著AI技術的到來,產業公司與數字化企業能夠實現完美融合,這種強強聯合將不斷深化,并催生出新的AI創新機會。盛景發起“AI RaaS聯合創業計劃”的核心便是尋找那些敢于踐行極致化結果導向的創業者,共同把握AI時代的巨大紅利。
盛景AI RaaS聯創孵化戰略關注兩個維度:第一,支持現有數字化企業進化為AI驅動的資產持有者或共同管理者;第二,協助傳統產業公司升級為AI驅動的新型實體公司,顯著提高ROI,釋放巨大的新價值。總之,盛景希望攜手AI應用創業者、傳統產業公司三方合作共創各個賽道的“AI甲方或業主、AI資產管理公司、AI包工頭”等AI新物種。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