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朋友聊到一個話題:如何對孩子進行死亡教育?話題的起因是朋友說,她前幾天發燒頭痛,讓姨媽進行了“放血”,一種民間土方法,在指尖扎一下,擠掉體內的火氣。
她說這種方法很管用,會舒服很多。為這一幕恰好被4歲半的兒子看到,小家伙緊張兮兮地問道:“媽媽,你會死嗎?”其他幾個人聽完都笑了,覺得孩子的緊張很有趣。
我問:“你是怎么回答”?
她說:“我就告訴他不會”。
聽到這個答案,我心中有些遺憾,雖然理解朋友害怕看到孩子難過選擇不說,但多好的一次死亡教育機會,怎么沒有抓住呢?
臺灣教育學博士張淑美在《兒童生死教育之理念與實施》中提到:“兒童在4歲左右就會產生“死亡”的概念,如果無法得到父母或老師的正確引導,容易對死亡產生錯誤認知,進而產生負面情緒,影響一生。”
事實上,每個人遲早都會面對死亡,而且死亡教育是親子教育的一個重要板塊,為什么不給孩子在適合的時機講呢?
死亡,是不可避免的!
中國父母不會在孩子年齡較小的時候,讓他們知道什么是“死亡”,而是等孩子有了足夠的閱歷自行體會。
白巖松曾說:“中國人討論死亡的時候,簡直就是小學生,中國從來沒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
什么是死亡教育?百科上的解釋為:死亡教育是一個探討生死關系的教學歷程,這個歷程包含了文化、宗教對死亡及瀕死的看法與態度,希望借著對死亡課題的討論,使學習者更加珍惜生命、欣賞生命,并將這種態度反映在日常生活中。
是的,死亡是生命歷程中自然的一環,也是任何人不可避免要面對與經歷的一個環節。
對于這方面的教育,應該與重視性教育、艾滋教育一樣,必須告知孩子們。如此,才能樹立科學、合理、健康的死亡觀,
死亡教育的原則
在一檔綜藝節目中,有一個4歲的小女孩,因思念媽媽而痛哭,爸爸不知道該如何安撫女兒,與女兒相擁哭泣。
女孩子在聽到其他小朋友安慰的時候說:“我沒有媽媽了”,這句話戳中了很多人的內心,這句話說明孩子知道,媽媽已經不在人世。
![]()
育兒專家認為,親人離世“避而不談”不是好的方法。
爸爸應該告訴孩子:即使媽媽不在身邊,也會一直愛著我們,我們要變得更幸福,代替媽媽看到更美好的世界。而不是選擇閉口不談,他害怕孩子知道接受不了,孩子也用她的方式照顧著爸爸的情緒,雙方內心都是痛苦。
死亡教育的原則是:不超前、不回避、不欺騙、不夸大。如實告訴孩子,一直粉飾離別,最后帶來的創傷遠比想象中的要大很多。
![]()
很多人在談到死亡的時候,都會告訴孩子:“奶奶去了天堂,那里面很美很漂亮”、“爺爺只是睡著了,我們不可以吵醒他”等等,用一些美好的詞匯,來告訴孩子親人離世,以為這樣孩子就不會害怕,能夠接受死亡。
的確,在孩子心理“死亡”不那么恐懼了,但在這種“美好”謊言下成長的孩子,將死亡看作一種解脫,一種逃避現實的出路,這是非常可怕的。
如何正確進行死亡教育?
馬東在《奇葩說》中說:如何面對生死這件事,是我們漢文化缺失的一課。
作為父母我們不該讓這一課確實,造成很大遺憾,而是要從自己開始接受正確的死亡教育,并且引導孩子。
首先,抓住時機。
家里曾經養了一條叫小米的狗狗,兒子出生的時候,小米已經5歲。他們形影不離黏在一起,兒子3歲時,小米因意外,離開了我們。
它突如其來的離開,讓家里每一個人都心生悲傷,兒子甚至幾次半夜哭醒。
那一刻,我意識到死亡教育的重要性,很認真的告訴他:“小米生命結束了,我們再也見不到它,但它一直活在我們心里、記憶里,有它的日子,是我們每一個人心中溫暖的回憶。”
自小米的事情之后,樹葉掉落,雪花融化,或者身邊的人去世,我都會有意識對孩子進行死亡教育。
在我看來,與其讓孩子突如其來地承受死亡帶來的恐慌,不如潤物細無聲地加以引導,能夠認識死亡,直面死亡,才能擺脫死亡帶來的虛無和挫敗感。死亡不可怕,可怕的是孩子不能正確認知死亡,而不懂得珍惜生命。
![]()
其次,閱讀一些相關繪本。
孩子不具備理性思維來分析和處理事情,他們的內心敏感又脆弱,需要家長進行有智慧的引導。有生命就會有死亡,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一定話遇到,早一點幫孩子了解有好處。
找一些適合的繪本《爺爺變成了幽靈》、《扁兔子》、《LOSS&LOVE》等,讓孩子在繪本中了解死亡。
Tips:繪本不像現實那樣直接面對死亡,但會讓孩子在溫暖的文字當中,有所了解。
最后,允許孩子釋放負面情緒。
孩子面對死亡時情緒一定會產生負面情緒,家長給孩子時間去釋放,引導他們進行一些哀悼的儀式感。這是對孩子情緒的理解,也在引導他尊重生命。
兒童生命教育讀本《壽命圖鑒》中提到:因為了解生命,所以更加努力認真的活著。
講到死亡的事情時,要具體到一點一面,越細致越好,如果回答草率、方式不當,會給孩子幼小的心靈造成很大的陰影,嚴重的甚至能影響孩子一生的心理健康。
凌晨媽媽來叨叨:
關于死亡教育這一方面,我慶幸自己略懂教育,能夠及時意識到它的重要性,并且告知我的孩子們。未來他們會遇到和“死亡”相關的很多事情,希望他們在悲傷之后,能更加珍惜生命,熱愛生活!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