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燃(shenrancaijing)原創
作者 | 王璐 李秋涵 王敏 鄒帥 唐亞華
編輯 | 唐亞華
“學歷貶值”問題,正困擾著一大批研究生。
近期頻繁有人曬出自己大學畢業時手握多份offer,研究生畢業時卻面臨工作崗位少、薪資甚至還不如本科時期的經歷。
如某網友分享,“三年前211畢業的我手握騰訊、滴滴、阿里、字節四個意向,offer從34.5萬到45萬,但我毅然決然地選擇了保研究985。三年后的現在,只有兩個offer,都是邊緣部門,年薪均未超過35萬。”有網友對此調侃,“莫非這就是知識改變命運?”
如今,研究生越來越多,就業競爭也越來越激烈。近日,深燃跟5位就業經歷頗為坎坷的研究生聊了聊他們的心路歷程。
這中間,有人學術功底扎實,卻因為實習經歷不夠豐富被嫌棄;有人在高期待一次次被現實教育之后,甚至認為研究生身份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累贅”;還有人本科畢業offer多得拿不過來,研究生畢業卻零offer,預期月薪也從8000元降到了5000元;更有人功課優秀,實習經驗豐富,仍舊找不到工作。
在這樣的形勢下,他們后不后悔考研?給學弟學妹的建議如何?以下是他們的分享~
沒有因為是研究生被高看一眼,反而覺得是一種“累贅”
瓜瓜|27歲 北京 廣播電視專業
我是2022年畢業的985院校研究生,所選的還是全國排名數一數二的重點專業,所以一開始我給自己定的工作預期不低,目標是國內幾家比較出名的單位,結果,我都把簡歷投過去后,都石沉大海了。
最開始我還覺得,投幾份簡歷,最多兩周多就能找到工作,結果花了快三個月。數了數,我大概在BOSS上投了300多份簡歷,在線下投了30多份,面試了30多家公司。
找工作的過程中,我一直都在受挫。
先是發現符合自己心理預期的崗位非常少,而且各大公司對專業性的要求很高,他們更希望招有一定經驗,基礎好的員工。然后是薪資,我第一份工作到手薪資是8000元,和同期入職的本科生一樣。
有時候我甚至覺得研究生身份是一種“累贅”,一方面是自己的高期待,不論是薪資待遇還是崗位,都高于本科生,另一方面是外界的期待,爸媽、同學、朋友都覺得我是985高校的研究生,找到最差的工作也能月薪過萬。結果工作不僅不符合我對研究生身份的認知,爸媽也覺得上得很不值。
用人單位不會因為你是研究生就高看一眼,工作經歷和產出是最重要的評判標準,這是我的親身經歷。
![]()
我去面試過一家規模不大的私企,在和公司負責人聊了一個多小時后,他讓我簡要介紹一下他們公司的優缺點,我沒怎么準備,說的磕磕絆絆的,結果對方說,“你們這些好學校的研究生,很多都眼高手低,前兩天我們面試了一個本科生,為了這次面試,他專門做了一個文檔,里面有我們公司和其他公司的詳細對比,自己的見解也非常全面。就憑這態度,他就更合適我們公司。”
我覺得研究生找工作難,主要是預期太高,總覺得研究生找工作不難,就像剛畢業時,我不會降低自己的薪資標準,一定要月薪上萬,但隨著難度的加大,我現在覺得到手七八千就行,但我不會降低自己的職業期待,會更看重工作帶來的成長價值。
還有年齡上的壓力。我之前入職過一家公司,帶我的老師比我還小一歲,因為他是本科畢業工作了兩年,資歷深,但這種落差,讓我被他帶很有壓力。每次我交上去的文件都會被改好多遍,被他說存在很多問題,但他并不是該專業畢業,學校和學歷都沒我好,而且感覺我倆對同一問題的認知很不一樣,我覺得自己很憋屈。
現在大家都說學歷貶值,我覺得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用人單位上,越來越少的企業將研究生、本科生作為招人標準;其次是個人能力,近兩年很多研究生都是線上授課,一些實踐性強的專業,學生的能力無法得到提升;還有便是這兩年,各大院校擴招明顯,研究生數量越來越多,本身就是一種貶值。
但我不會后悔考研,因為它讓我學會了自主學習和搜集資料的能力,考研完全是一個人的事,自律性要求很高,而且我的本科學校是二本,在競爭上沒有優勢。
我覺得要是否考研,客觀和主觀兩方面都需要考慮清楚,要判斷自己已有的東西能否夠得上自己的目標,如果憑借本科學校和四年內獲得成就,能夠找到滿意的工作,也能給自己未來的提供價值,就沒必要考研;二是對自己的判斷,是否能有足夠的耐力和學習力,去和近千人搶奪一個上岸名額。
面試官更在意實習經歷,而不是在核心期刊發論文
小紅書用戶“迷茫的八毛”27歲 青島 藝術學理論專業
2018年教育學本科畢業時,我去招聘會看了幾次,拿到的offer都是培訓機構的老師,不感興趣,就都沒去。當時同學考教師編、去私立學校當老師、去培訓機構當老師,就業率還蠻高的。
我選擇考研,最初報的是上海某211電影學專業,但沒考上,被調劑到杭州某雙非一本,學藝術學理論專業。
2021年,我研三,開始找工作。
最開始,我以為學完就可以拍電影,后來才發現學的都是理論相關的,沒錢也沒資源,很難拍電影,其他的我也不感興趣,一度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當時互聯網行業薪資比較高,大廠又有光環,身邊很多同學想去大廠,所以自己也有點蠢蠢欲動,想進大廠做運營,期待年薪20萬左右。
現在想來,當時自己對行業沒有認識,比較理想化。
研三之前,我沒有怎么考慮過找工作的事情,研二上學期,我在歐洲當交換生,到研二下學期回來,正好是國內疫情比較嚴重的時期,父母不讓我去外地實習,所以我在實習經歷上也有點欠缺。
這成了我找工作比較大的阻力。投遞了20多份簡歷,面試了10多個公司,很多崗位要求名校,還要有大廠的實習經歷,我都不符合,也沒感覺到作為研究生的優勢。
![]()
比如面試官會問我,有沒有相關的作品、做過什么項目、自己有沒有運營過什么個人賬號,基本上不會問專業相關的知識。我的導師很厲害,讀研期間,我在核心期刊上發表了一篇論文,面試的時候還重點強調了一下,結果發現面試官根本不感興趣。這時我才發現,原來商業環境和學校里,要的東西完全是兩套邏輯。
后來,我用了兩個月找到了工作,去了廣告行業內還湊合的一家私企做品牌策劃,薪資只比公司的本科生多1K。目前我待了一年,感覺也沒發揮多大價值,不過相比之下,領導還是會更重視我一些。
對于讀研,我還是有些后悔。考研讓我比別人多了三年的校園時光,在學校肯定比在職場上過得更純粹更快樂。但是對于就業來說,錯過了三年,也錯過了寶貴的試錯期和成長期,我們這個行業更看重工作經驗,沒那么看重學歷,所以會覺得讀研有些浪費時間。
我還發現,有三年工作經驗的本科生和應屆研究生相比,本科生工資更高。疫情影響下,市場由增量變存量,很多企業要降本增效。本科畢業就工作,最起碼還能趕上一點行業紅利。
如果現在有人問我要不要考研,我建議不要悶著頭考研,先做好職業規劃,看看讀研是不是必須的,如果不是的話,還是謹慎。
本科畢業offer拿不過來,研究生畢業零offer
Amber|29歲 西安 翻譯專業
我2016年本科畢業時,有很多大公司來學校招聘,我拿到了很多offer,月薪普遍在8000元以上,有的能達到1萬多。當時為了穩定,我去了一所高校做行政,做了半年發現自己的價值很難發揮出來,又出來找工作,依然很快找到了一份教培行業的工作。
進入職場將近三年后,我覺得自己能力有些退化,還需要繼續提升,于是備考了研究生。2020年入學,到去年研究生畢業,也了解到就業形勢不好,去年下半年一直在準備考公,結果競爭壓力太大,最后沒考上。
等到我今年重回西安就業市場想找工作,卻發現市場完全變了。
過去兩三個月里,我投了無數份簡歷,但最終進入面試的少之又少,而且至今也沒有拿到一個offer。研究生學歷,在找工作時我并沒有覺得有優勢,常常和本科生站在同一起跑線上。而且企業在決定錄取一個人時,可能很多其他因素都比學歷要重要。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我去面試一個編輯類工作,當時筆試已經通過了,面試時我以為是會問一些專業問題,還花了很多心思準備,結果面試官從頭到尾問的都是“你對加班什么看法”、“你的興趣愛好比較多,如何平衡興趣和愛好”這類問題。
![]()
來源/視覺中國
當時一起面試的還有一個本科生,她表現出來的專業讓我印象深刻,但和我一樣,可能對于加班表現出了一些抵觸,最后我們倆都沒收到offer。
我還看到一些公司在招聘翻譯時,要求是大專以上學歷皆可,但去面試的不乏碩士。現在翻譯軟件越來越多,借助工具,工作很多通過四六級的人就能完成,公司在招人時,就更加看重是不是能夠適應公司的文化。
而且由于我是大齡考研,現在重新找工作,也常常會因為婚育問題被拒。很多企業問到我有男朋友,便會片面地認為我接下來就面臨婚育,可能影響工作狀態而拒絕我。
整個上半年找工作,我常常懷疑是不是當初不該去讀研。當下的社會環境幾乎沒有試錯空間,一步趕不上可能步步都是錯。
研究生兩年,我有一種這兩年被浪費的感覺。我就讀的學校,很多老師還是拿著十幾年前的PPT講課,根本不了解市場的變化,只是填鴨式教育,似乎我們都是為了最后的一張畢業證共同努力。
但是,在那時如果沒有選擇考研,我可能也會后悔。已經走到了這一步,只能向前看。
我現在找工作,已經把薪資預期調整到了5000元,接受適度加班。以前從事教培行業時,我下定決心再也不當老師,但從目前的就業形勢來看,我可能也會重新考教師編。
手握多個大廠實習經驗,但大廠高薪神話沒在我身上實現
咖喱|25歲 北方某城市 傳媒專業
我研究生的學校是一個普通的雙非一本,傳媒類專業,現在畢業快兩年了。
考研的原因一半是自己不想離開校園,加上我對本科學校不滿意。另一半是大勢所趨,我們當年全專業能有超半數的同學在考研。倒也不是因為別人考我就考,而是那種氛圍很好,大家會在群里聊政治題,互相監督背專業課,即使考同一個學校,也會惺惺相惜。
我沒上岸第一志愿,最后也沒二戰,選擇了調劑。上學期間,我兩個假期都去北京的頭部大廠實習過,大四那年也去過一個大廠,總之在實習履歷上,我應該算不錯的,我身邊好多同學在研究生畢業前一個大廠經歷都沒有。
但我的規劃還是考公考編,留在家。快畢業的時候,我也象征性地參與了幾個面試,面試官對我的評價都不錯,不過當時聊薪資就讓我比較意外了。都說大廠喜歡招在大廠實習過的員工,可我在對答如流一切順利之后,對方給我開的薪資,稅前基本在1W左右。我的期待薪資是稅前1.2W,這還是我從學長學姐那里打聽過的數字,同屆的情況我也問過,他們甚至覺得我要的算少了,應該不難找工作。
![]()
也正是因為畢業前找工作對薪資不滿意,我更堅定要考公,至少在家工作對薪資的需求沒那么高。考了一年多,國考省考事業編都嘗試了,過程還是比較坎坷的。而且我一直在兩手準備,沒有放棄過看北京的機會。互聯網企業、新媒體我都看過,還了解了一下公關崗,也聊過家鄉這邊的國企,一直找工作也是不想讓自己和外界的信息斷聯。
問題有兩個。一是薪資實在出乎我意料,有一家公司只給我稅前7K的薪資,還是在明確知道我是研究生畢業的情況下。他們的意思是,學歷不重要,能力至上,現在研究生也很多,競爭力一般。已經工作好幾年的大學同學告訴我,2018年北京本科生薪資就普遍在稅后6K-7K了,2021年研究生還是這個水平純屬騙人。反正當時能接受我期待薪資的公司很少,好幾家都說是加上績效才能達到。
二是有一些不太合規的公司,讓我畢業先試用一段時間,先不簽正式的勞動合同。我當時也糾結過,畢竟我在考公,找份工作先做著也無大礙,但思來想去還是覺得不劃算。國企是唯一會把我的研究生學歷放在眼里的,但人家沒看上我。
就我找工作的經歷而言,我有時候都忘了自己是研究生畢業,企業定薪隨心所欲,也沒有重點問我研究生期間的經歷。我反思可能是我的學校一般,企業或許只會覺得985、211畢業的更貴,我們這種甚至不如名校本科畢業的學生。
去年我上岸了,以后也沒有去私企的打算了。在工作中學歷并不重要,你也不會時常想起自己是研究生,別人是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太多了,感覺以后“貶值”的情況會更嚴重。我覺得該考還是要考,多讀點書,見識不同學校的氛圍,都是為了自己。
研究生學歷好像帶給了我什么,好像又什么都沒有
南喬|25歲 成都 管理心理學專業
我本科是一個二本學校,在四川某985院校讀的研究生,今年6月份正式畢業,專業是管理心理學,目前還沒找到工作。
從去年秋招開始我就在海投簡歷了。投出去上百份了簡歷,反饋并不多,最終只有一個證券銷售崗通過了面試,我本科是學經濟的,這個工作等于和我的研究生專業沒有任何關系,我覺得這個領域比較依賴資源,和我不太匹配,就拒了。
今年以來我先考了煙草公司,沒考上。后來我大概又投了有近兩百份簡歷,只有一個公司走到了最后,我的期望薪資是稅前8K-12K,對方給我的是稅前7K,薪資沒談攏。
找工作中有兩個經歷特別打擊我。一次是一個公司來我們學校招聘,HR跟我前面的一位女同學聊得很好,我聽下來覺得她會的東西我也都會,甚至我的經驗比她還豐富,但到了我,HR說“你把簡歷放在這兒就行了”,我跟他自我推薦了幾句,他說不用了,要不是你是XX大學的研究生,你這樣的簡歷我根本都不會收。后來才了解到是因為我本碩專業不一致。
第二次在一個國企招聘會上,我看到對方的工作人員把我和一些人的簡歷摘出來了,最后說念到名字的留下來參加下一輪面試,沒有我。我過去詢問,對方說他們已經招過心理學專業的了,其實這個回答很敷衍,我來之前這個企業給我們學院的老師發消息,還說我們學院的所有專業都需要。
我覺得很委屈,研究生學歷好像帶給了我什么,好像又什么都沒有。我們可能之前享受了一些福利,我本科和研究生都趕上擴招,當時覺得自己好幸運,但現在畢業的人也多了,學歷又開始貶值了。
![]()
我的研究生生涯沒有浪費時間,我在學校也很用功的,獎學金都拿了,論實習我也算班上非常卷的人了,我有三家還不錯的企業實習經歷,每一段實習的領導都覺得我能力很強。
甚至于我都懷疑是不是我的簡歷里有我之前創業比賽還有做工作室的一些經歷,人家會覺得我不夠穩定,我今年把這些都刪掉了。簡歷也給我的朋友、師兄、導師都看過并修改過了,我也不知道問題出在哪里。
找不到工作的原因,我覺得一方面是近年來整個市場上崗位在減少。我研究生第一年找實習,有七八家聯系我,五六家都通過了,我開始實習后還接到了好幾家大廠的實習邀請,去年我發現竟然找實習都有點難了。
第二可能是我個人預期問題。我覺得我的預期是正常的,本科畢業我就可以找一個月薪六千的工作,當時我什么能力都沒有,現在我已經有了實習期間的基礎,我感覺我的能力可以匹配8K-12K的薪資,所以沒有計劃調低預期。
還有就是我想留在成都,而成都現在整體工資不算高也是一個原因。我是四川人,之前在外省讀本科感覺沒有歸屬感,所以我沒有去嘗試別的地方的工作機會。
我已經遇到了兩個HR說我適合創業了,大半年的時間也讓我對找工作不抱希望了,我接下來可能會考慮自己創業。
關于要不要考研,我的建議是,如果你真的在學術上有追求,就考研考博,走學術道路。如果考研只是為了提升學歷找工作,或考公考編,就沒什么必要。本科出來就業,在里面深耕幾年,把自己的核心優勢展現出來也完全可以。
*題圖來源于pexels。應受訪者要求,文中瓜瓜、Amber、咖喱、南喬為化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