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發布通報,正式以“分裂國家罪”對沈伯洋立案偵查,并啟動全球通緝程序。這標志著大陸在打擊“臺獨”方面,進入了一個更加明確、更加堅決的司法階段。過了幾天,幾百名臺獨分子高喊著“我們都是沈伯洋”的口號,手舉標語,試圖營造一場“全民反抗”的場面。
反觀鄭麗文不僅在當選后表態支持“九二共識”,還派出副主席訪問大陸,國臺辦也隨即發來賀電。她是不是能成為推動兩岸關系新轉機的關鍵人物?臺獨勢力為何選擇在此時集體叫板,沈伯洋又為何成為他們集體擁護的對象?難道,這是一場有預謀的政治操作?
![]()
沈伯洋的名字近年在臺灣政治圈里并不陌生,他曾是臺北大學犯罪研究所的教師,2018年起突然將研究重點轉向所謂的“大陸對臺認知戰”,并迅速在民進黨圈內躥紅。他不僅是“黑熊學院”的創辦人,也號稱“認知戰先鋒”,多次發表激進言論。
他與吳明軒聯手在2019年創辦的“臺灣民主實驗室”,推出了所謂的《中國影響力指數》,打著學術外衣傳播臺獨理念。2022年,他又搞出“黑熊學院”,以“親子教育”“民防訓練”為名,培訓所謂“黑熊勇士”,公開宣稱要訓練300萬人進行全民防衛。
![]()
這個“黑熊學院”實際已成為臺獨宣傳的溫床,很多學員正是這次舉牌聲援的主力。他們長期受到“仇中”思想影響,把對抗當作正義,把分裂包裝成自由。
沈伯洋的背景不僅體現在言論上,他還被指接受美國索羅斯基金會與美國國際開發署的資助,合計約4500萬新臺幣。這些資金被用來維持“黑熊學院”的運轉,培養一批又一批反中分子。
更具諷刺意味的是,他父親名下的“兆億有限公司”卻常年與大陸企業進行紡織品和建材交易,金額累計超過億元人民幣。一邊吃大陸的飯,一邊搞分裂,這種雙面做派令人側目。
![]()
早在去年10月,沈伯洋就已被國臺辦列入“臺獨頑固分子清單”,限制其入境,并對其家屬和公司采取限制措施。到了2025年6月,其父親的公司也被列入懲戒名單,禁止其在大陸從事任何商業活動。
2025年3月,國臺辦還開設了“舉報臺獨分子專欄”,沈伯洋赫然在首批名單之中。這說明大陸方面對其早有掌握,重慶公安局的立案不過是水到渠成。
![]()
此次立案不僅是法律動作,更是有步驟、有計劃的打擊措施。根據2024年出臺的“懲獨22條”,對“臺獨”分子的追責將不受時效限制,即便其人在海外,也能通過國際司法合作和資產追繳方式進行制裁。
沈伯洋對此表現出一貫的“強硬”,稱“臺灣人沒在怕”,甚至說立案已是“今年第六次”。但與此同時,他早早離開臺灣,顯然并未真的無所畏懼。
![]()
島內反應也很快,幾百人走上街頭,高舉“我們都是沈伯洋”的標語。外界普遍認為,這場集會并非自發,而是有組織、有策劃的政治操演,目的在于制造輿論,爭取國際關注。
這些人多數為“黑熊學院”學員或其影響下的年輕人。他們受到長期灌輸,誤以為高調反抗就能贏得輿論支持,殊不知這在法律面前毫無意義。
大陸方面的回應清晰明確,公安機關已啟動司法程序,接下來將視情況推進通緝、缺席審判等環節。公安、檢察、法院三機關協同動作,形成強力震懾。
![]()
與沈伯洋的囂張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國民黨新任主席鄭麗文的務實姿態。她在當選次日就得到國臺辦賀電,并派出副主席訪問大陸,代表國民黨表達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立場。
這一切發生的時間點非常敏感,恰逢大陸宣布將10月25日定為“臺灣光復紀念日”。鄭麗文的表態與大陸立場高度契合,被外界視為兩岸政治互動的積極信號。
鄭麗文曾在競選期間強調對話溝通,但近期她接受外媒采訪時的一段發言卻引發爭議。她提到“不會放棄以武力保衛臺灣”,這一說法與她此前的和平立場似乎出現變化,引起島內外質疑。
![]()
有分析指出,這種表態可能是面對黨內保守力量和2026年地方選舉壓力下的策略調整。她既要保持“和統”的姿態,又不能割裂黨內鷹派支持。
盡管如此,她的上任已經帶動國民黨吸納上千新成員。這說明島內民眾對民進黨政策的反感正在加劇,也為鄭麗文后續推動兩岸緩和提供了民意基礎。
民進黨方面則顯得焦慮,賴清德多次公開表態“反吞并、反統一”,試圖通過激進言辭穩住基本盤。行政院長卓榮泰甚至鼓勵沈伯洋向國際人權組織投訴,聲稱大陸干預他國人權。
![]()
這種雙標行為引發廣泛批評,一方面重判81歲的退伍將軍高安國7年6個月監禁,一方面又力挺沈伯洋的激進行為。島內輿論逐漸看清民進黨的政治算計。
街頭也傳出不同聲音,越來越多年輕人表示不愿上戰場,甚至喊出“寧可投降也不要打仗”的口號。最新的《美麗島電子報》民調顯示,超過53%的民眾不同意為臺灣犧牲生命。
這些現實情緒與臺獨組織的表演形成強烈反差,也說明島內民心正在悄然轉變。民進黨試圖綁架民意的做法,終將被事實擊破。
![]()
大陸不僅在法律上出招,軍事和輿論上也同步展開行動。東部戰區頻繁在臺島周邊巡航,模擬打擊訓練不斷,衛星拍攝日月潭、阿里山等島內地點,展示技術能力和戰略決心。
文化層面也在發力,央視熱播的電視劇《沉默的榮耀》以兩岸親情為主題,引發觀眾情感共鳴。新華社則推出系列文章,從歷史、法律、現實角度,系統闡述統一的必要性。
國際形勢也開始出現微妙變化,美國蘭德公司近期發布報告,建議美方調整對臺政策,接受中國漸進統一進程。中美會談中,臺灣議題被明顯弱化,說明美方也在重新評估。
![]()
大陸對臺策略已顯現出系統化、精準化特征,先切斷“臺獨”資金鏈,再用法律手段逐個擊破。國臺辦舉報專欄開通三天,就收到300多封舉報信,這種群眾支持也增強了執法力量。
沈伯洋不過是這場整頓的第一步,更多“臺獨”分子正在被鎖定調查。從言論到行動,從資金到組織結構,大陸正一步步清除分裂勢力的根基。
目前來看,統一的趨勢已不可逆轉,任何叫囂或表演都無法改變大勢。法律程序已啟動,軍事力量也在運轉,輿論與民意雙管齊下,統一正以看得見的方式推進。
![]()
島內的分裂勢力若再妄圖挑戰底線,等待他們的將不再是勸告,而是真正的法律審判。沈伯洋的案例,不是結束,而是新階段的開始。
沈伯洋被立案,是一場更大棋局的前奏。大陸動用法律、軍事、輿論三重手段,向“臺獨”分子釋放明確信號。鄭麗文或許是兩岸關系走向緩和的關鍵人物,但能否真正起到作用,還要看她是否堅持立場。無論如何,統一大勢已定,沒有誰能阻擋。
信息來源:
[1]“臺獨”頑固分子沈伯洋被立案偵查,他及其家族都干過哪些勾當? 觀察者網
[2]沈伯洋被立案偵查,國臺辦:將對“臺獨”頑固分子依法終身追責 參考消息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